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WTO后过渡期的到来,我国将逐步取消汽车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并加大降低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价格竞争已退为市场竞争的次要手段,汽车品牌大战已正式展开,这使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成为了国人关注的焦点.我国汽车工业已有5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在轿车生产上至今仍然以组装外国产品为主.令人尴尬的事实向国人提出疑问: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是否应该并如何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汽车工业?在此,本文将主要针对乘用车领域就建立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必要性、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途径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经营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世界知名企业相比,我国汽车业在企业规模、产品技术、性能、质量、品牌价值、利润等方面与世界知名汽车品牌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树立自主品牌,发展和提升自主品牌已迫在眉睫。因此,我国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和打造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本文针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问题,结合相关理论,从自主品牌概念的诠释和界定入手,分析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经营现状分析,最后提出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品牌的重新洗牌和崛起阶段,国外汽车品牌不断冲击中国汽车市场,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汽车自主品牌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树立自主品牌.发展和提升自主品牌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品牌文化建设的角度,以期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和打造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提出可供借鉴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工业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当中国人对苏联汽车品牌耳熟能详时,中国的汽车业才蹒跚起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进入世界前三名.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品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汽车企业不仅在竞争力上存在着较弱的问题,在汽车的性能方面也有待提升。本文针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提升等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用国内的市场换取国外汽车制造的先进技术,培育出了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和第四大汽车生产市场,但是自主汽车品牌价值远远低于全球知名汽车品牌。自主汽车品牌的弱势地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近几年人们对品牌价值本身开始关注和思考,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国际化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从品牌命名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分析自主和国外汽车品牌命名来探析目前自主汽车品牌命名的症结。  相似文献   

7.
1886年,从世界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各国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汽车工业,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汽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并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蓝色星球上的人类的生活方式,汽车工业也成为各个国家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今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工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尤其是在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上显示出了更加蓬勃的发展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2007年4月21日,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举办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上,来自汽车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自主汽车品牌企业的掌舵者围绕自主创新这一主题,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与未来进行了探讨与对话。  相似文献   

8.
华晨汽车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社会,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由以产品,价格的竞争进入到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品牌竞争时代.本文立足我国汽车产业的基本现状,从国家及产业的角度分析华晨汽车品牌的发展战略选择,通过对华晨汽车品牌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潜在优势和外部威胁等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分删从技术策略、产品策略、品牌等略、市场等略和管理策略提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汽车的行业巨头都盯上了有发展前景的中国市场,有关中国的汽车品牌和合资品牌也相应地展开了竞争,都希望在中国的市场占领主导地位。而在汽车行业全球化的时代,我国汽车因为缺少自主性品牌,很有可能成为国际附庸的危险。所以,汽车自主品牌就成了我国汽车业的关键。本文从自主的概念,逐步分析了汽车行业自主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关于建设自主品牌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5):6-7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占据主要市场,品牌竞争逐渐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但目前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现状还不容乐观,企业品牌战略也走过一些弯路。本文谨以中国汽车市场典型国产品牌为例,对自主汽车品牌战略的发展变化通过实际案例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如:奇瑞、吉利、江淮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营销模式都有了一定的创新,也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是这些仅仅局限于国内低端市场,其出产量和市场份额与国外知名品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在外国汽车品牌充斥的市场分得一杯羹,扩大品牌知名度,走出中国、冲向世界,这与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推广密不可分。只有顺应汽车市场发展的潮流,不断改进和完善品牌推广策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才能赢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媒体以及相关方面开始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大量报道并展开了讨论。其中,2004年4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报组织召开的关于“自主开发、自主品牌”的中国汽车创新论坛,将这方面的讨论推向高潮。诚然,发展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是中国汽车界的一致声音,也是所有关心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各方人士的一致心愿。但是,关于自主品牌以及如何发展中国汤车工业自主品牌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明确并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与外资品牌的要素特征,如:市场份额占有情况、新产品研发、汽车安全、品牌定位、价格、知识产权等进行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就我国自主汽车品牌诸要素的发展路径和重点提出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经济也开始趋向于稳定的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以汽车行业为例,近些年我国很多自主品牌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涌入到市场当中,如何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会针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影响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从远古时候,我国的制车业就是一个集大成的手工业体系,世界上第一辆"车"、第一辆"计程车"、第一辆拥有自动导航系统的"车"均源自中国,我国古车以其优异的性能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到了现代,作为"中国创造"源动力的中国的汽车工业却已远远落在世界之后。进口车充斥着中国市场,合资车引领着车市的风云,而自主品牌的汽车却因为设计、工艺、技术、服务等种种的欠缺不受人关注,甚至不能得到国人自己的认可。自80年代起,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吉利、奇瑞作为自主品牌的先行者,已经开始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新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汽车工业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当中国人对苏联汽车品牌耳熟能详时,中国的汽车工业才刚刚起步.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它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崭露头角.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进入世  相似文献   

17.
汽车豪华品牌,提到这个概念,您脑海中首先出现的是哪个品牌?奥迪、奔驰、还是宝马?其实就品牌历史和文化沉淀来讲,这三个品牌并不是最豪华、最高贵的。与中国汽车市场的特殊性或者汽车企业本身特点种种因素有关,许多世界知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对于国人来说相当陌生。本期记者在北京二环拍摄了6个小时,街拍"非主流"豪华品牌汽车。  相似文献   

18.
今年汽车市场走势减缓,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困难。在此背景下,上海汽车销售企业部分老总集聚,分析车市形势。会上一位自主品牌汽车销售老总提出:韩国汽车市场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国产自主品牌车,他们的发展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有什么启示?韩国汽车工业的起步与发展,几乎与我国同步,但他们已经发展为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出口大国、汽车工业强国。笔者以为,韩国汽车发展对我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魏仁干 《现代商业》2012,(17):51-53
中国汽车市场排名虽然居于世界第一,但不是汽车品牌强国,自主品牌在技术力量较弱的情况下,利用文化的力量塑造品牌个性,是自主品牌突围的一个方向,本文针对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传统文化打造品牌个性的观点,提出基于消费者认同进行个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发现大型合资企业强市场势力的福利成本很大,而民族企业弱市场势力的福利成本很小,且产业福利成本呈增加态势,合资品牌的强势地位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势力的形成与构建.因此,我国汽车制造业亟待调整优化产业政策,大力培育自主汽车品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降低其福利成本.关键在于掌握核心技术,培育本土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集中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