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房价下中国公租房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房价从2004年开始就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房价不断上涨已经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中明确指出中国的住房保障以"住有所居"为目标,即每个人都能有房子住,而不是"居者有其产"或"居有其所",并非强调每个人都要有自己房屋的房产,而是要有稳定的居所。在201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公共租赁房"。为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是加快租赁市场建设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陈汉新 《经济师》2007,(3):203-203
文章主要分析了城镇住房新情况,探讨解决城镇住房的新途径,针对低收入家庭要求降低经济适用房的房价、界于富裕层和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夹心层”群体要求改善住房条件、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突出的三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搞好成本控制,抓好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以降低房价;建设“限价房”,破解“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创新城镇住房制度;实行房籍制度“松绑”,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完善城镇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3.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推动了地方探索和发展公共租赁房这一住房保障的新模式来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凸显了国家保障体系同时面向非低收入群体着力的理念转变,标志着中国的住房保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作为调整住房结构的重要举措,首先需要满足其融资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租赁住房的融资方式单一以及融资渠道不畅已成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的运行特征,采取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渠道来满足其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房价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保障房逐渐成为一个高频词汇。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解决住房问题上被人们寄予厚望。本文就旨在以主要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为参考,来分析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汲取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发展廉租房、弱化发展经济适用房、取消限价房、建立完善的住房租赁制度、解决住房"夹心层"问题、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和加快住房法制化建设等相应的解决和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住房供需关系入手,以适宜房价收入比为约束,运用利润空间拟合供需函数,模拟房屋交易最优供给与价格,分析了北京市住房供应现状,并且核算了保障性住房受益群体的平均家庭总收入范围。以2013年的北京市保障房供应量,2011年的居住人口计算,若单依靠政府供应保障性住房,仅解决户籍内人口的住房问题就需要至少10年,若考虑暂住人口要全面解决住房问题需要时间至少翻一番,所以政府增加房屋的有效供给成为当下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本文的建议是:北京市应大量供应保障性住房,暂时实施只租不售的住房政策,快速解决住房需求;在保障供给的前提下,为缓解资金压力,可逐步出售廉租房,出售价格可基于利润空间模型模拟,这样能有效防止出现大量"夹心层"。住房总供给量越高,廉租房的交易价格与商品房的交易价格差距越小,当二者相等时,政府无需再提供保障房,住房市场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余数  李凯 《生产力研究》2011,(5):149-152
文章研究目的:借鉴俄罗斯经验,为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青年群体的住房保障机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俄罗斯针对青年家庭制定的住房保障措施对我国有借鉴作用,其中,打破原有单一的保障模式,适时制定针对特殊群体的住房保障措施尤其值得思考;(2)我国应尽快制定住房保障规划,利用政府、私人和银行三方资金帮助青年家庭获得住房;(3)认为青年住房问题是解决"夹心层"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双轨制"下的住房保障体系的确立,使早日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成为可能.公租房有别于廉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让"夹心层"看到了希望.昆明市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努力改善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毕业大学生的居住条件,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吸引人才来昆明发展,有利于形成"有序"的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8.
“双轨制”下的住房保障体系的确立,使早日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成为可能。公租房有别于廉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让“夹心层”看到了希望。昆明市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努力改善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毕业大学生的居住条件,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吸引人才来昆明发展,有利于形成“有序”的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9.
张凤青 《现代经济信息》2012,(3):314-315,328
公租房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保障性住房,能有效地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自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出台,各城市积极开展公租房的建设。如今试点城市北京、重庆等首批公租房的投放工作早已展开,却遭"冷场",那么真正影响公租房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呢?本文通过对武汉洪山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影响公租房需求的因素,探索其需求函数,以期对公租房的建设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住房制度改革对于解决好住房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住房制度自1988年全国性住房改革以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和社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坚决打击住房投机行为,适时转变住房上涨预期以及培养“以租代购”的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  相似文献   

12.
住房商品化是为解决与改善劳动者的居住条件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经济、社会问题。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住房商品化同时劳动力也出现商品化进程。住房作为特殊的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下,在改革的过程中,劳动力再生产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没有被较好地兼顾。劳动力商品化与住房的商品化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悖论,这些悖论也是当下中国住房问题的主要根源。应从劳动力商品化和再生产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劳动者的住房问题,将住房问题纳入社会生产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公租房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公租房建设的全面开展,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拓宽公租房融资渠道、引进合适的融资工具、改变公租房融资现状,是解决公租房建设资金问题的关键。本文在对我国公租房融资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ABS融资模式的涵义及运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ABS模式应用到公租房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公共住房是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保障性住房,住宅产业化是发展趋势。现在中国却在政府大力倡导建设公共住房之时,提出用住宅产业化可以解决公共住房面临的问题,探讨应用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难点。给出公共住房实施住宅产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解决好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住房政策的主体目标。本文将介绍国际住房保障制度的先进经验,以此谈谈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住房问题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又是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政治问题,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一环。要不断完善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积极探索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制度;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切实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着力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若单纯依靠政府供应保障性住房,仅解决北京市户籍内人口的住房问题就需要至少10年,如果考虑暂住人口的住房需求,那么全面解决住房问题的时间将至少翻一番。因此,构建多渠道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是解决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问题的关键。对此,应科学衡量保障性住房相关指标,并以此确定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规模;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渠道,严格管理土地出让收益;促进和规范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发展,盘活存量房;实施只租不售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建立和完善动态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住房特别是城镇住房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研讨有关中国住房发展的重要问题,分析中国住房发展趋势,预测中国住房发展的未来走势,十分必要,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关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下面我想从国家安全发展战略角度,谈谈对我国住房问题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非营利住房组织是欧洲国家住房制度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各国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对住房合作社和住房协会两种非盈利住房组织发展情况的分析,归纳总结其基本发展经验,有利于拓宽我国住房体系建设思路。培育非营利住房组织对于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打破房地产企业的垄断、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借鉴欧洲国家非营利住房组织的发展经验,构建我国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20.
鉴于目前对中国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缺乏历史发展脉络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数据的挖掘、相关政策的梳理、大规模调查的分析以及逻辑推演,回顾了1978—2011年以来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发展历程。虽然不同的学者和政府部门采用的调查方法存在着差异,但是却仍然可以反映出不同阶段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共性。研究发现,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发展阶段,与中国城镇住房市场的发展阶段更为一致,而不是与中国农民工群体发展的阶段更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