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念往哪里“转变”?谷明搞市场经济要转变观念,这是完全必要的,邮政也不例外。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旧观念非转变不可,否则就搞不了市场经济。现在的问题是,观念要“转变”到哪里去,如果还没有弄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邮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就想来个“急转弯”,弄不好恐怕是要掉到沟里去的。最近在一张颇有影响的邮电报上读到一篇奇文,标题就很新潮:《赚钱别害羞》。说是邮电企业应该具备市场经济的观念,“多赚钱没有什么理亏的”,进一步亮出了观点:“无论是架线路、装设备、接电话、发电报,还是订报刊、办汇款、寄包件,有哪一种不是为了赚钱呢?”“我们办企业、抓服务、讲效益就是为了赚钱。”这种论调听起来很时髦,可惜,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归结为“赚钱”观念;把社会公用性基础设施的邮政办业务、抓服务也都一概归结为“赚钱”。这种观念的“转变”究竟要转到哪里去?先不说搞市场经济是否意味着大家都去赚钱,就拿邮政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邮政提出了哪些新的需求?邮政网路应该士。何调整改造,邮政新业务及新的服务项目应该如何进一步开拓.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邮政的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如何协调得更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转  相似文献   

2.
近来,一些用户反映通兑通取的“绿卡”有时“失信”。特别在异地办理取款时,常常会被当地邮局以“须持本地身份证办理”等理由加以拒绝。闻此情况,笔者十分“震惊”。之所以称作“震惊”,有以下两点考虑:一是邮政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拨出巨额资金发展“绿卡”,不就是为了方便用户,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吗?若果真如此,岂不是失去原有初衷,使巨额建设资金难以发挥效益,而付诸东流了么!二是邮政以全程全网为优势和依托的,有两句再熟悉不过的宣传口号不是说“世界只有一个邮政网”、“邮政,你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吗?若果真如此,…  相似文献   

3.
邮政,结缘“电子商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盛全 《中国邮政》1999,(10):16-17
分营后的邮政企业,十分重视“科技兴邮”战略。正在建设中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是邮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作为邮政为社会提供多种服务的基础,一定会给邮政企业带来效益,因为———“电子商务”是潮流1999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电子商务”,一时间,“电子商务”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新热点。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消费载体,具有低支付、低成本、低价格、用户范围广、无时空限制以及可以与用户进行直接互动交流等特点,它使传统消费的中间环节消失,仓库、货架、店面都将虚拟化,可大大降低产销等环…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从电视连续剧《抬错花轿嫁对郎》中笔录了几句“生意经”,现以飨读者:“见人三分笑,客人跑不掉”,“不怕生意小,就怕客人少”,“消息吃不准,肯定要蚀本”,“随行就市,水涨船高”…… 这些“生意经”押韵上口,易读易记,富于哲理。然而,有些邮政员工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邮政营销与商家经营属不同概念,不可同日而语。果真如此吗?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邮政营销是否属于经营范畴,邮政产品是否属于商品。应当说,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收寄(收汇)和传递的信件、包裹、汇款、信息等都是接受用户委托后,利用邮政…  相似文献   

5.
浅论“三认主义”西安市公安局邮政公安处贾富荣邮政业务的三大主要环节是收寄、运输、投递,而收寄和投递则是和用户直接打交道的。如何在这两大环节中处理好邮政机构同用户的关系,西安邮电学院副教授周臣孚同志把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简明、通俗易懂地概括为“三认主...  相似文献   

6.
建议开办“邮政礼仪汇兑业务”郭永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人们之间各种礼仪往来增多,用户使用邮政汇兑业务寄出的礼仪性汇款也越来越多,鉴于此,开办“邮政礼仪汇兑业务”很有必要。“邮政礼仪汇兑业务”是为收寄用户带有祝贺意义的汇款而开办的一种业务,...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查显示,邮政用户常常会提出诸如“我的信被对方收到了吗?”、“我的信什么时候能被收到?”之类的问题。其实,不论企业或个人都希望掌握被他们认为是很重要的那些信件的确切投递日期。在法国,随着一种被称为“跟踪信函”的邮政新产品以及系列相关产品的陆续问世,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对用户来说,“跟踪信函”简单易用。以普通跟踪信函为例:将一封普通信函贴足邮票,再贴上带有“跟踪信函”字样的不干胶标签,就可以将信放入邮筒(无须去邮局柜台)寄出了。不干胶标签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条形码标签将被邮递员揭下来贴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邮政》2006,(10):20-21
2006年8月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隆重推出EMS“优^+服务,这预示着今后邮政速递用户将享受到更快、更好、更加令人放心的优质服务。那么,什么是EMS“优^+服务?为什么要推出“优^+”服务?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体现“优^+服务?就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国家邮政局邮政速递局袁国利书记。  相似文献   

