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金融混业经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效仿.德国、日本作为老、新金融混业经营的代表国家,它们的发展模式对正在步入金融混业经营的其他国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融混业经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效仿.德国、 日本作为老、 新金融混业经营的代表国家,它们的发展模式对正在步入金融混业经营的其他国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业经营体制下我国金融企业混业经营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混业经营的模式,其次针对我国现有的混业经营雏形进行逐个分析,最后探讨了我国金融企业应该如何在混业经营的道路上前进,如何发展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发展的浪潮影响下,金融行业传统经营模式被打破,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现已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文章从四方面论述了现阶段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财务治理工作所存在的主要缺陷,并分析了相应的完善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优化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工作,降低公司财务危机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之后,伴随着世界各国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混业经营也必将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文章着重就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制约因素及现实选择等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院对于金融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学术界一般从金融需求及金融管制等外部因素来进行研究,也有学者讨论由于技术的进步及金融创新的加快,导致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可少有人从金融组织能力积累及扩张的角度在探讨金融混业经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文章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研究金融组织内在能力的积累及扩张问题,文章认为在监管许可的环境下,金融混业经营是金融企业内生性发展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金融分业、混业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到监管层面,就经营层面来讲,即金融分业经营与金融混业经营;就监管层面来讲,即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一般对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存在着两种认识,从狭义来讲,金融分业经营即银行机构局限在银行业务范围内经  相似文献   

8.
刘名辉 《企业导报》2013,(2):120-120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然而,混业经营也存在一些问题,存在一些风险。笔者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国际金融混业趋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券商需要对企业战略定位进行调整,考虑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券商的金融控股公司化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券商这一战略定位调整的缘由,然后分析了其金融控股公司化所需的前提条件.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笔者就我国券商实现金融控股公司化的具体途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最后文章强调了在金融控股公司化过程中,券商应注意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微观层面上,金融混业经营风险主要指金融混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风险,其中以金融企业面临的风险最为广泛.如企业业务中产生的风险,操作中产生的风险等.而在金融企业风险中,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业务上相互融合、渗透与交叉,它突破了分业经营业务模式的局限,借助金融创新手段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内涵,提高金融市场资金运用效率,为有价值的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奠定架构基础。本文就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金融控股公司是对传统分业经营体制的重大革命,它冲破了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界限,在集团内部实现了混业或综合经营。这种新的金融业组织结构,既有利于金融机构通过股权交叉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又有利于分业监管和更好地控制不同金融业务的风险。在国内尚不具备全面混业的条件而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又时不我待的两难情况下,积极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从分业到混业的一个现实选择,有利于我国实现金融经营和监管体制从分业通向混业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3.
邢栋 《企业研究》2008,(2):71-73
金融监管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稳定金融秩序,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确保国家金融货币政策与法律制度贯彻执行的必要手段,历来是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制度转轨、经济转型、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三大行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和融合逐步显现,金融控股公司和银行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化经营管理不断发展,现有分业监管格局下的混业经营越来越多,为了能够顺应混业经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中国金融业面临着国外金融集团的强大竞争压力。在当前中国金融环境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下,混业经营进行不可操之过急,应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15.
吴凯  张莉 《财会通讯》2009,(4):36-37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夹层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一)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不可逆转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金融业自由化和全球化深入发展,金融工具创新日新月异,使得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占主流地位的金融分业经营体制难以为继,全球范围内的混业经营全面取代分业经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2007年度全球千家银行排名前25位的大银行中,除中国的三家大型国有银行采取分业经营模式外,其余均为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出现了几个比较典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如:中信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集团等。而且他们的发展可是未来金融混业经营的有效微观裁体。中国在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道路上,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同时,应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经济界》2004,(2):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保险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期“经济专论”栏目刊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一文,提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要积极慎重地推进金融混业经营。另外,本栏目还刊登了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纪  相似文献   

18.
韦学诗  苗野  刘竹梅 《活力》2009,(10):34-34
随着全球金融—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因此积极探索适合国内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监管模式,尤其是对混业经营条件下搭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框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金融-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因此积极探索适合国内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监管模式,尤其是对混业经营条件下搭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框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混业经营:—21世纪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勃 《经济界》2001,(4):59-61
当代金融创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愈来愈模糊不清,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呈现自由化、综合化、国际化的新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购并不再是简单的同业合并,而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跨行业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购并,它加快了国际银行业向混业经营迈进的步伐。混业经营将是21世纪金融业发展的方向。 一、金融分业、混业的含义 狭义的金融分业经营即银行机构局限在银行业务范围内经营,证券机构限定在证券业务范围经营,两者不得交叉进入对方业务领域。狭义的金融混业经营即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