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白絮  赵笛 《黑河学刊》2003,(2):78-79
晚报也是党报,晚报的休闲性、娱乐性也要讲党性。言论在晚报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它与新闻相辅相成,是一张报纸的窗口和眼睛。晚报言论一般属杂文,是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一种体裁,它针砭时事、干预生活,语言风格或泼辣幽默,或深沉雍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可读性。因此,可以说一张晚报的言论栏目办得好坏,一定程度上与这张晚报的可读性成正比。言论在晚报中的地位不可淡化。  相似文献   

2.
在陕西省咸阳市委党校期末考试的考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几天内媒体给读者的答案截然相反。 2008年12月22日,《西安晚报》以“陕西一局长闹考场,称我买文凭管不着”为题,报道了乾县科技局局长王显亮在考场对一位重申考场纪律的考区负责人破口大骂,并声称“我掏钱买文凭,你有啥资格管我”的言论.并致使该考场的考试时间延迟10多分钟。  相似文献   

3.
柴拥霞 《魅力中国》2011,(8):105-105,102
言论免责权制度的完善对于人大代表更便利更有效的履行职责,对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序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的言论免责权制度尽管已有百年历史,但是目前中国法律对言论免责权的规制却极为简陋,本文试着从言论免责权的渊源、言论免责权在中国的历史、言论免责权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对言论免责权进行必要的限制这几个角度,勾勒出言论免责权在中国的现状,并提出对言论免责权进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永广 《东北之窗》2012,(18):38-39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读者信息部就是晚报面向所有读者打开的一扇交流之门。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读者信息部就是晚报面向所有读者打开的一扇交流之门。接听热线、接待来访、微博互动等等,虽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简言之,搜集新闻线索、倾听百姓呼声。  相似文献   

5.
谷子 《东北之窗》2012,(17):3-3
9月3日,中国晚协第27届年会在大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40家晚报的260余位社长、总编辑和负责同志齐集一堂,共商晚报发展大计。本届年会上,由东北之窗杂志社与大连晚报社联袂策划编辑的《东北之窗》特刊《大连晚报编采纪事·2012》,精彩介绍了大连晚报近年来以新闻为主打、以民生为重点、以读者为本位、以品牌为载体的改革呈现出的新气象,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图为大连晚报编辑记者争相品读该专刊,回味他们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难忘经历。  相似文献   

6.
《重庆与世界》2002,(Z1):24-24
文/施能泉近几年来,晚报界的"早出工程"引人注目,包括齐鲁晚报、武汉晚报等一些较有影响的晚报,都纷纷把出版时间前移至凌晨。据笔者统计,早出的晚报目前几近晚报的一半,而且还呈不断增多的趋势。顾名思义,晚报应该午后出版。晚报早出有违常规。但任何一种事物的变化和存在都有其深刻的原因,那么多的晚报选择早出,并非偶然的巧合。早出的晚报有两种情况,一是自面世之日起,出版时间就与日报无异。  相似文献   

7.
言明  毕崇明  王华  苏航  张达 《东北之窗》2011,(15):102-105
晚报大篷更热闹了 在歌海人潮的中国国际啤酒节现场,有一个啤酒大篷全世界独一无二,这就是大连晚报大篷。举目全世界成规模的啤酒节大篷,可以说大连晚报开创了国际啤酒节媒体大篷的先河。大连晚报大篷以占地1200余平方米、容纳干余人的规模,已连续6年保持着世界第一媒体大篷的称号,引领着报业传媒产业参与国际啤酒节的潮头风尚。  相似文献   

8.
孙平 《东北之窗》2012,(18):119-120
大连晚报总编辑有个习惯,每天下午都要仔细阅读晚报内刊《今日简报》。他曾半开玩笑地对“简报”主编说:“你这个主编在报社的影响力比我大啊!编辑记者都重视。”领导之所以对这张“小报”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和大连晚报编委会的同志们始终认为,要想提升晚报的新闻质量、防范虚假新闻,《今日简报》的作用不可小视。而每天出版的《今日简报》,就是大连晚报督查评审制度、防范虚假新闻的一个真实写照。这个机制,受到了全国“三教办”的高度重视与肯定。  相似文献   

9.
王春阳 《魅力中国》2010,(31):247-247
语文教学多元性评价满足了学生们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地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追求需要的满足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语文教学的多元性由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由用人单位的需求决定;由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决定;由一元性的不足决定。  相似文献   

