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其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海水 《经济经纬》2006,(3):111-1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做好以下基础工作:统筹兼顾, 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调整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提高组织化程度,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和范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规划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农村社会等。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新时期、新阶段关乎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非常落后。调研发现,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垃圾污染严重,人居环境脏、乱、差;二是乡村绿化综合效果不佳,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三是人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民生活质量水平不高。因此,笔者建议:(1)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改善农村人居生存环境。(2)统筹城乡环卫事业发展,实现城乡垃圾处理系统一体化。(3)加强村级绿化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建设绿色宜居村庄。(4)加大宣传普及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5)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施农村清洁卫生工程。(6)加强农村污染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客与检验标准,因此,坚持用科学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意义重大.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文章从农村建筑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新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政策实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总结得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几点启示:实施政府主导下的村镇规划政策,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实施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政策,以改善农民基本生活设施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治理新模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高度契合性,为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是政府、村委会、农民等主体,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数字治理平台为牵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过程,其作用机理集中表现为通过数字技术与基层共治机制的融合互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起主体联结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整体性协作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在实践中,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还面临着思维、技术、效能、主体、制度等困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思维、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治理运行机制、加速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以及完善乡村数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目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农村的法治建设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对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农村法治状况进行了调研和问卷调查,从中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法治环境差、农村法制不健全等,导致农村法治进程比较迟缓,在调研的基础上,就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治意识的培养作了分析和思考,以期对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生态型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比较理想的模式,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蔡穗虹 《经济地理》2006,26(4):619-623
通过对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规划的总结,探讨如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一个科学合理的农村规划,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村庄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等要素进行统筹考虑,从而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影响的共同结果,因而说,农村社区是一个复杂的人类聚居场所。与一般城市居住区相比,新型农村社区关系着如何转移中国剩余劳动力、组织农业现代化、布局以区域城市化进程为基础的村庄等等问题的解决。所以说,在今后的城乡发展统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中,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导农民建设与全面小康生活相适应的社区,提升广大农村的人居环境,继承与发扬传统的建筑文化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在本文中,笔者探讨了市政公用设施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以期对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对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应进一步改革农信社的股权结构、强化农信社的退出机制、有效协调对农信社的监管等,以促进农信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三农"问题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农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是收入低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打造原生态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佳径之一。对于农民来说,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为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并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改进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带动农村城镇化;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增加农业产出,有利于农产品的就地销售。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互惠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及关系网络,封闭性的社会结构是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条件,也是社会资本产生消极功能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在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生发基础研究中引入农村社会资本,对组织所处的农村社会网络、规范和信任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会结构的相对封闭性在组织设立初期起到积极作用,但它制约组织的长远发展和成员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欠发达地区农户融资难现象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欠发达地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融资难现象实际上是农户进入了一个经济与金融欠发达导致农户商业性贷款少、融资渠道窄、规模小、非生产性用途比重大,进而再次影响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圈。结合欠发达地区自身的特殊性,要从根本上走出这样的困境,着眼点应是农户自身,并针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艳  张勇 《经济地理》2007,27(3):509-512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出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金融得到较大发展,对推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仍然较低。本文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目前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结论。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结构单一已成为制约农村金融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农村金融相关率与发展效率的低下及漏损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滞缓。  相似文献   

17.
李晓嘉  刘鹏 《经济与管理》2007,21(11):18-22
从宏观角度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广东省为例,采用2005~2007年的各县(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合作医疗对各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有显著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有效地减轻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18.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VAR模型,采用1978~2010的年度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结构与人均实际农业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前期的人均农业GDP对当期GDP影响最大,前期的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和农村金融结构对当期农村经济增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人均实际GDP与农村金融规模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从整体上讲,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城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籍大学生凭自身的优势,回农村基层就业不失为一个双赢的选择,既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新鲜血液,改善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促进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沙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次之,家庭人口数因素的影响最小;具体来讲,有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自我雇佣起决定性作用;地区的重商文化氛围和家族文化越浓,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越容易选择自我雇佣;家庭人口数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自我雇佣行为越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