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中国首个3D打印建筑房屋项目于青岛启动,据悉,该建筑将坐落于青岛市高新区国际雕塑园内,打印建设完成后,将用于3D打印新技术的展示、新产品的陈列、3D打印技术教育普及和市民游客3D打印体验等用途,未来或将成为青岛的一张新"名片"。"把6米高、12米宽的建筑专用3D打印机和我们刚研发出的中国首台3D彩色打印机联合使用,就能打印出局部有  相似文献   

2.
3D打印俘获了这么多技术工作者的心一点不奇怪.创建一份数字设计文档或从网上为数众多的站点中下载一个,调整几项设置,点击"打印",机器就会开始缓缓地打印,精确地一层层超薄的材料(通常是廉价的塑料),直到将你的设计呈现在你的眼前.任何看过科幻小说的人一眼就能认出这个功能. 3D打印的基本技术几十年前就有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工程师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申请了"三维印刷技术"的专利.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ing,3D打印在工业上常被如此称谓)一直被通用电气(GE)这样的公司用于制造飞机涡轮机和医疗器械的原型和复杂零件.  相似文献   

3.
3D打印机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软件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技术(CAD)完成一系列数字切片,并将这些切片的信息传送到3D打印机上,后者会  相似文献   

4.
3D打印技术兴起于20世纪末,也被称为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分支。在近几年,3D打印走进了普通大众的视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多个领域蔓延。而模具制造是工业的基础,模具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地位,模具行业的发展水平可以影射出国家的制造水平。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和拓展,在我国也有强劲的发展势头。文章简单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优势,运用实例阐述打印技术在模具制作中的具体应用,提出3D打印技术目前存在的技术局限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3D打印在我国处于成长期,其资本需求很大。而大规模的融资需求背后隐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因此作者借助于Z评分模型,将我国股票市场上的3D打印概念股进行定量分析,以此判断风险大小,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3D打印是制造业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快速成型技术,目前正吸引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从梳理3D打印的技术概况和产业特点入手,在分析了国内外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产业调查资料为依据对3D打印产业发展前景作出预见性分析,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3D打印产业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依据3D打印技术的制造原理与材料特性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为服装空间造型提供3D打印技术信息。服装空间造型分为服装的内空间造型与外空间造型,通过分析3D打印在构建服装与人体的空间关系,建立与人体的支撑以及实现服装内空间工艺材质的作用,来体现3D打印在构建服装内部空间造型的应用;通过分析3D打印技术在服装外部空间造型的功能附加性与装饰造型上的运用,来体现3D打印技术在构建服装外部空间造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未来,每个美国家庭都会有一家桌面工厂吗?3D打印的狂热信徒相信这点. 为了知道这个预测的可信度,我参与了旧全山的一门3D打印课程里.在3D课堂里,我看到了一个手掌大小的玩具模型,一个由廉价绿色荧光塑料制作成型的《星球大战》角色尤达(Yoda). 不幸的是,课程使用的3D打印机操作过程繁琐.该打印机由位于北京的三角洲微厂(Delta Micro Factory)制造.尽管我的老师最近替换掉了打印机的一些部件,他还是第五次试图向我们展示如何用他在网上下载的文件把尤达打印出来.当一团线状半融化的热塑性塑料在打印平台上堆起来的时候,他也承认尤达长得不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3D打印技术将使单品制造几乎和大规模生产一样便宜,影响堪与当年工厂的出现相提并论。 3D打印机在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一种潮流和噱头,它们多为极客和高端用户服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LegacyEffect公司,利用Objet3D打印机为电影特效片段制造3D模型和原型,为演员量身定制完全适合演员的脸、颈部和头部的道具,在电影《侏罗纪公园》、《阿凡达》、《钢铁侠》以及《复仇者联盟》中都有应用。日本一家公司甚至推出了面向个人的“Baby复原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前来看,虽然作为生产方式,3D打印还难以取代大规模生产而成为最主流的生产方式,但却能满足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种种个性化需求。"3D打印"概念近来热到烫手,但人们对它的印象却仍然模糊。尽管如此,从美国到中国的3D打印粉丝们都期待它能像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和互联网那样,深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技术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技术,也是一项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创新技术。本文从SST(技术的社会形成)视角分析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其中包含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法律因素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在SST理论支撑下探讨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以期促进3D打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属丝材的电弧3D打印成形工艺因具有制造高效率、高柔性、低能耗、易于实现大尺寸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了打印速度、电压和电流对成形零件打印层高和层宽的影响;开发出与打印工艺参数、CAD切面算法、零件成形匹配且界面友好的3D打印软件系统;利用自行开发的在线打印系统打印出典型的结构零件。打印件具有成形良好、精度较高、致密性高等优点,验证了打印软件算法的正确性、弧焊金属丝打印和修复结构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3D Printing)通过自下而上叠加增量的独特方式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制造认知,在很多领域都有其应用的价值。文章结合我国旅游环境现存的问题,提出了3D打印结合设计和产品开发可以在这一领域应用,并以旅游业相对发展停滞的东北地区为例,探讨通过缩短研发周期、增强产品创意等方面解决和帮助重振东北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4.
随着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利用空间叠加方式,在空间制作出三维立体产品的3D打印,成为制造行业一种热门新型技术,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为使学生了解接触此项技术,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开设的三维建模软件课程的教学项目,针对相关项目加入3D打印技术的应用,展开课程交叉融合式的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设计,团队合作设计,并实现所设计即所得,对比改革后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意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实验室研究进展体现了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如何改变电子设备的生产。今天的3D打印机一般只能用一种材料打印东西。通常是塑料,某些昂贵的工业3D打印机可以使用金属。它们不能打出电子和光学元件,以及任何需要多种材料整合在一起的功能部件。不过,最近的一些实验室研通过3D打印造出了电池和仿生耳等物体,表明情况很快会发生变化。上个月,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披露了世界上首个3D打印的电池,由两种不同的电极"油墨"制成。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仿生工程学教授詹妮弗·刘易斯(Jennifer Lewis)领导。她的研究团队使用微小的喷嘴精确地积淀阴极油墨和阳极油墨。这两种油墨分别含有锂钛氧化物(lithium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安徽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建设现状,提出构建工程训练混合式教学模式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3D打印为例说明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工程实训教学中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7.
可定制化是3D打印的优点之一,3D打印教具在教学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受到教学一线工作者们的关注。《汽车构造》是汽车类专业中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更新较快,导致与现有的教学设备不能及时匹配,3D打印教具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现象的不足。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应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设计并制作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机械部分的教学用具。自制教具的研发与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态度,而且改变了《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技术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对于变革生产方式、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现状以及促进基础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将给法律制度带来冲击和挑战。研究3D打印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可以深入地解读侵权行为、合理使用以及间接侵权制度的内涵,有助于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将其与旅游商品的生产结合起来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针对传统旅游商品生产工艺存在的不足,可以把3D打印技术应用到旅游商品的制造上,并与其他高新技术、传统旅游商品生产技术相配合,进行旅游商品制造工艺的创新,共同促进我国旅游商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成功制造出能够接收无线电波的仿生耳。这种仿生耳将活体细胞和电路结合在一起,在活体细胞组织中内置了电子助听器,并通过先进的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在接收到无线电波后,仿生耳产生的电子信号可以被人的神经末梢接收到。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这项研究成果是朝人类最终制造出"赛博人(cyber-men)"迈出的一大步,人们在电影《终结者》看到情景也许会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