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卫民日前撰文指出我国应优先开发人力资源。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曾指出:现实经济是以不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因而规模收益由于人力资本的积累而递增。产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能使自身的收益递增,而且还可以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化、长期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性资源,是社会经济良好运行、协调发展的起点和归宿,是增加社会财富的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对人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率要远高于对其他一切形态的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在卢卡斯等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能使自身的收益增长,而且还可以使其他投入要素收益递增,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化。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实施西部大开发,更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力资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一般认为人力资本边际收益是递增的。本文利用一般动态模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国别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人力资本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从长期来看,世界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从国别比较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从国家层面来看,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存量低的国家经济增长较快,而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国家经济增长较慢。人力资本从穷国流向富国而不是相反,这是因为富国的总量劳动生产率高所带来的高工资所致,这并不意味着富国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比穷国更高。  相似文献   

4.
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呈现资本深化的特征,引入人力资本积累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的资本-产出比在1978~1994年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1994~1998年呈现上升趋势,1999~2003年出现缓慢下降趋势;1978年以来,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高,并且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导致人均物质资本上升,但这种人均物质资本和资本-产出比的上升由于人力资本边际报酬递增的作用,使整个经济具有可持续的增长;物质资本积累是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但在近几年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得出一个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的产物。有资料显示,我国培训业年产值已高达3000亿元,年递增速率达30%,大大超过国际平均增长水平。但我们应当看到目前培训市场存在着这样的怪圈:钱也花了,人也去了,热热闹闹地回来一切还照旧。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和福利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直接把钱发给员工的激励效果大。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与经济增长中的贫困陷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士斌 《开放导报》2009,(1):103-106
户籍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影响,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个阶段,增长主要靠物质资本推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可以相互替代,户籍制度促进了物质资本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人力资本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更多体现了互补性,而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使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但区域增长失衡问题一直非常明显,与经济水平高度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此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资本投入不足、资本收益较低是苏北发展缓慢从而导致苏南苏北差距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是导致苏南苏北地区增长失衡的重要因素,而苏中崛起战略可以带动苏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发挥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精尖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文章运用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基于山东省2002~2016年的人才资本的产出模型,分析"高精尖缺"人才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有助于认识"高精尖缺"人才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为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快经济增长提供建议。文章通过分析得出2002~2016年、2002~2010年、2010~2016年的"高精尖缺"人才贡献率分别为10.23%、5.77%、30.41%,一般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4%、36.36%、-5.28%。  相似文献   

9.
一、人力资本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人力资本生产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干中学,通过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形成的。一般来说,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通过技术进步传导的,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而技术进步是由人力资本推动的。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生产效率,即人力资本形成的内部效应,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使资本的收益率提高,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力资本越多,技术进步越快,经济增长也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收益定价法思想 ,即通过人力资本的收益安排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逼近。人力资本从企业获得的收益是对其创造价值的回报 ,因此 ,本文建议用总括性资本所有权理论构建更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采用基于贡献获取收益的有吸引力的人力资本价格吸引海内外人才 ,真正实现我国以人力资本为驱动力的内涵式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资本收益税     
资本收益税是对通过资本资产出售或交换而得到的收益所课征的税。美国从采用联邦所得税以来,就对资本收益进行征税。自1921年迄今,曾为某几种资本收益提供优惠待遇。通常,赞成对资本收益提供优惠待遇的论点是:首先,这种优惠待遇有助于鼓励风险资本的投资,从而可刺激经济增长;其次。  相似文献   

12.
管理型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从字面上可以理解管理型人力资本属于人力资本的范畴。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经济学说思想可追溯到1676年,那时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首次运用了人力资本概念。但其明确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给出的。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指凝结在人体内的能够使价值迅速增值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资本成本是特定主体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发生或应当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主要是指财务资本,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本是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是实现资本创造价值的条件。在会计上已提出建立人力资本会计,而在财务上还没有人提出将人力资本成本挪入到资本成本中去,从而造成资本成本理论的不完善。文章针对此问题,提出拓展资本成本内涵,完善财务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和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范畴,它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为基础,对我国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使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提出了加快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在国民财富增长中的贡献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异质型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科研绩效存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认为科研绩效首先补偿了异质型人力资本成本,然后溢出了异质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异质型人力资本是科研人员的后天禀赋,以异质型人力资本成本获取相应的资本投资收益是市场经济行为,科研人员在获取显性投资收益的同时应更注重隐性投资收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将人力资本分为健康资本和教育资本,并纳入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构建的扩展Solow增长模型框架,采用中国31个省域1993—2012年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区域经济绩效。主要结论:(1)健康和教育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基本构件在经济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中应予以并重;(2)今后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区域经济绩效的关键;(3)健康资本积累的经济绩效影响有时滞,政府不能因此而忽视健康投入;(4)健康和教育资本具有互补性;(5)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呈缓慢收敛,教育和健康资本有助于加速区域增长收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与战略》2011,(1):F0002-F0002
过于注重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GDP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保障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主要是缘于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学的误导,从而使经济发展脱离了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改革与战略》2011,(6):F0002-F0002
过于注重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GDP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保障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主要是缘于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学的误导,从而使经济发展脱离了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改革与战略》2011,(2):F0002-F0002
过于注重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GDP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保障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主要是缘于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学的误导,从而使经济发展脱离了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已对经济增长的源泉、路径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概括起来,大家一致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4大因素是:要素禀赋(主要有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的初始状态、配置效率及动态变迁,经济制度变革所导致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化水平、外来资本的投向,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不过,不同学者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源泉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