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融杰 《英才》2012,(12):96-97
目前全球有超过9000家PE管理且运营超过1.9万亿美元资产,其中并购基金占63%。A股IPO回报率从最高峰十几倍跌至现在的不足4倍;境外IPO在2010年的平均回报率为8倍,现在则甚至出现了负回报。PE们不得不另寻"出路"了。"并购基金将取代IPO成为创投退出渠道主流。"10月30日,深创投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表示。有"PE工厂"之称的九鼎投资,在做企业IPO方面颇有经验,现在也设立了并购业务部来增加自己退出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言必称人民币基金,已经成了创投行业的风尚。两年来,本土机构的高歌猛进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如今,外资管理公司也开始不满足于所谓FIVCE受歧视的外资身份,开始打起募集纯种人民币基金的主意。君不见黑石等私募大佬们都已坐不住,纷纷在中国未来国际金融中心高调成立管理公司,要抱一抱中国LP的大腿,享受一下人民币基金的国民待遇。团队没有距离——外资管理机构早已不再缺乏深谙本土运作之道的中国面孔,政策也不会是问题——我们绝对要相信中国金融中心们排除政策障碍的热情和雄心。可到哪里找大把的RMB来发挥咱多年宝贵的海外管理经验呢?老多背景深厚的产业基金现在都还等米下锅,对于外来的和尚们,人民币基金募资这本经也未必真的好念。谁是中国的LP?这是募资的首要问题。人民币基金募资市场总是小打小闹,其基本原因是中国LP尤其是机构投资人还非常少。我们要理清人民币基金募资市场,不可不将国内LP各阶层的实力及对于国内PE行业的态度,做一个大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投资渠道的不断创新,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私募股权投融资已成为国内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获取投资收益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克服借款筹资难题的主要融资手段。但由于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较晚,其退出机制存在不少问题。2012年起,我国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从10月起实行实质性暂停,与过去几年私募股权投资的高速发展相比,PE市场相对低落。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12年大中华区私募股权市场概况报告》,投资于我国的PE基金募资额下降50%,同时对18家PE基金调研发现,超过60%的项目将会通过同业并购整合、二级市场转让等非IPO方式退出。  相似文献   

4.
陈浩  郭埙 《中国企业家》2013,(12):94-95
IPO渠道受阻,必然使得GP基金管理人管理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个阶段非常考验他们的项目管理水平中国经济增长下滑、IPO堰塞湖与中概股赴美上市低潮等因素直接影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资金额,投资项目也在减少。在退出上,受到股票二级市场的影响,VC/PE也遭遇了困境。这是资本市场一个阶段性表现,它是伴随着泡沫破裂后而陷入的增长下滑。类似情形在多年前也出现过,比如  相似文献   

5.
王瀛 《中国企业家》2013,(11):60-61
IPO堰塞导致风投和私募股权投资的退路被堵新兴的二级市场可为他们提供隐蔽"二婚"的机会高速公路上的每一辆车,都清楚自己的下一站出口。风险投资基金(VC)、私募股权基金(PE)的每一笔钱投资也早就规划好了退出的路径。五年来,国内一大批VC、PE蜂拥挤上了投资的高速路。然而IPO关闸后,他们才发现几乎所有高速路上的出口都封闭了。据投中集团的数据,2002-2012年,中国VC、PE机构共投资9965个项目。据估算,90%以上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尚未实现退出,投资额约为18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沈氏风投     
红杉美国大概用了25年才开始创立投资于PE项目的成长基金,沈南鹏们只用了不足两年。  相似文献   

