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孟萌 《时代经贸》2009,(11):205-205,201
对定作人指示过失责任我国民事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我国民事侵权理论研究相对来说亦比较薄弱。直到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院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才明确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2.
《侵权责任法》已于2009年12月26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是我国法律中第一次明确精神损害赔偿。这个规定把精神损害赔偿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上,侵害人身权益就包括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财产权。这一规定使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郭晖 《经济论坛》2012,(3):142-14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司法实践中出现大量这类案件,由于第三人的行为对受害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受害人间接要求与之有特定关系的经营者赔偿.对于此类案件早期都是通过合同关系来解决,后来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之后,专门针对这种损害人身的侵权行为加以规定,开始从侵权领域解决这个问题.《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为这类案子在侵权领域的解决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对于这种从最初的合同法保护转向侵权法的保障方式,欣喜之余也同样发现在规制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对于该条的理解与适用具有更深层次的作用.深入理解该条规定应适用的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该法律条款.  相似文献   

5.
王海力 《经济研究导刊》2012,(4):263-264,277
在责任人不明的情况下,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中的受害人要承担怎样的风险?在抛物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侵权责任应如何认定?通过国外事实自证原则,在责任人不明确下的适用情况。和《侵权中责任法》中的第87条进行比较,来说明第87条的合理性和正义性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赔偿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事故赔偿解释》)等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章的实施出台,不仅昭示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治之春已经到来,也为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和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更为明确、权威的法律依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采用何种归责原则,事关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益及普遍公众的公共利益.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领域的适用打破了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公共利益的平衡,影响了知识产权制度平衡机制的正常运转,歪曲了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本意,束缚了一般民事主体创造知识产品的热情.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有其天然的弊端和不足,而TRIPS协议第45条也并未将该原则作为一般原则来对待,即便按照民法学方法分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也不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8.
张晓 《经济研究导刊》2022,(35):158-160
企业涉及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关键环节是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归责原则的适用影响案件的整体判断。因此,从合规视角出发论述知识产权侵权归责,提出明确停止侵权适用区分归责原则、建立无过错以许可费代替停止侵权的普遍规则、建立知识产权合规免责、减轻责任规则的观点,以利于解决归责设计与民法体系不融合、没有考量知识产权本质特征以及侵权人主观心态导致的“贯标企业”侵权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9.
《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利用网络实施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则.如何理解、解释该条的规则,关系到如何协调言论自由、互联网技术健康发展和民事主体权益保护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法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其含义.  相似文献   

10.
工伤事故适用工伤保险待遇救济还是侵权损害赔偿救济的问题,立法不明,司法不一.针对此问题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第12条作出了规定,但法学界认为仍有漏洞.本文阐述了产生这一竞合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工伤保险发源于民事侵权赔偿制度,工伤事故的复合性是引起责任竞合的导火索.分析了协调竞合的各种途径,包括利用现存法条协调竞合、 学者们的制度构想和国外协调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1.
数人环境污染侵权是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现象,但长久以来又是法学研究和法律纠纷处理实务中的难点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对此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因此不同人从不同利益主体的角度考虑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2009年底出台的《侵权责任法》终于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较为明确和细致的规定,对于促进此类案件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伟昌 《经济师》2008,(9):83-84
随着商业秘密技术价值的提升,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着诸如商业秘密侵权行为范围过窄、侵权行为认定模糊、侵权赔偿额计算标准不确定等问题。据此,文章在认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基础上,提出应合理、适当放宽商业秘密侵权认定范围、明确其认定标准,细化商业秘密侵权赔偿额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夫妻侵权行为,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其配偶合法权利,并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方面遭受到直接损害的一种侵权行为。由于侵权人与受害人之间为夫妻关系,夫妻侵权与一般侵权行相较而言具有一些特殊性。我国《婚姻法》针对夫妻侵权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但存在适用范围界定不清、适用情形过窄,排除了混合过错及第三者的适用,排除了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等缺陷。今后在《婚姻法》修改时应明确离婚损害赔偿也适用于协议离婚,并扩大使用范围,引入夫妻共同财产强制终止制度。  相似文献   

14.
食品侵权的潜在损害是食品侵权中的新难题之一,也是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潜在损害实行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美国有毒物质侵权医疗检查费的适用,给我们提供了借鉴。该医疗检查费主要针对目前损害没有表现出来的受害人,由于侵权人的过失暴露于有毒物质下,对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害主张医疗费用的赔偿。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的适用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符合侵权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更加全面地保护了受害人的民事权利,维护了民法的公平正义。我国在具体实施中,要明确其适用的具体条件,设立公益机构以帮助受害人进行举证,并且通过基金方式实现对受害人的赔偿。  相似文献   

15.
2009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并于3月5日起施行.此司法解释第三条将承运人无单放货应承担的责任规定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学界,对承运人无单放货应承担的责任存在着违约说、侵权说和竞合说三种不同学说,最高人民法院自身对此的定性也经历了侵权--违约与侵权并存--违约--违约与侵权竞合四个时期.结合此项规定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种损害赔偿,尤其是产品质量侵权方面的赔偿案件在逐年增多.产品质量侵权属特殊侵权.它与一般侵权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侵权,是指行为人的行为直接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必须具有主观过错和责任能力以及行为的违法性和造威损害的事实存在;特殊侵权,是指行为人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不需要完全具备一般侵权的成立要件,法律对此类侵权责任构成一般都有特别规定.产品质量侵权与一般侵权相比有较大区别尤其在举证责任分配方面,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针对同样的质量经权问题也往往作出结果截然不同的判决.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论述了笔者在产品质量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依法到底该如何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法制的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步增强,作者针对<侵权责任法(草案)>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医疗纠纷的"过错责任原则",适用"推定过错责任",即我们常说的"举证责任倒置"作一些肤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是否能够适用《消法》进行赔偿是存在争议的,但全国已有多家法院适用《消法》进行赔偿。在浙江省司法实践中,已经确认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乘客可以选择适用《消法》进行赔偿。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诉讼的方式保障自身的利益,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由于法律没有对赔偿项目标准进行细化,因此法官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另外,对于第三人不法侵害这种特殊情形,法院处理方式也不同。其实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已经有明确的结论,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6条第2款规定进行类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挂靠经营、违法转包、非法分包是我国建筑市场长期并存的三大痼疾.为了解决多年以来各地法院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隶件时,对一些法律问题在具体适用上理解和认定不统一,没有统一标准尺度和操作规范,为体现人民法院司法的公正性、统一性和审判的效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清理工程拖欠款和农民工工资提供司法保障,2005年1月1日颁布实施最高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这是我国立法首次将这三方面问题集中归纳阐述,并明确了法律后果.以下就上述三种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法律后果和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难点问题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不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即不论当事人在主观上有没有过错,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通过对无过错责任发展沿革及产生的利弊分析,着重研究无过错责任的损害赔偿。在比较法上,常有最高赔偿额的限制,以免无过错者的责任过重。中国《侵权责任法》第77条规定,"承担高度危险责任,法律规定赔偿限额的,依照其规定。"目前,中国在铁路损害、航空损害、民用核设施损害等三个领域有相关的赔偿限额规定,但其效力状况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