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十年之前,以泰铢为起点,东南亚国家货币宛若多米诺骨牌应声倒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遭受重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4.
2007年5月5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十届东盟和中日韩(简称“10+3”)财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称,原则上同意建立一个共同的外汇储备库,任一国家在面临货币危机时都可动用。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不希望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悲剧”重演。而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日中两国将在稳定东亚金融秩序上承担更加大的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5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十届东盟和中日韩(简称“10+3”)财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称,原则上同意建立一个共同的外汇储备库,任一国家在面临货币危机时都可动用。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不希望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悲剧”重演。而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日中两国将在稳定东亚金融秩序上承担更加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梅新育 《金融博览》2011,(23):14-15
危机对中国主要是非偶发性传染 从理论上讲,货币危机或者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渠道可以划分为非偶发性传染渠道和偶发性传染渠道两大类。前者与危机无关,而与一国或地区之间实际的经济或金融联系有关,  相似文献   

7.
袁野 《云南金融》2009,(11):42-42
2009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引起观察人士对美元走势的争论,有人认为,美元贬值将损害美国经济复苏;但也有人认为,美元贬值不可避免.适度贬值对美国经济有益无害。3月以来,美元在贸易加权基础上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了12%。10月中旬,澳大利亚央行的升息决定以及海湾国家打算放弃使用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结算货币的传言又使美元一跌再跌。  相似文献   

8.
10年前,一场不期而遇的金融危机使得东亚经济从天堂堕入地狱;10年后,经过自我救赎的东亚经济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2006年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高达8.1%,创造了10年来的新高。然而,东亚经济的表面光鲜并不能掩盖潜在风险,特别是从国际收支看,10年之后的东亚经济和10年之前的东亚经济面临的挑战已经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9.
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目前,各方关注的美债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连锁反应,全球经济再次面临严峻考验。尽管美国目前就国债上限上调问题初步达成一致,但是美债危机仍让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复苏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直到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充分说明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  相似文献   

10.
李晶 《国际融资》2009,(12):29-30
中国经济率先触底反弹,全球各个国家经济开始稳定,并逐渐复苏。危机过后,中国面临哪些机遇?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底,当人们还在讨论美国次贷危机是否已经见底,世界经济是否将逐步走暖的时候,在被大家一致看好的东南亚,在被称为亚洲新小虎的越南,出现了股市大幅下挫,货币迅速贬值,物价飞速上涨等严重问题.而此前,越南一直被称为是亚洲的小新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越南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好象从天堂一下跌进了地狱.这的确让人们感到意外.这不由得使人们想起11年发生在其周边地区的金融危机.本次危机有什么特点?越南危机对于同属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又有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博览》2013,(18):12-12
受美国退出QE时间表明晰化的影响,亚洲市场爆发了严重的“走资潮”,从而导致亚洲一些国家股市大跌,多国货币大幅贬值。不少人开始担心会发生新一轮的亚洲金融危机,并引发中国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初当巴塞尔全球经济会议宣告全球经济复苏已经确立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世界同时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难以主宰的朦胧状态。如何理解与把握这种长期状态的本质,经典的经济学与哲学似乎均面临着自身思想库、方法论不足的困境,而这正是复杂世界金融领导力资源匮乏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欧债危机在进入2011之后接连不断地上演着令人提心吊胆的剧目。特别是当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被推到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之上时。市场就此所引起的恐慌远超从前。人们不仅担心欧债危机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渗透,更担忧“大到不能救’’的意大利一旦倒下可能引发另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过,随着意大利参众两院先后批准通过政府的财政紧缩方案,一度凝聚在意大利上空的债务乌云似乎正在飘散。  相似文献   

15.
厉诗 《国际融资》2010,(1):32-35
2008年爆发了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目前中国经济已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这种发展态势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投资者的目光,各界纷纷预测中国经济复苏必将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转暖提供强大的动力。中国经济能否担此重任?又将如何面对后危机时代的各种挑战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扩大。不少人担忧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会再度爆发,并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  相似文献   

17.
郑永年 《金融博览》2012,(19):30-32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经历了新一波的全球化。和以往的全球化一样,西方资本仍然是这一波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但是为什么这波全球化使整个世界深陷危机?这里涉及到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当代经济危机到底是资本主义危机还是国家权力危机?  相似文献   

18.
经济开放进程中金融危机冲击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在经济开放进程中这两次危机冲击特点和结果均有所不同。本文对开放进程中金融危机向国内传导的渠道进行分析,利用指标对比分析法、干扰模型、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技术分析比较了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冲击的不同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在经济开放进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要远超于亚洲金融危机;在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渠道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向国内传导的重要渠道;尽管经济开放增加了金融风险,但良好的制度设计和金融风险管理手段的加强,使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传导而产生的冲击波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孙柏 《金融博览》2010,(8):26-30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呼啸而来,肆虐而去,留下投资市场哀鸿遍野,世界经济遍体鳞伤。一年多过去了,经济复苏的曙光已近在眼前,“最黑暗的时刻”已经成为过去式。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如久病初愈的病人,少了一些底气,多了几分犹疑。金融危机之后,彻底复苏之前,我们将其称之为“后危机时代”。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最令人警醒的教训是,本以为能强化金融体系的发明——在此次危机中是“放款加转销”(0riginateand distribute)的金融模式——结果却弱化了金融体系。类似的风险现在还会危及稳定吗?答案是肯定的。下一轮全球流动性不足,可能源自新兴经济体非金融类公司发行的外币债券。届时主角不是银行,而是资产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