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披露,高送转的大戏也接连上演.备受投资者追捧的高送转,在其光鲜的背后却暗藏着陷阱.该文以今年“分红第一股”的东方国信为例,具体分析了到底是谁从上市公司高送转的行为中获得超额收益,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谢德仁  崔宸瑜  廖珂 《金融研究》2016,437(11):158-173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有决策权的内部人股票减持和公司“高送转”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在较好解决因果互逆的内生性问题和修正内部人减持的变量度量误差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内部人有意识地通过高送转进行市值管理以增大其减持收益,即“高送转”是内部人减持的“谋定后动”,且内部人的这一自利动机对公司的送转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的实证发现有助于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高送转”的深层动因,同时也为监管层治理“高送转”乱象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高送转"分配方式一直受到上市公司的关注,也引来不少研究学者对于"高送转"相关问题的研究。各派学者对于同一问题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本文从"高送转"的行为动因、带来的市场反应等方面对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规划。  相似文献   

4.
高送转预案公告发布前,高送转股票具有显著的累计正收益,因此预测高送转股票对于投资具有重要意义。高送转股票的预测是分类预测问题,本文利用上市公司三季度财报数据,采用3种集成学习算法:由K-近邻算法、决策树以及加lasso惩罚项的逻辑斯蒂回归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组合"模型,经典的集成学习算法——Ada Boost算法以及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建模。本文采用准确率以及G-mean作为模型评价标准,结果显示:"组合"模型的准确率最高,随机森林和"组合"模型的G-mean表现相当,均优于adaboost算法。由于每年高送转股票所占比例小于50%,数据可以看成是非平衡数据,为了改善"组合"模型较差的召回率,本文采用K-Means聚类的欠抽样方法,将此方法用在"组合"模型上,效果显著。最后分别对上面三种模型预测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并以HS300指数做基准。结果显示:"组合"模型预测得到的高送转股票组合表现优于另外两种集成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送转题材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但是对高送转股票的预测模型多采用主观性较强的打分排序法。本文深入分析了各主要因素对高送转行为的影响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年报高送转股票的预测模型,并用2009~2015年高送转股票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显示,模型正确率在55%以上,预测准确度最高可达80.91%。  相似文献   

6.
邓海燕 《理财》2011,(4):45
每到年报如火如荼披露之时,高送转概念都会成为市场热点之一。今年与往年却有所不同,虽然也有一些高送转股一度崛起,但"见光死"之多,实属罕见。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市场中掘金高送转概念,必须认清形势,把握行情脉搏,不可盲目出击,需掌握以下策略:提前潜伏怎样才能避免在投资高送转概念时成为最后的接棒者呢?笔者认为,散户之所以容易成为最后的接棒者,一是因为散户没有信息优势,二是因为每年炒作高送转概念具体的侧重点不同,散户有时候很难把握变化的节奏。总的来说,今年的主题是"三高一新"。"新"是指次新股,今年次新股送转特  相似文献   

7.
2009年,创业板推出之后,高送转股票的数量急剧增加。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推出10送转10及以上的高送转方案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公告日前15天和公告日后15天为事件窗口,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高送转预案公布日事件前后股票收益率的异常波动。结果表明:高送转股票在预案公布日之前存在显著的正超额收益率。布局高送转股票的最佳时机为预案公布日前7个交易日,风险最小,收益最大;而预案公布日之后,投资风险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8.
张凡 《证券导刊》2010,(3):21-21
考虑到经济复苏预期及中小板所具有的成长性特征,高送转概念有望继续走强。但股本扩张的动力来自于其自身的成长速度,投资者在参与中小板机会的同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公司的成长性上。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投资者对高送转行情有很强的期待,对相关个股的走势也非常关注。作为基民,他们更关心的是基金在高送转行情中的业绩表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A股市场中,高送转公司在年报推出前后的市场表现总是让人惊叹。我国现有的融资结构、缺乏长期投资理念、不合理的投资者结构条件下,不论是在弱市市道,还是在涨升环境中,通过投资高送转公司而获得盈利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我国特殊的市场结构和融资环境使企业更愿意选择股权融资方式,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冲动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高送转公司而获得丰厚收益的机会,投资者喜欢股票分红的偏好与上市公司股本扩张进而扩大再融资规模两者之间在A股市场上实现了有效的良性互动。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前后关注有业绩支撵的高送转股,将获得确定性的盈利机会。  相似文献   

