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刚 《特区经济》2005,(6):363-364
198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依据特定行业或经营活动盈利能力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识别相关市场中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框架。行业中的厂商都力求通过管理战略的选择来追求这些竞争优势。波特提出的决定持续盈利能力可能性的5种力量是:替代品的威胁、进入威胁、买主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赞 《中国招标》2009,(42):9-10
迈克尔·波特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用来分析产业结构的“五力模型”。该模型中的五种力量包括: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和利润潜力是由这五个方面的竞争力量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的产品、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是企业生存能力的综合反映.波特认为企业存在五种竞争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自己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波特五力模型,从供应商的讨价能力、购买者的还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五个维度分析顺丰速运所处产业环境。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成本领先战略、集中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三方面对顺丰速运提出可行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理论重点主要有五力模型、三大一般性战略、价值链、钻石体系和产业集群等。而五力模型在产业竞争态势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各产品提供和服务商对在所处行业中的竞争力进行分析的最常用工具之一。五力模型分析对象包括了新加入者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及既有竞争者。而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明细化,互补品及互补品战略应该在竞争力分析中被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系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必要性波特在古典战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竞争战略,即在现有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构造竞争优势,强调对现有市场需求的满足。卖方市场下这能帮助企业寻找有利地位,获得竞争优势。而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满足现有需求的供应能力过剩,“由外而内”的产业结构分析战略思维已逐渐转向。  相似文献   

7.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产生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熟的、结构化的市场环境,以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作为理论支撑。但是,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新兴市场不断涌现、产业结构变化迅速,这直接决定了波特竞争理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五力模型”为分析工具,得出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专一化战略已不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般性”战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理论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的先河,在其代表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中,把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框架(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与企业战略问题研究相结合,确立了“产业与竞争分析——一般竞争战略——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企业管理基本框架”。但波特的理  相似文献   

9.
利用波特竞争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竞争环境不佳,导致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行业内部竞争不断加剧、替代产品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潜在竞争者成为现实威胁、客户的要价能力提高以及国有银行自身供给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0.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国家竞争优势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的和支持性产业及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本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