7.
按照私募股权基金(PE)退出方式的主次,分别从首次公开募投(IPO)退出、并购退出、其他退出三个层面对我国PE退出现状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结果显示,IPO退出方式收益可观,因而是PE的首选退出方式。近年来,IPO在政策影响下受阻,导致PE机构变现压力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我国PE市场亟待开辟新的退出渠道。但是,我国PE市场的退出机制存在场外市场不发达、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PE二级市场功能缺位等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从加快发展新三板,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PE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PE二级市场,这三个方面提出开辟新退出渠道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绿色产业基金是支持国家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工具。当前,我国投资于绿色领域的绿色产业基金正蓬勃发展,形成了如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这样的典型模式。在清洁技术产业的投资中,绿色产业基金在投资事件、投资地域、投资阶段与投资轮次、退出行为等方面呈现一系列特征,但也存在信息披露不足、投资绩效核算不完备、激励政策不足、绿色股债金融工具定位不够明晰等问题。未来,可借鉴英国绿色投资银行经验,在完善信息披露、推进项目环境效益的量化评估、强化政策激励、实现最优绿色金融结构等方面综合施策,提高绿色产业基金投资质量,推动实现国家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9.
樊融杰 《英才》2013,(5):80-81
对于夹在几大金融势力中的PE来说,要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以避免被淘汰,要么也参与到金融混业的经营竞赛中。期待了几个月的IPO重启还没有任何消息,已经有不少的LP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收回本金,整个PE行业人心惶惶。随着2012年放宽对券商业务创新的管制,混业经营成为了金融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政策进一步的放开,不仅是券商,银行、公募基金、  相似文献   

10.
私募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根据其内涵一般可以分为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也可称为风险投资基金)三种。我国私募基金通常专指从事与证券市场投资的、非公公募形成的机构投资者。据估计,我国A股市场的私募基金规模大约有5000亿元人民币,规模较大的单一基金数额估计约2-3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以及外资背景的投资机构的竞争,我国私募基金也面临着结构性变动。以上提到的三种基金模式将是我国私募基金结构性变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柳传志 《新电子》2008,(3):20-20
华南虎和PE(私募股权基金),乍看起来是跨度实在太大的2个事物,但细想一下,却有不少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沈南鹏 《英才》2009,(1):112
不管是风险投资,还是PE投资,投资行业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不一样,它有一个比较大的好处,就是资金是长期的。我们基金的期限是十年,也没有赎回这样的机制,所以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投资。 对于我们来讲,现在尽管手上有钱,但今天的钱比一年前的钱来得更加宝贵,因为今天的钱可以派到更多的用处。  相似文献   

13.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诺亚作为国内领先的PE基金财务顾问机构,开始感受到另一个利基市场的盛宴即将出现。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主要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它是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结果,对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IPO重启之后,我国广大地区掀起一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热潮。就PE产业现状来看,我国PE产业发展速度快,但也存在运作不规范、投机性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我国PE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而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改善发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外并购基金出路何在?很多海外并购基金已开始水土都服了,开始做股权私募投资(少数股权)。前不久,与一家亚太非常知名的并购基金(Buy-out fund)朋友探讨并购基金在国内开展业务的机遇与挑战。并购基金曾在韩国与澳大利亚"投绩"显赫,曾在90年代下半期(亚太金融风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建设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中,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成为地方和中央的重要举措。自2009年初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以来,到2013年底,已有超过100家文化产业基金成立,总规模达1408亿元。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推动产业基金进行更多投资与退出方式的探索,基金自身的投资运作  相似文献   

17.
股指期货不仅仅对A股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也将给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对人们的退休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企业年金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人们对私募基金的认识主要是来自股票市场,其实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就是那些通过非公开方式而向少数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根据私募基金投资机会的领域可以分为证券投资私募基金、产业私募基金和风险私募基金三类。私募股权基金起源于美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募基金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私募基金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和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吸引了庞大的投资资本,其规模庞大,投资领域广阔,资金来源广泛,参与机构多样。  相似文献   

19.
快乐购成立于2005年年底,是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和湖南卫视旗下的子公司,2010年3月底,引进弘毅资本、中信产业基金和红杉三家PE基金。快乐购引资的历程,也恰恰是中国人民币基金风起云涌之机。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改制也成为部分PE们开拓的新领域。快乐购与PE们相互选择的过程,在某种角度折射了中国PE的格局演变。以下是快乐购董事长、总经理陈刚的口述。  相似文献   

20.
王亮  安保和  尚健  王群航 《英才》2012,(11):86-87
创新能让"堕落"的基金业重获基民的热捧吗?公募基金还有得救吗?作为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公募基金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股票市场,即是市场的稳定器,又是投资者财富创造和增值的管理者。但在A股市场,这个美好的使命却让无数"基民"的财富"一夜回到解放前"。A股"牛"、基金比较"牛",A股"熊"、基金比A股更"熊"。不过,对于基金公司来说,"靠天吃饭"却总能"旱涝保收"。问题是,这样的行业,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