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加速校企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构建多维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文重点围绕校企合作的途径和实践,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校企共赢以及展现出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加速校企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构建多维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文重点围绕校企合作的途径和实践,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校企共赢以及展现出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是第一要务",合作"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机制。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目标一致、协同发展都是建立在彼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高职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具有明显的校企合作教育特色。文章从协同发展、产学研结合、双向参与、互利共赢、共守协议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特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181-183
如何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当中"能力为重"的培养方针,一直是教育界和实务界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校企合作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的可行之路。同时,由于校企合作涵盖了院校、企业以及政府在内的多方合作主体,因而也会由于各方利益诉求不同而导致实践过程中的矛盾重重。本文试图在找准校企合作中各方的需求点和共赢点的基础上,构建有的放矢、持续稳定的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孙作林 《价值工程》2012,31(35):150-15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道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在论述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而从政府、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三方面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根源性原因是企业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最后从投融资的角度来分析如何让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现实利益,解决初始形态合作,才能进一步进行中层和深层合作。这也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与企业对接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之目的以及校企合作对职教改革所起的推动与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应从校企合作的本质——育人出发,以"互利共赢"为宗旨,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校企双方将成长为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育人方有持续创新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具备实战操作技能经验的应用型人才的直接途径.校企合作应注重以校企互利双赢为基础,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在应用人才培养中,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得到了业界一致认同,是发展大势,建立有效的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制度、校企共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度等,为推进双方互利共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提高学生的技能也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0.
张浩 《中外企业家》2013,(2S):220-22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合作是校企合作的最根本内容。本文通过对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教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进一步促进校企教学合作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7):244-246
高等教育大众化,自然少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价值取向明确、专业设置灵活、课程建设务实等特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理论与实践并重为特色,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实现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现状后,就新形势下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遇到很大的困难,要么企业不合作,要么企业容纳不下众多学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理论与实践令人耳目一新,他们很好地解决了我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遇到难题与尴尬。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徒制"双师型教育"的职业教育理念,受到职业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永城职业学院先后与永城英旗奇瑞4S店和长城4S店,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部署,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硕果之一——京东班为例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是一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政策指导下的实践总结。事实说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有着现实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孟繁增 《价值工程》2012,31(9):224-225
校企合作办学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是高职院校生存之本。本文结合校企共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情况,分析了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实现"校企合作,多方共赢"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笔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创业教育的双赢模式,必须积极探讨并构建校企合作创业教育的目标设计、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校企共同搭建学、研、产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使校企之间由简单的输送学生的合作模式拓展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合作发展的双赢模式,在校企之间形成相互支持、互相渗透、资源及成果共享的服务平台,实现双方的共赢。在线培训系统的建设和研究为实现此目标提供了空间,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这个"三位一体"的表述具有深刻含义。而达成此目标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广西更加具有开展职业教育的条件,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美国的"学工交替"等模式,是广西职业教育一直探索的问题,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考察广西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最大挑战是难以形成校企合作的共赢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校企合作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够的问题.文章以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介绍了该校在探索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并构建了校企合作的理论体系,以期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大学的教育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采用2年理论和1年实践的"2+1"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当前,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基础,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寻找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使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