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3,(3):125-128
环城游憩带是一种特殊的城市郊区旅游活动空间,已逐步成为城市及周边居民的休闲之地。本文基于客源市场需求,立足于南昌本地资源,分析了南昌市游客的数量、结构、时空分布,等等。研究发现:南昌环城游憩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游客旅游满意度一般,并且,从总体上而言,南昌环城游憩带旅游仍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为此,文中提出了创新开发休闲旅游产品、调控时空分布、合理发展游客数量、完善游憩系统、提高游客满意度等建议,旨在为南昌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在清远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论述清远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提出清远环城游憩带与其城市化的渗透关系,并进一步总结出环城游憩带与城市化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3.
环城游憩带的理论和实践蓬勃开展,环城游憩带是整合城乡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和空间形式,是沟通城乡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对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为此,笔者以环城游憩带理论为依据,结合实际分析环城游憩理念、背景和供需形势,提出构建环城游憩带的设想,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找到新载体。  相似文献   

4.
休闲游憩业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在界定休闲游憩带概念的基础上,从地理区位、交通区位、环境区位及其旅游资源条件分析入手,对合肥市环城休闲游憩带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雷清 《价值工程》2011,30(15):20-21
本文以商洛市为例,对环城游憩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从环城游憩带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规模提升、内在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商洛市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环城游憩带的内涵与发展趋势环城游憩带(ReBAM)实际上指存在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城郊旅游地逐渐成为旅游热点。城郊旅游地和远距离旅游地比较起来具有离市区距离适宜,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相关配套基础服务设施齐全的特点,因此近年来异军突起,发展很快。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大城市城郊旅游地的现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城郊旅游地的开发原则,并对我国大城市城郊旅游地的开发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我国城郊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外出参加旅游活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周末参与到短途旅游中,在假日走出熟知的环境,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这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石家庄环城水系的建成和开放对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石市环城水系旅游的特点、功能并提出了对环城水系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城绿带对城乡边缘带景观的促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环城绿带通过抑制城市蔓延而有益于城市景观;环城绿带以其与城乡边缘带在地理空间、建设目标和管辖上的关联性构成了对城乡边缘带的作用基础,并由此形成其促进机制.基于环城绿带对城乡边缘带景观的作用基础和促进机制的分析,提出要从城乡发展与规划角度保证环城绿带的合理空间布局,从形态和尺度上保证环城绿带的生态功能,从制度和公众支持方面保证环城绿带的永久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原野地户外游憩活动的开展,对于户外游憩活动对原野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研究主要针对游憩资源要素、游憩冲击影响、游憩管理等方面展开.笔者就游憩冲击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分析.并做出了研究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灌阳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由于经济原因灌阳大部分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针对发展灌阳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对灌阳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旅游资源考察,合理开发灌阳旅游资源,分时期分阶段地进行景点开发,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政府主导下引导多方投资,解决景区交通瓶颈,实施区域旅游协作的发展战略以及及时培养旅游人才等旅游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可预见的未来,海南岛东线环岛区域将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城市带,但因其地理条件特殊,整条东岸线气象与地质灾害多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些年来城市灾害更是与自然灾害相结合,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城市的安全。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海南岛东线环岛城市带常见的各种灾害,然后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生态规划等多个角度提出了防灾策略与防灾规划手段,并提出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型公园绿地因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了大型公园绿地的功能及特点,结合上海大型公园绿地的建设现状,提出城市大型公园绿地游憩功能综合开发的原则,并从分类开发、复合开发和内容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开发举措。  相似文献   

14.
环京津贫困带是我国非常典型的紧邻大都市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且由于贫困与生态问题耦合,多年来难以脱贫。推动环京津贫困带减贫,成为贯彻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承担生态涵养和生态安全功能、大城市“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区域开放较晚等角度,分析环京津贫困带形成与存在的多重原因,并探讨通过区域协同发展解决大都市周边生态抑制型贫困区域贫困问题的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与城市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目标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近现代城市规划中蕴涵的社会思想,分析了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与城市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的社会发展目标,并探讨了有助于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规划调控与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胡云 《城市问题》2004,(2):50-52
分析了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建设中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站、旅游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适应国际旅游市场出现的网络化、高技术化新态势的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云南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和独具特色的品牌。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云南旅游发展战略的关键,文中就其保护性开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吴艳祥 《价值工程》2010,29(17):245-245
2l世纪的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文本通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谈论了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以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结构与功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技术革命及全球经济服务化的背景下,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及特征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分析国际大都市1990-2000年间服务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不同层次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的结构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概括了国际大都市的主要功能特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闫珍珠 《价值工程》2013,(36):123-124
在现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而就目前的社会发展分析,城市规划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及保护能否得以快速健康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就城市规划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加以分析,并就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