11.
笔者每年都要对大比例股票分红(i0送转10及以上)的上市公司在当年的市场表现进行一次详细的统计,多年的统计显示,高比例股票分红的公司始终是市场上投资者追捧的对象,其股价走势总体上强于大盘的走势。  相似文献   

12.
股票送转、异常收益和管理层持股比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股市的股票送股、转增(以下简称"送转")往往能够带来异常收益,本文使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1999年到2010年的股票送转相关的数据,在同、异方差的假设、按照送转比例和现金红利比例划分不同子样本以及考虑到信息提前泄露而重新定义事件日的情况下,一致的发现了异常收益①的存在,而现金红利会减少送转事件带来的异常收益。本文进一步探究这种异常收益的来源,发现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会正向显著地影响异常收益,并且这种影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存在。本文还使用了工具变量,因此克服了可能存在的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内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高送转是陷阱还是馅饼,关系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A股市场高送转预案公告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板块不同送转比例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所有股票在高送转预案公告前后,均存在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但并不存在显著的板块差异;累计超额收益主要产生于高送转预案披露前;上市公司高送转给普通投资者的大概率不是馅饼,而是陷阱。本文结论为监管层出台相关规范高送转行为和内部人减持行为的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王紫 《中国金融家》2012,(4):123-124
在A股市场上,“高送转”(即每10股送转5股以上)往往被投资者理解为重大利好,是股价上涨一支有效的催化剂。每年一季度,正值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高峰,也是高送转概念股活跃之时。据多位券商研究员统计,近十年来,年报高送转股票在前半年均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面对高额利益的诱惑,追逐高送转概念股几乎成为众多投资者在一季度的炒作惯例。但纵观今年的高送转行情,记者发现与往年却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5.
王珂 《证券导刊》2009,(39):51-53
从估值来看,综合A股自身的估值水平、A-H溢价的分析,当前市场的上涨效应逐渐显现,四季度A股将在业绩高增长和估值修复的推动下上行并有望再度改写年内新高。  相似文献   

16.
沪深两市从去年10月份以来开始进行调整,至今已近半年之久,调整幅度高达40%以上,沪市从最高的6124点,直跌到3516点,整整跌去了2600余点。一大批个股股价被  相似文献   

17.
股票     
证监会:警惕高送转概念炒作风险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4月5日表示,已有部分"高送转"公司因涉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被立案调查,  相似文献   

18.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根本途径,然而基于数字游戏的"高送转"乱象却长期充斥我国资本市场。本文以定向增发作为研究A股"高送转"现象的切入点,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的新股解禁期附近推出"高送转"的频率显著提高,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迎合参与定向增发的外部投资者,帮助外部投资者进行股票减持,是一种动机异化的机会主义股利分配行为;通过定向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如果在定向增发后进行了"高送转",这些公司相比于未进行"高送转"的上市公司业绩更差、关联交易更频繁、大股东占款更高、盈余管理更激进、投资效率更低,这些发现意味着"高送转"现象的存在削弱了外部投资者发挥积极参与、积极治理功能的良性机制。本文为监管机构近期加强对"高送转"乱象的监管力度提供了经验证据,也支持了新修订的《证券法》中拟明确现金分红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赵红霞 《金融博览》2014,(24):57-58
进入11月,一年一度的年报"高送转"行情慢慢拉开了序幕。与中报"高送转"行情大多"短、平、快"不同,年报"高送转"行情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从11月、12月一直持续到1月、2月、3月,且能走出一波比较大的上涨行情。近几年,随着标的股票数量的不断增多,"高送转"行情已成为A股市场每年必炒的概念之一。即使在送转数目较低的2012年和2013年,A股市场每年依然有300只左右的"高送转"标的,相比2010年前,几近翻倍。同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