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区土地资源、人口在我省占有很大的比重,山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如何,直接影响到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不少乡镇企业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而山区不少地方乡镇企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山区与沿海乡镇企业差距呈现出逐年扩大的势头。加快山区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山区经济快速发展,缩短山区和沿海发展差距,已经成为当前一项艰巨的重要任务。本文作者就山区与沿海乡镇企业如何协调问题阐述了很好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在谈到国企改革、资产重组问题时首先提出“靓女先嫁”的主张。这个大胆的主张解决了国企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堪称经济改革中的思想英雄。在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问题上,我想借用厉先生的话并补充为“靓女先嫁、丑女也要嫁”。只是丑女需要多备一些嫁妆罢了!近年来,由于中央的政策扶持和区位优势,沿海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沿海社会进步的速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目前沿海与内地之间的社会差距还没有经济差距那么大,所以,在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该注意发展内地经济,减少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差距为时…  相似文献   

3.
连示田 《经济师》1999,(5):25-26
近年来,山区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作进一步的努力,以推动山区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一、山区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山区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有利于整体战略步骤的实现。由于...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沿海与内陆关系的新特点。指出由于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市场参与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区域性市场从自我封闭走向面向国内和国际的大规模开放,使得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间接联系为主转变为横向直接联系为主。这种转变对于缩小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内陆与沿海高新区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部分城市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多数高新区已成为科技水平较高、产业门类多元的区域经济高地。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内陆与沿海高新区发展出现不平衡,差距在不断拉大。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有91个县市,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整体上呈现沿海与内陆县市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同时有些县域经济发展又存在相似之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山东91县市进行经济地理分区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的福州、厦门、莆田、泉州和漳州沿海五市,即闽东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宁德、南平、三明、龙岩四个山区地市,经济相对落后。为了缩小这种差距,省委、省政府在执行中央赋予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过程中,在80年代中期就把山海协作、共同发展作为福建发展全局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影响国家或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取了多种措施缩小或消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初期阶段,不但存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而且存在同区域内不同区县的显著的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影响国家或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取了多种措施缩小或消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初期阶段,不但存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而且存在同区域内不同区县的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蔡奇 《发展研究》1995,(6):28-30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积累的水平。近几年来,山区与沿海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资金积累上的落差。随着全省投资重点进一步转向闽东南,山区资金短缺问题将更为突出。因此,如何拓宽筹资渠道,加速资金积累,促进资本成长,已成为推进山区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发展研究》2004,(7):1-1
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始终突出发展主题。抓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落实“五个统筹”,做到城市与农村、山区与沿海、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对内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而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经济发达省、区,特别是与沿海省、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为改变吉林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抓住当前和平与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全面拓展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进而带动吉林省整体经济持续...  相似文献   

12.
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又称西海固),是全国的贫困地区之冠。经济总量小,居民收入低,财政五分之四靠补贴。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固原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使全地区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不论与沿海发达的地区比,还是与号称塞上江南的川区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从全局看,表现在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和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劳动者素质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但范围则主要集中在农村。因此,发展农业经济,消除农村的贫困,对缩小地区差距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拟就此…  相似文献   

13.
保定市西部山区经济开发与发展的调查□王连义赵魁山师志强一、山区经济落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保定市西部山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比平原县市还是慢了许多,已经成为实施“六分之一工程”的重要制约方面。山区经济的落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市场发...  相似文献   

14.
郑少红  金茂霞 《发展研究》1996,(11):32-33,21
(一) 福建省山区,包括三明、南平、龙岩所辖各县及宁德地区的古田、屏南、寿宁、周宁、柘荣共34个县(市)。改革开放以采,山区乡镇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乡镇企业已成为山区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繁荣经济,缩小与沿海地区差距,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山区经济迈向城镇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山区乡镇企业规模和竞争实力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山区乡镇企业起步晚,起点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客观因素,但更有企业自身基础薄弱,素质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比较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发展格局。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藏资源等分布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性因素,而地区间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等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主导因素。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快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互补整合,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的目的之一是加快西部经济的增长,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走上了改革开放为特色的市场化进程。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增长,始终保持在8%~20%以上的高位运行。各地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是很不均衡的。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快于西部,尤其是东南沿海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大大快于西部省份,而且也高于沿海老工业基地,地区间的差距(主要指经济差距),呈现扩大趋势。造成东西部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制度与观念的转变,创新能力的培养,市场化程度是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最重要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厦门为龙头,以闽东南为重点,以内陆山区为腹地,山海协作,梯度推进,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地带,带动全省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为内陆地区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条件。实现山区工业经济新跨越,必须以沿海的飞跃为契机,主动接受沿海辐射,与沿海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突破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实现了从农业到非农产业、从乡村到都市、从山区到沿海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缩小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差距。但在广大农村仍沉积着大量剩余劳动力,估计目前  相似文献   

19.
中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一国要取得经济持续增长必须长期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必须重视知识进步和知识积累。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竞争力具体因素的比较研究表明:(1)我国中部地区在经济实力、经济管理水平、涉外能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等各分类竞争力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都有一定的差距,但前四类竞争力的差距更大一些。应该说这四类竞争力的差距是造成中部经济竞争力整体弱于东部沿海的主要原因。(2)中部地区在人均GDP等方面与沿海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3)如果说资本、劳动力与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20.
内陆开放与沿海开放互补的比较研究姚生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经济增长的障碍。东西部发展差距何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东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