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我在农村住了一年,深深体会到,作为干部下基层工作,给群众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办法。给群众送钱、送物当然是群众欢迎的,也是渴求的,但钱有花光、物有用完的时候,钱光、物净后怎么办?何况作为干部下基层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民群众对机关干部下基层帮助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心态如何?最近,我们就此问题从祁东县的紫冲、风石堰、黄土铺等乡镇选择250名村组干部、党员、青年、妇女、贫困户、富裕户代表进行了问答卷调查和座谈。其结果主要有: 一、期望心态。农民群众普遍欢迎机关干部下基层,帮助开展社  相似文献   

3.
怀仁县委注重从农民和农民出身的干部中任用领导干部,在现有的26名乡镇正职中,有17名是从农民和农民出身的干部中选拔上来的,占总数的65%。这些同志热爱农村工作,了解农村的现状,理解农民的感  相似文献   

4.
莫把“联系点”当作“宴席点”党政机关干部在乡村建立"联系点"给农民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为新时期的农村工作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在一些地方,某些干部的联系点却成了"宴席点",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少数干部下到"联系点",名义上"扶贫"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选派机关干部下村任“村官”,是一些地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抓手”。机关干部思想解放,政策理论水平较高,工作思路比较清晰,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从中挑选热爱农村、了解农业、心系农民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如果任意下派几个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做做样子,摆摆架势,不仅农村干部群众不欢迎,而且这种下派干部能发挥的作用必然也十分有限,最后只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相似文献   

6.
干部没来盼干部,干部来了怕干部。"前不久,笔者在农村搞调查时,经常会听到一些农村干部说这样的话。一个盼,一个怕,这的确是出自农村不少乡、村干部的肺腑之言,他们毫不掩饰地道出了睐盼望干部下基层、又怕干部来农村的迫切心愿和失望心态。要说盼,群众是一盼干部送政策  相似文献   

7.
莫做“三小”干部不少农民反映:目前,农村中"三小"干部现象较为普遍。何为"三小"干部?公款吃喝数额不大,"四菜一汤"外加两瓶"老酒";麻将、扑克输赢不大,十块八块钱来去;收礼受贿"名堂"不大,七八斤土特产品不赚。群众称这些干部为"三小"干部。而在我们...  相似文献   

8.
见证者话语     
“农民有80%的愿望乡镇根本就无法满足,乡镇的工作有80%不为农民所欢迎.有80%的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更为严重的是.乡镇干部的工资都得不到保障,怎么能够真正地帮助农民服务农民呢?”我和作者陈文胜先生一样,也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祖祖辈辈都是朴实的农民。父母兄弟都在农村,特别是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  相似文献   

9.
农村应多开“宣传政策会”由于目前农村报刊订阅少,广播电视未普及,一些干部对"提留会"、"超生罚款会"、"粮食征购会"开得多,却不积极宣传政策,造成中间"断层"现象,党的农村政策传不到农民心坎上,一些个利于稳定的"马路消息"便乘隙出笼,影响农村工作的开...  相似文献   

10.
“牛”不喝水强按不得李功友时下,农村各个基层服务组织都在立足本职、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为广大农民更好地发展市场农业,加快奔小康步伐尽职尽责、提供系列化全方位的服务内容。因此,倍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也有少数部门和单位,则采取"牛不喝水强接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乡镇广播站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高松林多年来,农村广播网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农村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乡镇广播站被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誉为"传达政令的喉舌"、"推广科技的红娘"、"传递信息的桥梁"。然而,成绩与问题并存,希...  相似文献   

12.
农民渴望“文化大篷车”下乡来到农村地区走一走,便可听到农民们对单调的文化生活抱怨声声:昔日深受农民欢迎的电影放映队销声匿迹;农民喜闻乐见的送戏下乡的演出队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忆;乡村百货站、代销店里设置的书柜换了"主人";农民自费订的报早从日报变周报,从...  相似文献   

13.
某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访贫问苦上行下效》的文章,说的是领导在春节期间下基层慰问鳏寡孤独,带动了各级干部。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大家当然都很清楚,但其中"上行下效"这个词,用得实在有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60年夏,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遵照上级关于机关干部下基层的相关制度,派出团职以上干部深入基层连队"蹲点",帮助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根据工程兵部队驻地分散、环境艰苦、多数担负繁重国防施工任务的实际情况,工程兵党委明确提出:下基层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培养典型,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转业干部,回地方工作后,发现农村工作和部队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部队上带兵,提倡的是“以情带兵”,用兄长情、战友爱来带好兵,从而带出一个团结向上,平时拉得动、战时打得响的过硬连队。地方上工作,尤其是农村工作,也同样要讲究一个“情”字。老百姓最讲究“情义”,最通情达理,也最反感无情无义的干部。作为基层干部,只有平时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关键时刻他们才不会让你尴尬,才不会让你难堪。那么,“感情”又该如何建立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到功夫:一、勤走。放下架子,平时多走动,多去农民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直接同他们打交道的乡镇干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了解,农民最欢迎的农村乡镇干有以下八种类型: 一是服务型。广大农不具备为农民服务的思想,他就是一个不称职的干部。时下的农民,不光看你说什么,更主要的是看你为他们干了些什么。农民最反对那种华而不实,夸夸其谈,不干实事  相似文献   

17.
吴玲 《乡镇论坛》2011,(13):25-26
最近,在与一位老干部闲谈中,听他发出这样的感叹:“过去干部下基层静悄悄,打起背包就出发,动静不大影响大。如今干部下基层,官不大架子大,动静大。过去干部给群众留下念想,如今干部下基层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细细品味,这些话既朴实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8.
农民罚干部感言前不久,某机关干部下乡,因摘了农民一个柑桔被罚款5元。尽管事发后,这位农民受到一些议论,但我倒要为这位农民罚干部叫好,更为那些给公仆形象抹黑的所谓的"干部"而羞愧赧颜。作为国家干部、人民的公仆,就不该进行一次深刻的反省和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相似文献   

19.
给农民点“评先权”时下,在农村评选各类先进人物,一般都是由上级有关部门命名并授予荣誉进行表彰的。这样做虽然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有奉献精神的先进典型人物的关怀、支持,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主要就是往往容易忽略群众效应。农民群众是农村"先进人物"的最佳评判人...  相似文献   

20.
农民"当官"的热情哪儿去了?中共湖南省靖州县委副书记向求英最近,我们组织人员对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级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查。据调查,近几年来农民政治热情下降,不愿担任村级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村支部、村委会干部的农民党员、干部,也借种种理由要求辞职,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