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PEC)自1989年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近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缓慢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各成员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一定分歧.本文分析了亚太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和面临的种种问题,认为其建设尤其是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日本和新加坡作为APEC内的两个重要成员体,它们之间已就组建日新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本文从日本与新加坡组建日新自由贸易区(FTA)的动因入手,分析了日新可能组建的FTA的特征,其发展前景及其对APEC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美国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战略构想的政治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太地区已成为美国最大和最具潜力的出口市场和投资场所,参与并主导APEC区域经济合作是美国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实现打开他国市场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回顾和评估美国针对APEC发展与改革基本策略的基础上,讨论美国启动FTAAP谈判的潜在收益与制约因素,并对其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与可能立场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探路者方式目前已形成完整有效的执行机制,并已在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本文探讨了探路者方式的性质与意义,对该方式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该方式推进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以及中国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及其对APE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FTAs/RTAs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给APEC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APEC应该加强对FTAs/RTAs的规范,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合作效率,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静 《特区经济》2006,(4):135-136
随着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繁荣,中国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本文提出中国应以APEC做组织架构,通过APEC搭建的合作框架来不断加强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从而巩固自身在这一地区政治大国和经济强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焦健 《亚太经济》1998,(3):1-3,8
一、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美国竞争优势减弱克林顿政府当政以来,美国朝野对美的亚太政策颇多争议。其中争论尤烈的是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何者优先的问题。事实上,这两种主张的关键分歧是美国衰落与否的问题,至少是美国在亚太是否丧失竞争优势的问题。认为美国未衰落的人把国家的政治安全放在首位,而认为美国已经衷落或已丧失竞争优势的人则更注重美国的经济安全。关于美国是否衰落,也许确如保罗·肯尼迪所说,是从望远镜的哪一端去看的问题。在各种衰落理论中有一派观点大致可心算作竞争优势衰落论,即认为美国的衰落无论现实或是趋势,…  相似文献   

9.
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04年首次提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以来,其已经成为当前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内讨论的焦点议题之一。从经济上讲,中国加入FTAAP将获得巨大的静态与动态福利效应,因为其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都集中于亚太地区。然而,中国是否能够支持这一构想还要取决于一系列关键的政治与外交因素,包括:APEC方式、中美关系、协定的质量、敏感行业、竞争性的替代方案以及中国台北的成员身份问题等等。如果中国政府无法认同其中的某些条件和理念或者涉及中国利益的条款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FTAAP只将成为长期内经济上可行,但近期内不具政治现实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APEC贸易便利化的进程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夏 《亚太经济》2004,(2):6-8,5
近年来APEC贸易便利化取得了一定进展,对减少本地区的贸易障碍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上海共识》在2006年前将交易成本降低5%的承诺,2003年6月各成员提交了“贸易便利化行动措施清单”。APEC如果能够如期实现贸易便利化的既定目标,则不仅可以使其走出自由化进展缓慢的阴影,而且也会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FTA推动APEC的制度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PEC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以承诺为基础的非契约化原则和开放主义原则,不能成为实现APEC目标即贸易自由化的有效制度保障,二者反而相互掣肘。以自由贸易协定FTA推动APEC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弥补APEC制度上的缺陷,是APEC可以选择的制度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各国(地区)纷纷调整对外经济政策,由单纯依赖多边合作转为双边、诸边与多边并重,使得FTA东亚地区发展迅猛。FTA的迅猛发展对东亚经济合作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而生的影响和变化,中国只有审时度势,做出正确而恰当的战略选择,才能确保自己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主动地位,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自南贸易区不是一个新现象,但是东亚日渐增多的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吸引着政策制定。东亚见证了从市场驱动的区域化到区域主义的三种新的运作方式:首先,从非歧视贸易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第二,各国从APEC框架下的太平洋地区间的合作发展为东亚内部的合作;第三,东亚国家间的金融合作与支持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回顾了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上海会议之前APEC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成果、特点和不足,重点介绍了APEC上海会议在ECOTECH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意义,并分析了现阶段ECOTECH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出现了新双边主义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就是在双边FTA的 形式下扩大合作领域、加强地区交流。在此背景下,日本改变了其历来重视多边合作的做法, 转而重视双边合作。日本实行FTA战略,有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原因和长远的外交目标,必将对 东亚经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日本FTA战略看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后,日本充分利用了贸易自由化时期的有利国际环境,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多年来一直奉行多边自由贸易政策,从不搞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的经济合作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日本媒体、企业界和政府对区域贸易集团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2001年,中国与东盟就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对日本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日本加快了构建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了促进全球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高度融合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西亚各国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拥有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港口。文章利用动态GTAP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西亚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前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关税减免将会给中国和西亚各国带来GDP、居民福利的增加,除了正效应以外,中国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则有所恶化。其中,关税减免对中国和西亚各国产业的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18.
秋高气爽,嘉宾云集,"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在美丽山城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