10.
杨克立 《东北之窗》2012,(18):138-139
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每天有123万人阅读《大连晚报》,每100个读报者,有近半人阅读《大连晚报》,强劲的传播率,让《大连晚报》上的信息进入滨城的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1.
一张报纸是一座城市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大连是一座充满爱心的文明城。透过大连晚报,我们能看到它的心。于是,大连晚报人说:“好人好报。”晚报的合订本,也是一摞摞厚厚的城市日记。 媒体本身也应该是被媒体的。当中国晚报协会的年会要在大连举行的时候,承办者大连晚报自然成了我们关注和采访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孙卉 《东北之窗》2012,(18):128-130
每当第一缕晨曦映上城市的一扇扇窗棂时,飘着墨香的《大连晚报》送报车队就行驶在通往社区和乡镇的路上,这是晚报向读者每天都发出的亲切问候。 不仅以报为媒架起与读者心灵共鸣的桥梁,还以主流媒体策划各种活动,广泛服务于社会和大众。创意承办的大连国际徒步大会连续十届热况空前,上百万中外人士参与,共创徒步城市品牌。大连国际啤酒节赫然而立的“世界第一媒体大篷",是大连晚报回报热心读者举杯共话未来的盛会。汽车宝贝评选、美食大赛、楼市大展、送医下乡,每一项活动都触动读者心头最柔软的部位。晚报风范,晚报情怀,借助这些贴近读者的创意活动,真情表达。  相似文献   

13.
晚报新闻在其指导思想的报道原则上与日报新闻是一致的,但好应充分体现“晚”字特点。晚期新闻要突出实用性,坚持政策、法律、服务“三足鼎立“晚报新闻要增强可读报,实行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双管齐下“;晚报的经济新闻在写法上要影视化,报道上要生活化,缩短与受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东北之窗》2012,(18):131-131
大连晚报的这群报人是好人也是能人,一个个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多才多艺。在工作之余,他们或泼墨作画,或弹琴歌唱,抒发着青春不老的晚报情怀。  相似文献   

15.
《东北之窗》2012,(18):118-118
2011年4月18日,根据大连报业集团统一部署,大连晚报再次改版。大连晚报编委会对这次改版提出了具体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新闻为主打、以民生为重点、以读音为本位、以市场为取向、以品牌为载体,全力打造新闻性、服务性、阅读性三个平台,使大连晚报更加可读、好看、有趣、贴近,让新闻更快更解渴、服务更多更实在、阅读更近更享受。并强调做足本地新闻、做透落地新闻、做精外采新闻、做实民生新闻,因为,这是大连晚报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唐榕 《东北之窗》2012,(18):92-93
挪动鼠标,食指点击,扶危济困,仗剑天涯。网络江湖,谁与争锋! 大连晚报内设机构新媒体工作室,主营业务微博、数字报。别小看这个工作室,它可是汇集了大连晚报每天最早和最晚下班的一群新闻人,他们正在悄然改变大连市民的阅读习惯。每天最早几点可以看《大连晚报》?五点、六点?悄悄告诉你们,凌晨一两点就可以看报了,因此只要每天深夜数字报一上传,最权威的新闻就能一览无余。晚上临睡前要看看当日还有哪些重要事件,打开手机,只要看看@大连晚报,尽可放心进入梦乡。  相似文献   

17.
在陕西省咸阳市委党校期末考试的考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几天内媒体给读者的答案截然相反。2008年12月22日,《西安晚报》以陕西一局长闹考场.称我买文凭管不着为题.报道了乾县科技局局长王显亮在考场对一位重申考场纪律的考区负责人破口大骂.并声称我掏钱买文凭,你有啥资格管我的言论,并致使该考场的考试时间延迟10多分钟。  相似文献   

18.
周初  孙梦翔 《魅力中国》2013,(19):19-19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言论不仅是传播信息的载体。也为造谣和炒作等创造了播篮。在我国,言论自由和网络言论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健全,或多或少的还存在一些缺失。本文从言论自由和两络言论的相关概念入手,深入分析网络言论自由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9.
杨光毅  黄宇 《今日重庆》2014,(21):18-27
秋天。重庆。 “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在秋天的重庆召开。“媒体融合发展”的主题业务探讨之外,晚报都市报的负责人们,还有一项重要的日程安排一深入重庆“五大功能区域”中的部分功能区域,采访、记录、感受。  相似文献   

20.
柳延涛 《理论观察》2006,(1):126-127
晚报版性具有固定性、独特性的特征:晚报版性的特征是由新闻规律新闻价值决定的;晚报的版性也必须具有党报、晚报和城市报纸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