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团购网站在经过爆炸式增长后又出现大部分团购网站相继关闭的发展过程,在竞争激烈的网络团购市场中,用户对团购网站的体验和评价成为影响团购网站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团购用户的切实需求出发,根据团购网站提供的产品、服务和技术三方面构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团购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给团购网站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6,(2):94-98
团购网站随着大数据技术、移动支付技术及个性化消费服务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发展。根据团购网站发展潜力内涵,基于AISAS模型,构建了我国团购网站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离差最大化方法求出各团购网站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值和排名,并采用Ward系统聚类的方法对15家团购网站进行归类,最终评价结果与当前我国团购网站发展现状基本相符,证明了团购网站发展潜力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最后,从商家、团购网站和用户三个角度,对团购网站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时代》2011,(5):26-29
2010年春大,中国诞生了第一家专业团购网站。中国的团购例络行业从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保守地估计,较为稳定的团购消费者在500万以上;参与过团购的消费者则在千万人之上;每月登陆团购网站的用户已达5000万人左右的规模。而专业团购网站已经发展到了1700家左右,很多大型零售网站  相似文献   

4.
虽然团购的盈利模式很清晰,但烧钱的速度一点也不低于视频网站。虽然团购网站不需要购买带宽和版权,但由于进入门槛低,各网站对用户的争夺异常激烈,获得一个用户的成本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5.
网络团购发展迅速,团购网站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让用户持续使用是网络团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比较匮乏,而期望确认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则揭示了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因素和机制。本文将上述两个模型有机结合并引入网络团购研究中,提出了网络团购持续使用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感知价值、期望确认度、满意度、感知价格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的重要因素,其中持续使用意向受到感知价值与满意度的显著影响,感知价值受到感知价格与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而期望确认度则对感知价值与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建议团购网站应该改变经营策略,关注用户的持续使用。通过提高用户的价值感知、满意度、价格优势以及有用性来增加团购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从而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本文不仅揭示了网络团购用户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也对网络团购网站运营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春天,中国诞生了第一家专业团购网站。中国的团购网络行业从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保守地估计,较为稳定的团购消费者在500万以上;参与过团购的消费者则在千万人之上;每月登陆团购网站的用户已达5000万人左右的规模。而专业团购网站已经发展到了1700家左右,很多大型零售网站,如京东商城等也开始涉足团购业务,在包括团购业务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网络购物整体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而从团购产品来看,小至洗发水、卫生纸,大到  相似文献   

7.
Groupon模式下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roupon模式网络团购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出现的新热点。虽然消费者信任度对于Groupon模式团购网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献。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Groupon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的主要因素,然后用AHP和模糊评价分析建立了Groupon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评价模型,最后以某团购网站为例,对其消费者信任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韩帅 《活力》2011,(5):128-128
一、团购网站的发展历程 2010年.中国互联网上最热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微薄,二是团购。团购网站的兴起,颠覆了旧有的商业模式。团购网站鼻祖:美国高朋网(groupon)自2008年底上市至今。已在全球20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4000万注册用户,实现了短时间达到78亿美元估值的创富传奇。而其开创“每天只卖一款超低折扣的产品,每天更新,网站依靠收取供货商的交易提成作为回报,参加团购的人数越多,团购网就越赚钱”的商业模式,也荣登2010年世界十大震撼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自我国在2010年引入团购网站电子商务模式以来,网络团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新的购物模式。本文研究了我国网络团购网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典型团购网站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团购网站营销模式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网络团购作为前沿的消费模式,发展如火如荼,而网络领域经济业务的会计理论和核算体系尚不成熟,本文以团购业务中两种典型团购模式为例,从团购网站和商户的角度对网络团购的一般交易流程及账务核算思路进行归纳,以期为制定规范统一的网购交易业务核算流程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团购网站的发展历程 2010年,中国互联网上最热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微薄,二是团购.团购网站的兴起,颠覆了旧有的商业模式.团购网站鼻祖:美国高朋网(groupon)自2008年底上市至今,已在全球20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4000万注册用户,实现了短时间达到78亿美元估值的创富传奇.而其开创"每天只卖一款超低折扣的产品,每天更新,网站依靠收取供货商的交易提成作为回报,参加团购的人数越多,团购网就越赚钱"的商业模式.也荣登2010年世界十大震撼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团购网站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哨 《价值工程》2011,30(1):152-153
团购网站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对团购网站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目前团购网站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团购网站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影响用户在B2C网站购物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网站产品、商品的内部因素、商品的外部因素、平台提供的情景因素、消费者个性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因素.新兴的电子商务在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以后也开始进行内部清洗,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是成为B2C模式新兴电子商务生存发展的关键,对用户体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后为改进客户体验、增强网站客流量、竞争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网络团购的兴起与发展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上线7个月,即依靠清晰的盈利模式、迅速的地域扩张及强大的资金支持,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捧。在Groupon的影响下,国内的团购网络快速发展,各种团购网站纷纷上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团购网站已发展到一千多家,团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中国团购网站市场同质化非常严重,有人认为优胜劣汰的大洗牌阶段即将到来。在这场竞争中,团购网站所拥有的不同资源成为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二、不同创建主体的团购网站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勇 《中外企业家》2013,(1Z):10-11
<正>一、网络团购的兴起与发展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上线7个月,即依靠清晰的盈利模式、迅速的地域扩张及强大的资金支持,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捧。在Groupon的影响下,国内的团购网络快速发展,各种团购网站纷纷上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团购网站已发展到一千多家,团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中国团购网站市场同质化非常严重,有人认为优胜劣汰的大洗牌阶段即将到来。在这场竞争中,团购网站所拥有的不同资源成为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二、不同创建主体的团购网站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又一个团购网站倒下了,2014年伊始,万众团官网发出声明:“由于业务关系已无法正常为大家提供服务,将从即日起暂停服务,感谢广大用户三年多来的支持,由此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团购的日益火爆,中国新兴团购网站的出现如雨后春笋一般。与此同时,作为web2.0代表的SNS网站也在纷纷酝酿自己的团购发展模式。本文以社交型网站开展团购的SWOT分析为出发点,并以此对SNS网站的团购发展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团购网站服务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团购已成为时下流行的一种购物形式,但随着网络团购市场的迅速发展,层出不穷的团购网站良莠不齐,来自消费者对于团购网站服务质量问题的投诉量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这一新兴行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团购网站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陈娈 《价值工程》2012,31(30):203-204
当前团购网站数量迅猛增长,然而消费者在团购的过程中,由于团购的一次性特征经常出现商品质量问题却得不到相应的售后保障。本文将从团购网站的运作模式入手,分析团购中可能存在的售后保障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团购网站普遍没有建立售后服务部门,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后投诉无门,没有售后保障。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团购网站中售后保障的问题,给出对策及建议,促进我国的团购网站良好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团购从诞生之目起就是业界争论的焦点。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团购行业各网站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目前,却突然又刮起了一阵旋风:先是爆出团购大佬拉手网华东区200名员工集体出逃窝窝团,紧接着窝窝团又宣布获得鼎晖、天佑、清科等投资机构高达2亿美元的投资,并在短短几个月内相继收购了厦门闪团、长沙团客拉、济南0531团等数十家地方团购网站,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团购网站之一,并公开宣布将启动I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