9.
从本期开始,我刊将增设“邮海杂谈”这个栏目,以发表邮政各方面的议论性散文。要求文章题材广泛,篇幅短小,文字犀利、明快,方式灵活多样,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字数不超过800字)。这样给广大邮政职工以丰富的精神营养。以下发表三篇短文希望大家喜欢,并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为什么要试行“邮政特区”、如何试行,对“邮政特区”应给予哪些政策特许,“邮政特区”如何运作就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关于修改“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的说明邮电部邮政储汇局周淑珍一、为什么要修改“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随着邮政汇兑业务的发展,邮政汇款通知在形势上已不适应邮政业务发展的需要。1.邮政编码的推广、使用、普及,原有的普通“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因没有用户书...  相似文献   

12.
农资分销配送业务是一项典型的“市场有需求、邮政有能力、经营有效益、发展有潜力”的效益型业务。实践证明,邮政借助自身力量发展农资配送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如何尽快拓展并占领农资市场?湖南省新化县邮政局在发展农资配送业务时采用“七到位”做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日前,笔者在住处附近一邮政储蓄所遇到这么一件事。为交单位集资建房款,笔者急匆匆来到邮储柜台前,不料填好取款单后却被营业员极有礼貌地告知:对不起,电脑“死机”,等明天再来。当笔者提出人工结算时,两位营业员手忙脚乱地忙活了一阵子,也没忙出个结果来,再次抱歉地告诉笔者:存款存根在电脑内,一时调不出来,只有等待电脑“复活”。显然,这是营业员在找借口推诿用户。这件事令笔者感慨良久,难道邮政也感染了“高科技病”?据统计,目前电脑的普及率在邮政行业中还是比较高的,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并不讳言,许多邮政职工在…  相似文献   

14.
马正辉 《中国邮政》2013,(12):19-19
时代在变,邮政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邮政作为社会公用性企业,永恒的主题就是服务;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使命。然而,在服务中如何才能做到让用户满意呢?刚刚荣获“2013年通信行业用户满意企业”荣誉称号的江苏省徐州邮政局用自己的行动解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物流”与“信息流”的紧密结合──关于下一世纪邮政发展前景的设想之二王开元(一)邮政是什么?邮政本来就是“信息流”与“物流”的混合体。在它办理的传统业务中,信函,既有“物”的形态,又有信息的内涵;报纸、杂志,既是物品,又是信息;包裹,是物品,但因它来...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邮政如何才能做出好的营销业绩来呢?“造势”不失为明智之举。所谓“造势”,就是指通过某种方式,人为地营造一种轰动效应和营销氛围,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参与购买或消费。 邮政企业如何“造势”呢?笔者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供参考。 一、借“节”造“势” 借助节日制造营销气氛,可谓顺风又顺水。 一年中可用于邮政业务经营的节假日有78个之多。针对元旦、春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建军节、圣诞节等,可以开展同城礼仪业务,以礼仪品开发为主,辅之以鲜花贺卡等类物品配送服务;针对春节、…  相似文献   

17.
邮政政企分开后,市县邮政局巳不再具有对邮政市场的监管职能,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的被监管者。局长作为邮政企业的负责人,在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下来后,如何从原来被动的“办”邮政到如今主动的“抓”邮政,如何在传统的运行模式下,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现代营销观念的转变,具体战术的展开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好“首席”营销员,成为一名营销的实践者,是基层邮政局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邮政局凭借不断传承和创新的特色服务文化,潜心服务社会大众,在当地市民和党政企事业单位心目中牢固树立“百年邮政”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其企业文化也在不断适应新环境中吐故纳新,积累、传播、成长。这种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更倍添了武汉邮政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因如此,不久前武汉局被集团公司评为全国邮政“用户满意企业”,并获全国通信行业“用户满意企业”提名奖;今年五月一日,又荣获了“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  相似文献   

19.
套餐是一种营养搭配合理的整套餐饮服务。这一概念适当地延伸引用到邮政业务营销中,对业务的持续发展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邮政业务“套餐”式销售就是充分利用中国邮政的网络优势、业务优势和服务优势,在受理用户某项业务时,根据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业务“套餐”或星...  相似文献   

20.
近来,网络问答社区知乎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先是知乎放弃了以往的邀请注册模式,改为开放注册,大量用户慕名涌入。随后社区内的一些资深用户因为各种原因宣布离开,并删除了自己在网站上的内容,令人惋惜。小小网站里的种种波澜,引起了社区内用户的热烈讨论。有些用户认为知乎应当继续开放注册,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社区;另一些用户则认为,知乎应当停止开放注册,少数用户已经干扰到了知乎正常的运营秩序和社区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