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法刻画和跟踪了全球生产网络中知识流动的价值贡献,并分析了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一步从吸收能力和“多链融合”视角探究了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影响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是构成无形资产价值链的主要部分,2000~2014年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份额呈现以2008年和2012年为拐点的先降低后波动再上升的趋势;制造业部门技术含量越高,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的份额越大。第二,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创新绩效,特别是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和高技术制造业部门。第三,在全球无形资产价值链发展的同时,保证对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吸收利用、全球非无形资产价值链的同步发展、国内价值链的强大和全球供应链的碎片化,更能有效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文章从全球生产网络的创新资源配置优化视角,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土产业发现并利用产业技术能力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性创新机会,以低端破坏进入主流市场,颠覆行业竞争规则,取代原有技术成为新的行业标准,从而推动本土产业升级和技术跨越.本文以深圳手机产业为例,研究本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和发展的特征、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以产品内分工和全球生产网络为基础,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产生并发展起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将其定义为,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国企业网络组织,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GVC治理是GVC的核心,指价值链中权力拥有者协调和组织分散于各地的价值创造活动的管理行为(Gereffi,2002), 相似文献
5.
6.
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说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制造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国际化生产标准)、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对价值链升级带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相似文献
8.
全球价值链(GVC)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直接反映了其综合经济贸易实力的强弱。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与转型的重要阶段,论文探讨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战略推动中国全球价值链位次提高,使其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并针对科技创新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必须的政策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概念、类型、治理和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等方面,而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影响、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升级产业的动力机制及产业集群升级的途径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问题,对研究我国产业提升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在简要介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两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此外,本文也指出了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全球价值链研究的概况,着重介绍了此方面全球研究的两大中心所取得的成果。针对目前:一是发展中国家在此方面的研究参与不够,二是其侧重点在“外部”联系的分析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展望,指出“内外分析”结合起来分析需要的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伴随世界经济增长下降的是世界贸易的萎缩,导致贸易崩溃的根由就在于全球价值链对贸易的影响,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新兴国家自然也深受其害,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反成为衰退的导火索。本文从理论角度对全球价值链重构问题进行了考察,全球价值链起因于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些因素已有较大变化,全球价值链出现了重构的倾向。价值链中贸易供应的分散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成本、"再工业化"、技术、新兴经济体、需求五方面分析了价值链重构的动因,并指出价值链重构可能的两种方式———水平重构与垂直重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审视全球化进程中汽车企业的组织行为及利益格局。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形成和演变的最终推动力,同时也是导致全球价值链中汽车企业的绩效显著差别的根本原因。研究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实现升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地位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价值链具有源自于整合各个价值生产环节比较优势企业的系统性竞争力。这种系统竞争力主要为领导企业所拥有。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属地位决定了企业竞争力不足。要提升嵌入企业的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价值链地位,这是通过推动嵌入产业的升级实现的。特定层次的产业升级,都对应着一定的企业价值链地位和企业竞争力。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价值链嵌入产业的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作者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中两个类型的全球商品链进行了补充,将两类商品链扩大为三个类型的商品链。这一结论有助于我国制定更细致更符合产业实际的外资政策。论文指出,在三角生产关系条件下,以投资自由化政策放任NICs对我国进行FDI是不正确的。论文指出发展中大国进行重要产业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合理性,并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借鉴,认为我国仍需跨越传统的产业思维以便今后全面和真正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论文还把前人的6+1修正为7+1。 相似文献
16.
17.
《特区经济》2019,(7)
全球价值链如何影响劳动收入?本文围绕着这一问题,使用价值链劳动收入模型,并采用WIOD数据库进行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生产者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全球价值链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劳动收入的提高;第二,劳动力市场竞争和贸易困难程度的提高不利于人均劳动收入的提高;第三,越上游的产业给予高技术劳动力的人均劳动收入更高。以上结果给予如下启示:首先,对劳动者而言,如果要提高劳动收入,应提高生产者的生产力、全球价值链专业化水平、市场的贸易自由程度和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拥挤程度;其次,如果要提高高等技术劳动力的收入,除按上述方法调控外,还应鼓励其从事更上游的行业;最后,应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使其成为能够生产和创造高特异性产品的高技术人员才。 相似文献
18.
19.
《世界经济研究》2019,(2)
文章在考虑全球价值链(GVC)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模型,评估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忽视GVC因素会导致出口贸易整体的汇率传递率低估7. 9%,汇率弹性高估15. 1%,电子信息和机械设备两个行业的汇率弹性高估30%以上。尽管GVC后向联系主导出口贸易的汇率传导机制,但前向联系在个别行业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并且随着制造业的价值链提升而趋于增强。GVC联系的行业差异和国别差异导致出口贸易弹性表现出鲜明的行业特征和国别特征,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行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和出口市场结构的多元化调整。主要货币汇率的非对称变动虽然有利于中国出口总量的规模扩张,却不利于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全球价值链理论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等方面对雅戈尔的“垂直”超级价值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它在全球价值链整合下的问题及其战略对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雅戈尔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整合,不断优化其产业链,积极抢占全球价值链中关键环节,从而将市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