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关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热评“一浪高过一浪”,在此背景下,有不少人提出了利息税是否也应该设起征点。那么,利息税设起征点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2.
对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从800元到1500元,再到2000元,虽屡次上调,但依然未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目前再次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确立800元起征点的时候,居民收入很低,往往月收入只有几十块,现在居民收入已经有大幅增长,目前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太低,我认为应该提高到8000元。”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 国民收入由三部分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个人收入.目前,在我国,这三种国民收入中,居民个人收入占的比例太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太快,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还没有突破一万亿,2007年就已经突破五万亿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涉及到国家税收和居民个人收入的关系,应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个人收入达到1600块钱就要交税,现在要提高.假如个税起征点提到5000元,居民收入会大幅度增长,而国家财政收入并没有少多少.下一步应该继续提高起征点,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提高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秋风 《中国报道》2009,(1):60-61
此前有消息说.个税起征点调整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有望于2009年开始实行。但2008年12月15日《新快报》发出消息,称从权威渠道获悉。个税起征点暂不调整,相关议题也未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 与普通民众的失落情绪不同,专家普遍认为,通过调整个税起征点刺激消费的方式作用有限。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提高个税起征点是最直接的减轻税负的方式,实际上,不改变个税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就难以消除个税免征额频繁调整的尴尬,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个税税负不公的问题。著名学者秋风撰文指出,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如优化税制。在个税改革上,过分强调和依赖调整扣除标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汪杨 《上海经济》2008,(2):14-15
专家指出,单纯提高个税起征点,用“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换来的却是一个与此完全相反的结果;提高起征点必须与调整税率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个税调整的公平性和积极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对应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并不低。提高个税起征点从长期趋势看,个税的税基在逐渐扩大。如果要使中国工薪阶层中交税的人数比例不超过20%,则目前个税起征点应在2500元(月薪)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相应提高个税起征点,则会导致工薪收入阶层交税的人数比例太高的问题。科学的个税起征点讨论,应该考察个税起征点和劳动就业率、社会公平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8月26日】中国立法机构正在审议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正案,政策和公共辩论都聚焦在起征点上月收入800元的全国统一起征点已经实施了24年,其间大部分城市居民体验了通胀和收入的轮番上涨,而地区收入差距也以惊人速度扩大。固守这一标准显然再荒谬不过,那么起征点应该提高400元,还是700元,或者更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深入分析利息税实行后的实际效果,发现利息税的实施作用并不佳;第二部分针对第一部分存在的问题提出利息税的改革意见。在第二部分的改革意见中,提出起征点的设立和累进税率设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于井远  李林木 《南方经济》2023,(5):30-47+29
提升创新能力是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基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多重处理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和增值税起征点提升两种税收激励对小微企业创新的组合式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整体上,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对小微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而增值税起征点提升的效果不显著,但有助于增强企业所得税减半的激励效果,二者表现为积极的政策协同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政策组合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流动性约束和税收负担,并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进一步地,政策组合的创新激励效应显著存在于技术型企业、行业预期前景好、社会经济关注度高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中。文章结论有助于为进一步对实施新的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提供经验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魏亚辉 《新财经》2010,(8):14-14
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近来官方又有了新动态,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可以不动起征点,在一开始过了起征点的这个档次上,把税率调低到1%,最高不超过2%。  相似文献   

11.
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决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虽然是25年来对个人所得税法的第三次修订,但被视为是对个税进行的第一次实质性改革。此次税法修改主要涉及两项内容: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报。费用扣除额调至1600元后,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的工薪阶层受益最大。 一直以来,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800元的标准,是1980年9月颁布实行的,距今已经25年。经过25年的发展,社会收入水平已经有了十倍甚至数十倍的提高。而且区域间、不同职业  相似文献   

12.
于兵 《天津经济》2005,(11):73-73
今年7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提高个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的建议。在这一调整建议公开以后,新闻媒体纷纷就此做了报道并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包括财经类报刊在内的出版物及经济类网站普遍将“费用扣除标准”称为“起征点”,诸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拟提高到1500元”,“个税起征点不宜一刀切”,等等。央视所做专题节目聘请的两位财经学者在谈到此问题时,也将“费用扣除标准”称为“起征点”。  相似文献   

13.
税务部门主要落实国家的结构性减税、免税政策。但是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和免税政策一定要落实到真正的民生政策中。比如国务院最新规定,辽宁省调整个体经营者税收起征点由5000元提高到20000元。调整税收起征点鞍山影响税收收入3个多亿,而这3个多亿是否真正能够使个体户享受到国家提高起征点的实惠呢?现在来看不见得。这里面有个“费挤税”的问题。比如现在搞水产品买卖,摊床税收定额达到5000元税收起征点以后则规定这个月交300元税,那么现在税收起征点变成20000元了,  相似文献   

14.
一份出自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的报告引发了又一次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讨论。日前,财政部科研所刚刚完成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报告建议,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在适度提高起征点的同时降低税率,对3000至5000元这一区间内的居民(中等收入阶层)收入采取低税率政策。这使“最敏感税种”———个人所得税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报告一时间成为了“香饽饽”。众人争先把它捧在手里,这是因为它让已经实行了20多年的个人所得税800元起征点出现了改革的转机,“适度提高起征点同时降低税率”这一关系到每个家庭利益的…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明确提出提高居民收入、提振内需的经济刺激计划后,个税起征点近期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起征点调到多高才合适?世界各国都在推行减税,中国的个税调整方案对拉动内需,提升信心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评论     
《民营视界》2010,(2):4-7
人社部酝酿提高个税起征点 拖欠工资将犯刑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日前表示,人社部正在配合财政部等部门研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普通劳动者的税务负担。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人社部已经建议修改《刑法》,增加欠薪逃逸罪。  相似文献   

17.
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2,(47):12-12
提高“起征点”,表面上看是工薪者得了实惠,实际上是月收入几万元的高管实惠更多。比如月薪6000元的人税负只减了100多元,而月薪几万元的税负一下子就减掉好几千元。从这个意义上说,“起征点”并非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8.
日前.有关个税改革的争议再起波澜。针对广州、深圳等地调高个税起征点是否违法问题,学者们又各抒己见.发表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不违法。但是也有学者指出,这么做形式上有违法的嫌疑。(5月23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9,(1):14-14
为鼓励创业,老工业基地辽宁日前出台政策,对创业者给予税费优惠,进一步提高营业税起征点,降低创业税收负担。按照规定,辽宁对创业者营业税按月纳税的起征点由月营业额2000元提高到5000元。对符合税法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提供更优惠税率,对商贸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按4%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相似文献   

20.
个税起征点     
《天津经济》2011,(4):80-80
一、个税起征点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PersonalIncomeTax)是国家对个人(自然人)的各项所得额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