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谧的午间     
一直熙熙攘攘的家里突然就剩下自己了!打扫了卫生,送走了孩子,倒了杯茶,把音乐打开,QQ挂上,朋友都不在!蜷缩在沙发的一角看书,静静的有茶叶的味道蔓延开,书的意境渐渐明朗。 突然就心静了,那么久的浮躁和飘忽,在一瞬间静谧,安然!没有得失,没有角色,没有想念。安然一个我!不会害怕,不会担忧,不会思念,不会纠结。多好的一个我啊。  相似文献   

2.
去朋友家里做客,正赶上朋友在训斥孩子。我第一次看到他发那么大的火,额上青筋暴突,脸色紫涨,余怒未消,气乎乎的样子,有点吓人。  相似文献   

3.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从小爱读书又听话,没让家里操过心。女孩儿平时很乖,不去酒吧,也不去夜店,最多就是和几个朋友唱唱歌吃吃饭。  相似文献   

4.
上午十点,正慵懒地在家里享受着周末时光。忽然接到—个外地朋友的电话,说他已经到福州了,想到我的新家参观参观。我连声应着:好好好。心里却直犯嘀咕:厨房好久没开火了,家里没有任何的准备,现在置办不及了,该拿什么还有,接下来应该怎么安排他们,让他们玩得开心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周末见到几个朋友,说前段时间结伴去了威海看房。我闻言大惊.问,难道就是那个日日打电话骚扰我的威海某某公司吗?他们问.你说的是哪家?我惭愧道.因为短信电话不断.我基本上在对方说完“威海”两个字后不到一秒钟必挂电话.所以从来也没有听清楚过。”不过.用这种方式销售的楼盘,只怕不是那么靠得住,你们千万要要小心啊。”  相似文献   

6.
周礼 《成功之路》2012,(7):13-13
张欣是我一位朋友的儿子,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三、四岁时就能背诵唐诗宋词,并且还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玩积木时,别的孩子半天都拼不出来,而他三五下就能搞定;在数学方面,他更是有着过人的天赋,只要老师稍微点拔一下,他就能举一反三。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张欣都是人们夸奖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认识滕菲是很偶然的。我的一个朋友去她那儿办事,我正闲来无事就陪着去了。她公司的办公室很独特,大大的4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全部开敞,几个玻璃隔断也是光亮通透,一览无余。在现代化的办公风格之中却有一面灰砖的长长的展示墙。滕工说刚装修好,还没挂作品呢,但是我觉得这样也很好,有一种深深的怀旧情节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余毛毛 《秘书》2013,(6):24-25
"余主任人真好",今天又有两个来办事的人对我这么说,我听了心里有所触动,于是就用这句话作为文章的标题。虽有些自吹自擂的味道,但就像孩子喜欢把奖状挂在家里的墙上一样,我也想把这句话当作一张虚拟的奖状,贴在我人生的墙上。我在这个单位工作22年了,只得过一次先进。前些年  相似文献   

9.
《楼市》2013,(8):28
书里经常看到一些人,会好几国语言,见哪国人说哪国话,转换超自然。无奈本人没有语言天分,所以从未有此奢望。几年前去富阳朋友家里做客,喝了三四两白酒。朋友的妈妈在旁边笑着说话,我问朋友,是不是说我喝酒很厉害啊。朋友大惊,你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10.
咖啡沸腾了     
李嘉诚难得清闲,正在家里煮咖啡,准备喝完后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就在这个时候,三个电话打了进来,是三个不错的朋友向他推销保险,名目不同,内容却差不多。  相似文献   

11.
让陈玉劼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的春节,他邀请了20来个中国朋友来家里聚会、涮羊肉。“锅是从别人家借的,我记得当时连续三天,每天下班了就去超市买东西。”陈玉劫回忆,“后来客人走了,我一个人连续吃了两个礼拜的羊肉。”  相似文献   

12.
平时我和熟悉的朋友闲聊,有时聊着聊着就会情不自禁地问对方:“你家谁当家?”绝大部分的朋友家里都是太太当家,但是也有男同胞当家的。我最不愿意听别人说:“我家没人当家,我和丈夫的工资全都放在抽屉里,谁要用谁拿。”从这话中能透出两个信息:一是这个家庭“财务管理”混乱;二  相似文献   

13.
陈彤 《财会月刊》2010,(1):I0028-I0028
敏姐又趁休假。简单地收拾行囊,和几个朋友去了云南旅游。 35岁的敏姐是我们单位的业务骨干,也是我们科室的头儿。敏姐在家里更是能干,她的先生和宝贝儿子被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尤其是她的先生。因为能干的敏姐将家里治理得妥帖、安适,他工作得也很出色,成了“长字辈”。  相似文献   

14.
黄辉 《中国企业家》2003,(7):115-116
多从18年的海外生活总结了几条经验。其一,请欧美的朋友到家里吃饭时,饮料要丰盛,包括品位较高的葡萄酒等。但饭菜要从简,因为尤其是长年海外经历的欧美人品味不了“高档”的中国料理。记得在德国时,有一次请几个美国朋友吃饭,花了好几个小时做了小笼包,手都做麻了。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     
“在家里我可是一家之主,只要我喊一声‘拿热水来’,立刻就有一盆热水端到我的面前。”男人向朋友吹嘘道。 朋友十分羡慕:“那热水是干吗用的?” “哎呀,你不觉得用冷水洗碗很不舒服吗?”  相似文献   

16.
吴敏 《乡镇论坛》2014,(26):31-31
朋友阿华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家”,儿子自恃“富二代”,有爱攀比、乱花钱的毛病。阿华看在眼里,一直想找机会纠正儿子的坏毛病。一次,当儿子提出要更换新款复读机时,终于被阿华抓到了机会。阿华告诉儿子:“换个复读机要623元,不过家里只能给你出600元。” “余下的23元我上哪儿弄去?”儿子焦急地问。 阿华说:“别急,你不是也有双手吗?要靠你自己劳动挣。这个暑假,你在家里洗一天碗可得1元,擦一次地板可得1元。”  相似文献   

17.
悲壮的母爱     
罗暄 《乡镇论坛》2011,(9):14-14
我们家有4个孩子,父亲长年在外,工资也少得可怜,家里家外的一切,全靠母亲一人操劳。 那年夏天.被锁在家里的我领着弟弟妹妹闯了祸.年幼无知的我.竟然用家里杀虫的农药药蚂蚁。结果,毒死了一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  相似文献   

18.
迟到的爱     
我是学经济的,读书、看报每日必不可少。前段时间非典袭来,我躲在家里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心绪如麻,只好打电话与朋友聊天诉苦,朋友闻后,半开玩笑地说:“你这书虫,整日与书为伍,却也有读不进去的时候,这样吧,我订阅了一种杂志,肯定合你的胃口,不妨一读。”次日,朋友送来几册《内蒙古财会》,一再嘱咐我要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9.
霍达 《秘书工作》2012,(8):51-51
小时候,家里常挂一副对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几十年来,深感其是。中国人讲究“经世致用”,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然而,读了半辈子的书,却仍然不够用,写文章遇到捉摸不定的事,还要查书,不敢贸然下笔。比如,我在写《穆斯林的葬礼》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北京改名叫北平是哪一年?  相似文献   

20.
“钱嘛、纸嘛、挣嘛、花嘛!”一位陕西朋友的老爹,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几分戏噱,几分玩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