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以来,“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企业的难题,导致中国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反补贴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并成为中国企业屡屡败诉的根源。在反倾销、反补贴问题上,美欧印等生产商之所以偏爱中国产品,与在过渡期内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使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反补贴的靶心。  相似文献   

2.
宋敏 《商业科技》2008,(16):16-16
入世以来,“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企业的难题,导致中国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反补贴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并成为中国企业屡屡败诉的根源。在反倾销、反补贴问题上,美欧印等生产商之所以偏爱中国产品,与在过渡期内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使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反补贴的靶心。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有97个WTO成员国先后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美国、欧盟、日本等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并不在此列。受此影响,中国企业在出口方面屡屡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措施等指控,中国已连续l5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4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2010年5月,在刚刚结束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再次宣称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再次扣人心弦。本文首先阐述了"非市场经济规则"及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国际法渊源,然后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实质,以期探寻美欧等坚持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仅已成为我国在应诉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中大量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让中国企业屡次蒙冤受屈以致十被动挨打;同时它也阻碍了中国企业更深更广地参与和融入世界贸易和国际经济中去。这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说,都是不利的。在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原因的过程中,有必要重点分析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早在中国入世以前,"非市场经济"问题就一直困绕着中国企业的出口,中国入世时,这个问题也没有饶过,并被写进了入世议定书,时至今日,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事关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本文就这个话题不揣陋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中美铜版纸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美铜版纸案中,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打破了由乔治敦钢铁案确立的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惯例。非市场经济地位由各国国内法规定,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因素的复杂问题。美国调查机关在计算中国铜版纸的倾销幅度和补贴率时,出现了矛盾之处。一般而言,通过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是比较理想的途径,但美国以后很可能对中国同时适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法。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规则下的3大贸易救济措施,在国际贸易领域,世贸组织成员也通常采取此3种措施进行贸易制裁.由于过去发达国家在开展反补贴调查时,一直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认为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的中国,因此,我国在2004年以前没有遭受过国外利用反补贴措施的贸易制裁.但加拿大基于给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导向企业的认定",已于2004年连续对我国发起了3起反补贴案件调查,对我国已经从反补贴的威胁变成现实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是我国加入WTO的十周年。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我国也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数量最多的国家,而我国国际贸易中遭受频繁的反倾销的主要源头就是"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将介绍"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理性探讨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务实看待"非市场经济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后,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例仍在激增.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37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诉讼数量占全球的15%,其中70%最终都被裁定为倾销,以机电、五金化工和轻工等行业最为集中,影响了我国近20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也就是说,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7起反倾销案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产品,因此,中国一直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目前,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胜诉率只有35.5%,这种比较低的胜诉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常使我们应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此现象在学术界、企业管理层再次引发对"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冯军 《国际商务研究》2016,30(6):84-88, 94
《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5条涉及的是中国在反倾销和反补贴中的价格公平比较,被认为是关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条款。实际上,该条规定的是在何种情况下适用"替代国价格"以及在任何情况下"替代国方法"在中国"入世"15年后的适用必须停止。替代国价格适用与否和市场经济地位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不可混淆。《中国加入议定书》和WTO协定中对市场经济或非市场经济地位没有任何规定或标准,与"非市场经济地位"有关的仅仅是一些WTO成员方的国内法规定。  相似文献   

11.
反补贴中度量补贴利益的价格比较及其基准,尤其是与反倾销"替代国价格"类似的"外部基准"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4国2004-2013年所有对华反补贴终裁案件800多项可诉补贴项目的统计和比较,旨在为全面掌握中国在反补贴中的待遇现状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基本结论是:(1)外部基准对华适用情形广泛,但国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外部基准对华适用频率显著高于内部基准。因此,尽管2016年后中国在反倾销中不再受制于替代国价格,在反补贴价格比较问题上,也非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待遇质的差别,但由于反补贴针对要素市场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外部基准的全面而频繁适用,对中国的影响或许将甚于替代国价格。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案件中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自从加入WTO以来,企业出口产品频繁遭受反倾销诉讼.究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法律上处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我国仍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原因是多方面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将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同时客观上也会促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和企业既要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反倾销诉讼,又要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改变我国由于"非市场经济地位"带来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成文法对美国反补贴法是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定是模糊的,而判例法得出结论是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但可以适用于市场经济导向行业。目前,美国商务部对市场经济导向行业的测试标准规定过于苛刻,所以美国对中国实行反补贴法陷入困境。但由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地位逐渐提高,美国仅仅使用反倾销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已越来越困难,所以美国肯定会做出相应的措施使反补贴也适用于中国。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美国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有合法依据的方法之一。但如果这样做,美国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将受到极大限制。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案例也不断增加,在反倾销调查中,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非市场经济”的问题。本文将介绍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概念和本质,及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探讨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减少反倾销败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2006年铜版纸双反案作为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的开端,到现今美国将双反作为贸易保护手段的新趋势,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形式开始由反倾销争端为主转为反倾销反补贴并行。基于"美对华双反案"有关中国四种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WTO磋商案涉及的法律问题的评析,提出双反措施存在双重救济问题,并分析双重救济的违法性。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规则下的3大贸易救济措施,在国际贸易领域,世贸组织成员也通常采取此3种措施进行贸易制裁。由于过去发达国家在开展反补贴调查时,一直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认为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的中国,因此,我国在2004年以前没有遭受过国外利用反补贴措施的贸易制裁。但加拿大基于给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导向企业的认定”,已于2004年连续对我国发起了3起反补贴案件调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反倾销税率计算的直接依据出发,利用1980—2015年美国反倾销调查的案例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反倾销税率的各因素的作用。不仅关注了国别、"非市场经济地位"、替代国选择等因素,还从企业层级出发定量识别企业应诉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1)入世前,中国企业没有遭遇国别上的差别待遇,"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税率没有显著影响;(2)入世后,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显著高于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非市场经济地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替代国将显著提高反倾销税率;(3)无论入世前后,中国企业不应诉或消极应诉均提高了其最终反倾销税率。(4)企业积极应诉不仅有利于自身争取更低的反倾销税率,而且具有正外部性作用,降低了其他企业的反倾销税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反倾销领域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以美国商务部于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期间终裁的85起对华反倾销案件为研究样本,统计了这些案件的普遍税率和单独税率,共计1175个裁决结果,采用关联分析方法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裁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商务部肯定性裁决结果无显著影响,但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西方各国的反倾销成为我国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更使得我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国。本文从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入手,分析了它与对华反倾销的关联性,研究欧盟对华反倾销中替代国选择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阐明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危害及不良影响,并对相关问题提出部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不平衡性加剧,反倾销反补贴已经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救济的新手段,而被诉产品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因此,针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特点,提出并实施后危机时代提振外贸行业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