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非典阴影之下的企业里,笼罩着一种惶惑气氛,HR成为抵御危机、保护员工的一道屏障。此时,你有没有在老板被非典弄得焦头烂额时为他和企业多做一点事情呢?也许在危机中,你还能发现更多能发挥HR功用的新天地呢! 相似文献
4.
管理者要同时扮演救火员、啦啦队和心理辅导医生的角色,在面对危机时必须迅速作出判断;但是在和员工沟通时,却一定要耐着性子。决策是要化繁为简,但执行却是要化简为繁。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意外危机事件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世界500强企业成长过程中也无一例外地都经历过各种危机甚至灾难。谈到企业应对危机,“教训”似乎多于“经验”,但我们需要的就是“经验”,就是该“怎样去做”。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危机,力挽狂澜,变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转机,化干戈为玉帛,这可能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盛衰存亡。 相似文献
10.
营销“危机”——企业营销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言说得好,"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的市场潜藏着各种影响企业经营的危机事件.这些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给企业造成很大危害甚至导致企业彻底失败.如前几年在中国盛销一时的"三株"就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在市场上一蹶不振.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使竞争对手活动和消费者需求更加变幻莫测,危机发生的机率也就更高.如何认识与处理各种危机事件,往往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因素.处理得当,危机可能会促进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处理不当则可能带给企业和"三株"一样的失败命运.所以,笔者在这里郑重提出营销危机(marketing crisis)一词,希望企业用营销的观念与手段来应对危机.亦即,企业应该把整次危机事故当作一个营销项目,将危机视为营销对象,用营销的思想、观念、方法与手段来进行危机营销,力争将"危险"转化为"机会",借危机营销达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这应成为当前企业经营中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企业在经历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阶段之后,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企业利润损失“黑洞” 的存在决定了企业必须充分挖掘“第三利润源泉”——企业物流。本文从纵向企业物流的角度,分析并指出提升企业物流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逐步规范,企业盈不抵亏现象引起普通关注。一方面企业产值、销售额实实在在增加,企业利润和效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财税银部门却反映税收难征,财政困难,企业只贷不还;职工反映收入减少,生活困难。企业利润究竟流到了哪里?调查分析表明,主要有八个方面。一、管理不严流失了一块。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混乱,约束机制不强,是企业利润流失的大黑洞。如企业财务实行厂长一只笔,小到几元,大到成百上千万,全部一人说了算。而法人不懂财务,没有精力调查,没有人制约、监督,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不少企业正在向国际性企业转变。联想通过并购已将未来的赌注瞄准了海外;海尔在美国办厂,显示了市场转移的雄心,起步后即引起全球关注,被誉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中小企业品牌”;华为、中兴等在发展中国家也表现不俗,成为“来自东方的市场推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八大考验——王成荣透析企业“免疫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使中国一大批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对刚刚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迎战危机的思路应该以什么为起点?企业文化与企业抗风险能力是什么关系?在调整企业战略与策略的同时,企业文化应该实现怎样的变革?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王成荣教授,以下是他对上述问题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18.
经济生活波谲云诡。有的企业昨天还鲜为人知,今天已是风光无限;而有的企业正在高谈阔论,却已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从面上看,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并非都那么无能,可为什么总是达不到预定目的?为什么显得合理的战略反而招致了灾难?为什么以前不会出错的成功的组织突然间开始迷路了呢? 根据国外专家的一些分析,参照近些年国内企业的运作实例,笔者认为:在二个企业由盛转衰、荣极反辱的转折关头,实际上已有许多预示,危机的“信号灯”早已频频闪烁,只是这些企业的领导者缺少必要的警觉罢了。 哪些迹象预示着企业的危机将临,或者说企业…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