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期、试点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具有各自的经验教训。当前利用可转债融资在公司特性、行业选择和发行时机方面存在误区,基于经济理性假设,不同类别的公司以及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市场状况以及融资成本来选择是否采用可转债融资。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机入手,对适合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和时机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卢春  杨永学 《经济视角》2003,(12):51-52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发布实行以来,已有许多的上市公司宣布了可转换债券发行计划并获得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继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之后的重要金融品种,上市公司可转债正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对公司融资的影响 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上市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能够使上市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从资本成本和资金使用效率两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效率进行了探讨。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出发,采用资本分割法创立了衡量可转债资本成本的模型。同时选用两配对样本的iWlcoxon符号秩检验,作为判断上市公司可转债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的评价方法。在按一定标准选取了样本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可转债的资本成本及其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验证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可转债的资本成本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并未改善公司的业绩,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后资金使用效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我国2000-2003年间22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发行前1年到发行后1年的三个反映业绩的财务指标中位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若干因素与这些业绩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可转债融资效果不佳除了企业方面的原因外,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中国证券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强也是重要原因。根据研究结论,政府在政策上应做一些调整,适度降低发行可转债的资产额度的下限,加强对公司的财务监管,公司也应更好地设计可转债融资制度,以提高可转债融资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由于具有股权和债权的双重特性而成为公司再融资的重要工具。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进行筹资,对解决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证券投资品种匮乏、股权融资比例过高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慧煜 《经济师》2004,(6):107-108
研究我国可转换债券 ,有利于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和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可转换债券发行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款的设计是否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发行条款的设计主要包括票面利率、转换价格、赎回条款的设计。文章分析了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设计的不足 ,并就完善转换价格和赎回条款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公告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和原因,事件研究的结果发现发行公告具有显著的正价格效应。该结论与英、美市场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反,而类似于日本与荷兰市场的情况。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行公告的价格正效应不能由在美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证实的逆向选择理论中的信息传递机制来解释。本文在提出解释的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并存的股权结构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关于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几种主要模型对于公司特征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的预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8.
郎银 《经济论坛》1998,(24):19-19
可转换债券是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创新品种,70年代末开始在欧美发达的金融市场上流行,目前在香港已成为热门的投资品种。自1996年5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第6次会议提出“选择有条件的股份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以后,可转换债券即刻成为国内股票市场的热炒题材...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偏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1—2004年相关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流通股比重和每股净资产值五个变量,对公司是否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他三个变量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对可转换债券的选择基本上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为核心建立一个简化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计算出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并与市场上交易的证券价格进行对比分析,以对投资者提供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11.
可转换债券是一把双刃剑,为避免众多上市公司出于对资金的强烈欲望,而盲目跟风发行可转换债券,有必要引导上市公司正确、合理运用这种融资工具.本文选择融资决策影响因素作为着眼点,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永 《时代经贸》2010,(4):188-189
可转换债券是一把双刃剑,为避免众多上市公司出于对资金的强烈欲望,而盲目跟风发行可转换债券,有必要引导上市公司正确、合理运用这种融资工具。本文选择融资决策影响因素作为着眼点,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债券自产生一个多世纪以来,已成为西方资本市场上重要的融资工具,近20年更是取得了飞速发展。国际学术界对可转换债券这种衍生金融工具一直较为关注,对有关公司为什么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理论研究主要从公司融资过程中投资者与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着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了资产替代假说、连续融资假说、后门权益融资假说和风险评估假说等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4.
15.
褚昊 《经济师》2009,(11):85-88
文章在对可转换债券与股票理论关系、相互影响机制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VAR、GARCH等计量经济学和时间序列方法对两个市场存在的动态传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序列的条件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表明两个市场对共同信息的反应速度及收益率变化程度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16.
走近可转换债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图耀  袁彪 《经济论坛》2003,(6):6-6,11
一、可转换债券及其本质特征可转换债券是指债券持有者可在一定时期内,将债券兑换成预定数目的公司股票的债券,通常为定息债券,但票面利率比普通债券低。就其本质而言,可转换债券是公司的债券和股票期权的组合体,兼备债券属性和期权属性。一方面,它赋予投资者一种选择权,即在规定期限内,若发行公司经营业绩好、股价上涨,投资者可选择按预定价格将手中持有的债券转换成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可获得较高的风险回报,当然,他们也可放弃这种转换权利,任何公司都不得强制投资者进行转换,另一方面,它具有明显的债券特征,这体现在它附…  相似文献   

17.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收益,利机会和价格变动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可转债与股票之间的套利空间作了详细分析,并考虑了交易成本和结算规则的影响,据此指出我国证券市场的可转债价格基本符合与股价的理论关系,不存在持续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利息收益也不具备投资价值,价格变动收益才是可转债的投资价值所在,应以投资股票的思路来选择可转债的投资对象与时机。  相似文献   

19.
邹小Peng  李丽 《经济师》2002,(9):125-126
2001年4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这是继1997年发布《可转换债券实施较行办法》后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接纳了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可转换债券有人在公司中的地位特殊,既不同于股东,也不同于普通债券持有人,其权利极易受到侵害,所以文章重点讨论了在各种情况下对可转换债券持有人的保护问题,以求对可转换债券在立法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的最优决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入手,研究可转债发行后,发行公司在行使调整转股价格的权利和赎回的权利时的决策目标和最优决策行为.分析表明,发行公司的决策目标是以尽可能高的转股价格尽可能早地实现转股,除非面临回售的压力,公司不会主动调整转股价格,调整的幅度仅以保证回售日投资者不回售为限.只要满足赎回条件,公司通常会行使赎回权,以便实现强制性转股,实现尽可能早转股的决策目标.本文得到的5个重要推论对于可转债的准确定价和可转债发行条款的设计均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