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前由于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造成我国高等院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出现不少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在对这些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工作实践提出了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育摆在首位。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美术课,除了进行审美教育外,再适当融入德育是很有必要的。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张明奇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这儿方面中,德育是保证,智育是中心,体育是基础。为充分发挥德育的保证作用,除了专门的德育教育之外,还应寓德育于智育、体育之中,即在传授知识和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使高校德育创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首先分析了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给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形成了新的德育创新的必然性;其次,论证了网络为高校德育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可行性;最后,从观念、内容、方式和体制四个方面就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问题,从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中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作以新探索,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余茹 《大陆桥视野》2016,(2):149-149
德育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堂是德育教学的主阵地,德育课堂的学习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能否内化成行动,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所以我们讲授的德育课是否让学生有兴趣,能否收到效果,是我们必须要经常反思的。同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达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这些社会变化不可能不反映到学校中来,反映到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来,学校如何适应、如何驾驭这些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牢固确立“德育为首”的教育地位,确定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树立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德育目标。根据这一地位和目标,学校要具体做好5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游洁 《经济学情报》2000,16(6):28-31
在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校德育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传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挑战,出现了生存危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必须重新界定,学校德育主体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学校德育主体的阶段性变化需要新的德育理论,德育教师和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10)
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德育教育的普遍规律,亦具有独特的育人理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高校德育教育逐渐展现时代化特征,新媒体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关系日益紧密,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资源收集与传播,实现德育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创新,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深化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改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是当今德育教育实践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舞蹈是精神文化范畴中的一个艺术门类,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强化德育渗透,可以使舞蹈的情感教育作用得以深化,提升中职学校舞蹈教学效果。但是目前中职学校舞蹈教学只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忽视舞蹈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忽略舞蹈教育中所蕴含的情感、道德和文化内涵,也就是忽略舞蹈教育中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进行分析,从思想情感的融入、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三方面入手,提出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为国家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趋势,还是从教育学、心理学、道德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坚持主体性德育道路,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体系,都是高校德育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瞥然结果。构建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的高校德育体系,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方针科学地贯彻落实副高校德育中,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推行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可行性,揭示高校德育的发展规律,为提高高校德育体系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温丝  薛宝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5,(5):122-123,138
高校全员育人创新机制是针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状况和需要提出的,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起了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对100名社会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高校全员育人创新机制宏观上能够主动争取学校、政府、社会等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微观上形成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通力协作的德育局面和德育合力,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因此,为增强高校全员育人机制的实效性,一是对高校全员育人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和结合,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实现理论上的深化和拓展;二是结合高校德育的当前实际,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措施,为新时期高校全员育人创新机制提供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高校德育如何与社会发展接轨,对此,本根据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高校德育工作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并就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发展是高校教师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高校新教师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将有助于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发展水平:一是,思想上有"以教学为中心"的意识;二是,明了专业水平不等于教学水平;三是,课件服务于教学;四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五是,巧借它山之石攻玉;六是,发挥自身优势;七是,尽快融入学校的职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德育课教学总是以死板、枯燥无味、空洞说教而“著称”,被绝大多数学生拒之于千里之外。只要对德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的兴趣,使学生“好之”、“乐之”。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育的根本是发展人,德育教学的使命是铸造人生、陶冶性格、健全人格。要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就要让德育教学走向生活,让学生走回生活,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对广大中职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德育教育形式就是生活,让德育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的“生活德育”教育才是中职德育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现,是高校德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科学的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以正确的德育目标为保证,坚持高校德育全面发展;以德育能力的培养为基石,坚持高校德育的协调发展;以教育模式创新为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情感性德育教学范式特点之一是重视人的情感、并把情感发展纳入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二是利用人的情绪情感的特殊机制,改善和提高德育教学的影响力和有效性.其作用在于:对于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它要求德育教师具备基本的情感素质,如尊重感、公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相应的主导情绪和状态以及师生情感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也为高职类院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德育教学,就必须强化德育网络课程建设,完善网络德育课程的载体建设,同时推进高素质的信息化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道德和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高校德育思想是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从高校德育地位、德育内容、德育路径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高校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体现,并就其对推进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建设性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