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色生产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生产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产方式,由于在实践中产生显著的环境经济效果,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对绿色生产理论及其应用作了有益的分析和探讨,并对企业推行绿色生产的必要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邵先军  王德侠 《经济师》2010,(8):37-38,40
人类劳动如果盲目地改造自然使之适应自身的生产与发展需要,就会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威胁。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理论的核心是要求人类以劳动为媒介正确处理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互动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为我国走上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至今,经济危机理论林立,但并没有形成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经济危机都能进行合理解释的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文章主张回到马克思,在其建立的分工—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生产与消费失衡的逻辑链条上,结合财产权、财政权、货币权的宏观影响,对各种经济危机给出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诠释。马克思认为,分工产生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使生产与消费在时间、空间、主体上的脱节与失衡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他着重分析了对抗性的分配制度(财产权)如何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从而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文认为在分工高度发展,进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演化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的经济形态下,财产权、财政权、货币权的偏袒性政策以及它们的组合,会增强生产与消费失衡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并演绎出多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22,(1)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基于总体布局转化的动因,重新梳理总体布局转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意蕴,自觉地汲取中华民族自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辨传统。在把握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同时,将其作为促进人本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求总体布局转变的价值诉求更为清晰。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实现人口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保持劳动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与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相适应;有计划地调节人的生产必须要保证人口的增长和每年的平均消费量成比例的变化;劳动人口的素质要和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地区内的人们,形成特定的社会关系,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和主体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曹斌 《江南论坛》2012,(5):23-25
对于保护环境而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是保护的理由和方法不同。而研究企业各个生命周期的生态生产行为,离不开"人"的生态价值观的转变,这就要求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来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而不单单空洞地离开"人"而谈论"人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企业理论的发展史来考察,经济学中企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演化经济学等三个阶段。企业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由注重有形资源,进而发展为注重无形资源的阶段,最后达到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相结合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显示了把企业中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结合起来分析考察的趋势,这越来越接近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周生贤 《环境经济》2012,(10):10-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实现人口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保持劳动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与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相适应。基于中国国情,只有有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才能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思华 《当代财经》2005,(5):128-128
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就开始反思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谈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不足之处时认为: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对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讲得比较多些,这当然是对的。但对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需要讲得很少,就不对了。因此,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形成并成熟,并在政治层面上逐渐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学术界也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可持续发展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仍不完善,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认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脉络的梳理,将大大有助于我们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科的理解,并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不仅有其客观的性质要求,而且又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主要来自未来学、发展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和哲学  相似文献   

13.
钱峻峰  蒲勇健 《技术经济》2010,29(10):91-93
知识员工的特性使得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经济契约不能进行有效激励。本文建立了基于知识员工互惠性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新模型的最优委托-代理合约可给委托人带来比传统的委托-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绿色消费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是在我国却做得还不够.本文试图以国内外塑料袋的使用为例,阐述推广绿色消费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并借鉴各国政府对于使用塑料袋的管制措施,倡导消费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用塑料袋,以保护我们日渐沉重的地球.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和衡量标准的研究.是联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纽带。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度量方法和评价模型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研究发现以下几种理论模型具有进行区域评价的广泛应用价值,即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系统模糊模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从消费的本质看可持续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梅华 《经济问题》2001,18(3):51-53
消费本来是人类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过程,但一个世纪以来的人类消费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无偿掠夺的基础上的,结果使人类进入了自己为自己制造的陷阱之中。分析消费的本来涵义和产业社会消费的弊端,可持续消费将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政府管制理论对我国政府管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政府管制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简要介绍和评析了政府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集团利益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激励理论,提出了我国政府管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西双版纳勐养保护区跳坝河地区刀耕火种替代农业的发展,讨论了农民寻找持续发展路子,自觉进行自然保护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章玉贵 《财经研究》2007,33(2):70-79
文章结合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的演进,论述了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文章认为,比较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理论范式转换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理论的方法论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等。分析表明:中国经济理论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和改革开放形成的中外学术交流的背景下,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采用1998—2012年中国各区域及1971—2011年国际各国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区域及国际各国的生态效率,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在时间上存在较清晰的分界线,其影响作用在不断变迁;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下会对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作用;应结合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调整影响因素以达到提高生态效率的目标,单纯调整影响因素不一定能提高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