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化与翻译     
刘慧霞 《魅力中国》2013,(22):266-26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问题。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翻译作为一种语言行为.就必然要考虑文化这个因素;文化的异同一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翻译活动.另一方面翻译也促进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点翻译对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是最直接和直观的。旅游景点的翻译就是一种文化解码。好的景点翻译不仅能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对文化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以自贡市的旅游景点翻译为例,提出了两点促进自贡市旅游景点翻译中文化传播的建议,即有目的加入更多文化阐述;恰当增多中文音译。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共识的现象;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利用一种语言文字把另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确切而完善地重新表达出来的实践,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之所以能够成为成就卓著的翻译大家,正是源于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对中英文的精通,创作并翻译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化间性理念.本文通过列举《浮生六记》的主要译文事例,从文化间性这一角度对其翻译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自从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以来,不难发现人类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翻译史。尤其是西方,每一次人类思想史上的进步与发展无不伴随着翻译的身影与脚步。我国历史上的几次翻译高潮也带来了汉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融合。中国当代翻译应抓住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机遇,推动更广泛的交流,从而使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中国文化再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国际管理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企业文化就是一把手文化,是企业一把手将他的思想、观点、理念运用一系列的手段(如业校、刊物、文体活动、开会、培训等)全力灌输推行,使之渗透到企业组织运行过程和全体员工的心灵,形成企业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除此,我还认可一种说法: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宗教。我认为这其中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其一,以文化亲和力定取舍;其二,营造公平公正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陈红敏 《魅力中国》2014,(18):242-242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必然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的不同,导致其文化也千姿百态.表现出各种形式的差异。归化法和异化法是处理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两种策略。本文论述了归化法和异化法在翻译中的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8.
薛简 《魅力中国》2011,(14):274-274
电影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翻译界一直存在归化和异化之争。翻译时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的差异,结合电影翻译的特点,对影片中的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归化和异化。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第一种不必说了,第二第三种也都不是最高尚的,  相似文献   

10.
他只有中专文化程度。而且学的是中药,但他却喜欢上了翻译;数年的时间,他已发表译著19部,在国内翻译界获得很大名气,并成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他就是四川省简阳市的刘荣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小邦寡民”思想产生的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日趋解体,封建制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分封制日愈衰弱封建制得以确立,群雄并起列国纷争加剧;当时文化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礼乐文化正日趋衰落。而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老子“小邦寡民”的思想,第一是要紧密结合老子生活的历史文化环境;第二是要对老子思想进行通篇把握;第三就是要采取有效的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辜鸿铭在西学东渐的大浪潮中,热衷于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及向西方弘扬东方文化。他以一种文化包容的目光,看待中西文化利弊,希望在创造新文学的同时勿抛弃传统的文学;翻译是文化传播最直接且影响范围较广的一种交流方式,辜鸿铭将《论语》《中庸》《大学》等译成英文;他希望通过将中国的诗书典籍译介至西方,让世界了解中国真正的文明。因而辜鸿铭极力地维护传统文化即是个人追求的彰显,也是面对民族文化身陷困境的一种历史抉择。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学批评是一种新生的跨学科、跨文化的文学批评理论。它的主要任务是重审人类文化,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态批评认为,人类今天所面,艋的生态危机归咎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本文概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基督教文化;科学技术以及生态批评所提出的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是主张自由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和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后来的办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鉴的启示:第一,提倡教育独立;第二,提倡完全人格教育;坚持“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第四,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相似文献   

15.
谈翻译文化     
郭晓燕 《魅力中国》2014,(13):190-190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与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与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本文试以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切入点,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翻译及其文化与翻译三个方面论述了翻译文化。  相似文献   

16.
涂滨根爱出点子,“出思想,带队伍”是他一直坚持的工作信条; 涂滨根重视文化,从1993年上任至今,他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了“从梦开始,从零起步”的创业精神。他说“供销文化就是创造力”; 涂滨根步步为营,10多年间,他带领江西九江市供销社实现了从内部管理型到资产经营型再到社会运作型的“三级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相结合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探索了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一是以精神文化凝聚人;二是以制度文化激励人;三是以知识文化提高人;四是以活动文化陶冶人。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与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也是一种作用于语族之间的文化动力。商标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也是两种目标语的民族文化的交融。本文揭示了商标语与文化的深刻关联,并针对这些关联,相应地提出一些在翻译中适当的方法手段,以使译文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习惯。  相似文献   

19.
张琪  裘屾 《魅力中国》2014,(6):105-106
自文化学派及其“文化转向”的翻译思想形成以来,学术界对其争论不休。以巴斯奈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因其研究跳出了语言学研究的框囿,成为当今译论研究的主角,然而,文化学派的翻译观却有其自身无法逾越的局限。“文化转向”这一思想过度强调了文本外诸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作用,其研究重心从语言研究转移到文化研究上,最终没有形成普遍的翻译理论以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作为一部中国的传世之作,迄今已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在这部作品中,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从明清到现在,有关《西游记》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关于它的翻译也有很多的版本。每一种译本所包含的有关对于《西游记》的理解都有所不同,翻译所带来的内容和思想的保留和缺失程度也大有不同。本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进行阐释,结合詹纳尔的Journey to the West 在翻译《西游记》中对于“心”主题的翻译,分析这一译本中对于“心”的翻译缺失和保留的现象。文章旨在通过分析这一译本来揭示出在翻译活动中由于不同文化而造成的内容和思想丢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