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极其重要。当前,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一定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指导、加强社会实践与金融专业的结合指导、加强对实践活动的动态具体指导来提高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营销专业学生营销技能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目前高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对大学生实践活动不重视、实践教育体系不完整、社会实践所选课题与营销专业关联度弱、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短缺等问题。要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就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践,建立科学、完整的活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越来越急迫地想了解当今社会的情况,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的热衷于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学校也逐步重视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通常也会在寒暑假的时候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本文在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现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阐释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学生层面、高校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申屠珊 《云南金融》2011,(8Z):108-109
近年来,大学生越来越急迫地想了解当今社会的情况,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的热衷于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学校也逐步重视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通常也会在寒暑假的时候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本文在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现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阐释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学生层面、高校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常全  潘亮  安朝旺 《中国外资》2008,(12):266-267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显示出其强大的教育功能。本文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以及今后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设想,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及其重要地位,但是当前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进行合理的分析,对强化实践教育提出了一些措施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张吟梅  张吟松 《投资与合作》2011,(6):164-164,242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才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面对大学生日益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现代诚信教育观念的完善和自身诚信实践的加强,基础德育、人文素养、诚信实践教育的加强,诚信教育体系的完善,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大环境的形成等方面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深层次原因有来自社会和就业的压力、学校心理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误区、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提升大学生应对心理困惑能力的教育策略可以从意识策略、认知策略、学习策略、人格策略、实践策略等入手。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素质较高的群体,应该成为社会中诚实守信的楷模。当前,由于社会信用管理体制不健全,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信用危机,无疑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乃至对社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将对大学生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原因进行透视与剖析,并以育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探讨在校大学生信用评价和管理的模式,以促进大学生树立诚信观念、重铸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如诚信教育与社会现状相分离、诚信教育与知识教育相分离、诚信教育与学生主观能动性相分离等。造成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危机诱发大学生诚信缺失,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片面、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尽合理以及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合力未能形成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全过程;注重大学生诚信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道德教化与个体实践的结合;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本态度如何?调查结果认为要充分认识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艰巨性,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2.
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育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教育工作者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形式、组织的程序和原则是其发挥有效指导作用的前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而社会调查法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新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考试作弊、不偿还助学贷款、制造虚假履历、签约后爽约等诚信缺失的现象.这些现象正在侵蚀和扭曲着大学生的灵魂,损害着大学生的形象.针对这种情况,要从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构建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等方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4.
白玉洁 《中国外资》2010,(22):284-284
作为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总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们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理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并且依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建立起积极向上、切合实际的理想信念,这将成为大学生立志成长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霍晓萍 《中国外资》2009,(20):221-222
本文探讨大学生诚信缺失在学习、就业、经济等多方面的表现,解析社会价值观、诚信制度和家庭诚信等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深层原因,提出从法制、教师、制度、社会等组合层面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日益呈现多样化、超前化,与之相伴的非理性消费现象日益严重,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大众传媒的消费主义、家庭金钱观教育的缺失、高校理财教育的滞后均对大学生个体非理性消费产生较强的隐形强化作用,在应试教育占主导的社会环境下,高校负有给予大学生理财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如何提高大学生“财商”,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理财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大学生诚信缺失在学习、就业、经济等多方面的表现,解析社会价值观、诚信制度和家庭诚信等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深层原因,提出从法制、教师、制度、社会等组合层面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就业导引之下大学生社会性素质的缺失,成为高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相对薄弱的社会性素质现状,使得大学生社会学课程的设置成为一种必然.它不仅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而且是成功实现"去学校化"人生角色转换的第一推动力,有效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着手,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培育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的基地,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然而,现阶段的应试教育加剧了人才培养体制上人文精神培育的缺失,造成学生沾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文章结合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目前高等教育在人文教育上的缺失,浅谈积极开展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对预防当代大学生行为失范问题以及对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