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碳出行行为是低碳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提高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是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到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通过选取低碳出行自我效能感、行为价值观、行为责任感、行为感知行为控制、行为偏好、行为相关认知程度、出行行为意愿、出行行为、出行行为能力九个潜在变量,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SEM模型。结果表明,基于SEM的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为城市低碳交通、低碳城市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低碳出行倾向是低碳出行行动的前因。为引导城市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有必要研究其低碳出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合出行行为决策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和有限理性理论,归纳出6类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倾向影响因素:公交友好、情境依赖、时间感知、价格感知、学习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对6类因素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路径分析模型。研究证实了6类因素对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倾向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城市居民对低碳消费内涵的认知状况及其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对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年龄、社会责任意识、环境变化认知及政策制度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解海燕 《经贸实践》2016,(2):313-314
随着: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替代私家轿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张家港作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先行城市,稳步发展公共自行车事业,使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实现无缝对接,破解了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让"低碳出行、绿色生活"随着车轮跑遍市区的大街小巷,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目前张家港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市民对此项服务的满意度也越来越被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5.
估计和预测城市居民收入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对城市家庭消费部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估计了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家庭三类能源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建立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识别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增长和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增加会抑制家庭燃气碳排放的产生,但对于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和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则表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低碳通勤出行行为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规范信念理论(VBN)建立了出行习惯、出行方式感知质量属性和环境心理因素的低碳出行行为决策模型。用7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说。结果表明:(1)低碳出行习惯正向影响低碳出行意向。(2)对出行方式的感知质量属性正向影响环境态度及低碳出行意向。(3)对出行方式的感知质量属性与出行习惯相互作用。(4)后果意识能够影响主观规范从而间接影响低碳出行意向。(5)将出行习惯和出行方式感知质量属性纳入整合模型后发现,TPB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低碳出行意向。  相似文献   

7.
《经济地理》2021,41(7):61-72
以成都市为例,基于地铁刷卡、POI、建成环境等多源大数据,运用GIS、Python、Spark等进行数据处理,分析156个站点客流量、出行时间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解析站域设施数量、建成环境、经济属性等15个因素对客流量与出行时间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成都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具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倒U型分布特点,每站日均客流量为1.6万人次;(2)出行时间随距CBD距离增加逐渐增大,每站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为32 min,出行时间的概率密度呈Gamma分布特点;(3)路网密度、容积率、办公设施、交通设施等对客流量具有非线性正向影响,而房价、距CBD距离与客流量则分别为"凸"形与"凹"形的非线性关系;(4)距CBD距离、购物数量、办公数量等与出行时间非线性正相关,而交通设施、房价等与其负相关。最后,提出考虑"流量"与"时间"阈值效应的建成环境优化、构建"出行+生活"的轨道通勤圈等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程超 《新经济》2014,(26):13-14
本文从低碳消费行为出发,利用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调研数据,从个人情感和认知、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人口统计特征三个角度综合考察十个因素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提出假设,建立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的方式得出结论,结果显示:对低碳消费的认知和关注度、环境价值观、社会责任意识和低碳实施成本对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影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地理》2012,32(3)
以苏州19个代表性旅游景点为样本,引入通达性的概念,使用空间距离通达性和时间距离通达性为测量指标,构建空间—时间通达性矩阵,分别得到不同条件下等空间距离示意图、等时间距离示意图和低碳公共交通对景点通达性改善示意图,通过测算比较,分析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①景点的通达性与其空间距离通达值有一定的相关度;②城市公共自行车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景点的通达性;③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科学布局非常关键;④要构建城市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整个城市内部交通通达性的提高;⑤引入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在古城保护、城市环境、旅游效用、景区保护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立  汪德根 《经济地理》2012,(3):166-172
以苏州19个代表性旅游景点为样本,引入通达性的概念,使用空间距离通达性和时间距离通达性为测量指标,构建空间—时间通达性矩阵,分别得到不同条件下等空间距离示意图、等时间距离示意图和低碳公共交通对景点通达性改善示意图,通过测算比较,分析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①景点的通达性与其空间距离通达值有一定的相关度;②城市公共自行车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景点的通达性;③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科学布局非常关键;④要构建城市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整个城市内部交通通达性的提高;⑤引入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在古城保护、城市环境、旅游效用、景区保护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居民信任水平的城乡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经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农村居民的信任水平高于城市居民的信任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关系网络更为紧密,关系网络中互助行为更多,对宗教更虔诚,对公共决策更关注,对社会经济地位的自我评价更高,对正式制度更加认可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对城市居民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在阐释导致市民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基础上,提出有关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应绘 《经济问题》2007,(12):51-53
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消除或削弱现存的不和谐因素。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在定量分析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差距拉大对构建和谐重庆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缩小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促进重庆社会和谐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大力提倡第三次分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历史的、比较的分析方法,运用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等分析工具,分别从筹资公平、服务提供公平和健康公平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显著降低了城乡卫生服务筹资的基尼系数等一系列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对城乡健康公平性与二元社会结构,与政府干预、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并对提高城乡健康公平性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思考——以重庆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消除或削弱现存的不和谐因素.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在定量分析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差距拉大对构建和谐重庆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缩小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促进重庆社会和谐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大力提倡第三次分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89个城市居民样本数据,分别建立居民购买对环境和自身都有利的生态环保型商品和对环境有利而对自身无影响的生态环保型商品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水平、对环保标识的信任水平、政策宣传状况、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对居民购买两类生态环保型商品都有显著影响,而且为正方向影响。性别和文化程度分别是居民购买第二类生态环保型商品和第一类生态环保型商品的比较显著的人口统计学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方鸿 《发展研究》2010,(2):64-66
在运用需求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1999-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我国政府的财政补贴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政府的财政补贴性支出是降低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分地区来看,在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在东部地区影响是显著的。政府财政补贴性支出从总体上减少了城镇居民的总消费性支出,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财政补贴性支出主要是一些食品类物品的价格补贴,即主要是对缺乏需求弹性物品的补贴,这种补贴不能起到拉动居民消费的作用。今后的财政补贴资金应更多地转向农村地区和需求弹性较大的物品。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实证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延红 《生产力研究》2006,(11):174-175
旅游业是在维持旅游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发展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旅游需求也呈迅速增长的趋势,研究、分析人们的旅游需求具有极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影响因子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经验数据对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偏低,居民消费增长率普遍低于GDP增长率;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率明显要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率。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两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和居住性消费因子;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三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居住因子和衣着消费因子。从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来看,传统的衣、食、住、行的消费格局已被打破,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更转为以交通通讯、休闲娱乐、改善居住条件为主的享受型消费;而广东的农村居民则开始追求更高素质的消费,呈现出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享受资料比重稳步上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公式对新疆2003年城市居民收入调查的2828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新疆的地理特征将基尼系数按南疆与北疆进行分解计算,并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进行集中度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并不严重,南疆的收入差距大于北疆,工资收入和转移收入是收入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