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污染治理不足,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环境质量的恶化;环境的污染又对人类健康及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人类必须坚持的绿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苍松 《活力》2010,(12):267-267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系它仅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各种自然要素,人类正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挑战。因此,人类社会想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了解和尊重自然界的必然发展规律,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是站在人类未来的立场上来考虑现在,以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来考虑未来。  相似文献   

4.
何愈国 《价值工程》2013,32(5):314-316
人类生存离不开生活环境,环境是评价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西部大开发必须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环保问题。本文站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阐述了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分析了西部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探究了建立西部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的途径,具有开放性视角。  相似文献   

5.
刘波 《科技与企业》2011,(8):178-179
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第一章环境污染概述(一)概念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  相似文献   

6.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推出,标志着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ISOI4O00的贯彻实施,表明人类已经确立了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观念——生态文明观:它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在这个基础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两者必须相互协调,人类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IISOI400O系列标准的基本内涵ISOI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保护全球环境,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发展,针对全球企业、政府部门、非盈利团体和其他用户而制定的。ISO14000系列标准主要…  相似文献   

7.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资源建设通过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对我国资源环保中三大资源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资源环保的对策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质量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局势,加强水环境质量检测和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对水环境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慧颖 《价值工程》2010,29(18):158-158
近年来,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已成为与人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践经验综述了农田防护林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认为农田防护林对农业生态环境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降低风速、调节气温和湿度、改良土壤、净化空气及水文等方面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然而,正当人类为物质文明的成就感到欣喜的时候,却出现了世界性的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和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  相似文献   

11.
王坤 《价值工程》2015,(14):29-31
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展,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生态安全面临威胁。本文在矿区生态安全概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模糊数学法,构建了矿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为促进矿区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协调好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吉林省西部是北方生态环境最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吉林省西部存在的盐碱化、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对实现吉林省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蜀都房地产》2000,(7):14-14
综合运用传统工艺及当代科技成就,通过物质要素、化要素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整合,实现内在质量与外界质量的统一,全面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居住空间。建议全社会都来重视住宅的功能质量。  相似文献   

14.
《巴蜀质量跟踪》2002,(14):38-39
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最大的生存危机之一。工业”三废”和农用化学物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通过生物链富集浓缩于农产品中;这些受污染的农产品在加工成食品之前,还要经过一系列化学方法处理,更加重了污染程度,使食品遭受的污染也越来越加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是人类依赖和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保障.严格保护、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与持续发展对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大系统,具有复杂性特征。文章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综合分析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内容和评价方法,同时提出了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在新农村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然林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是国家的重要生态、经济资源,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天然林的破坏却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现就针对如何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本文在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永新  唐守锐  闻丽丽 《活力》2010,(11):49-49
矿产资源作为基础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伴随矿产资源开发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问题的形成、恢复技术及对策建议几个方面探讨矿区生态治理,为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生活质量,甚至对整个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因此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日益重视。因此,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同样必须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目前的建设情况,接着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同时提出了有效的减少影响生态环境的工程措施,旨在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交流,有效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积极作用,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