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相契合,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统一。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迫切要求。从分析中国梦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关系着手,总结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梦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他从政治制度的完善、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公平建设以及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几个方面对中国梦的内涵做了深入阐释。中国梦的提出,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梦在不同场合多次进行阐述,全国人民对其有了更高的认识,引起了强烈反响.实现中国梦既是我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更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对于我们每个公民都是义不容辞的.当前,对于高校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天一些利己思想的影响下,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是参差不齐的,究其原因是社会、家庭、自我和学校等等很多方面造成的,因此,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在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目前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是大脑在做资讯处理与巩固长期记忆时所释出的神经脉冲。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之梦,是光荣历史、既有成就、现实矛盾、发展愿景的某种接续,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中国梦涉及诸多领域,但从根本上说是要实现经济的伟大复兴,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中国经济历经古代辉煌、近代苦涩、现代赶超、当代跨越,具备重建光荣与梦想的基础,但也面临着诸如微观、中观、宏观、国际、政府治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只有破解这些难题,才能实现经济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它点燃了生命的希望和热情,激发出无限的智慧,鼓舞着人们奋斗的勇气和决心。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14亿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也是个人的。中国梦很美好,但它绝不虚幻。它是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一张书桌,它是城里奋斗的年轻人的一套小房子,它是患者手上一张小小的医疗卡。14亿个体的小梦想,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作为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自身辩证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结果。中国梦是推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振兴梦,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梦,是推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世界梦。在人类新文明的探索中,实现中国梦将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必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7.
姚高员 《江南论坛》2013,(10):35-36
“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梦.是宏大“闫家梦”、丰富“地方梦”、具体“个人梦”的融合升华.这其中也包含了富裕梦、公平梦、和谐梦、幸福梦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县域承担着重要的基础角色。我们常说,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县域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区域单元.县域的科学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集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一篇动员全党同志在新的起点上,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新辉煌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95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95年奋斗取得光辉业绩的宝贵经验,在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的同时,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充满信心地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当代最伟大的奋斗目标。经过全体人民在各自平凡岗位上辛勤劳动、艰辛努力、共同构筑,人心齐、泰山移,灿烂美丽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断探索、艰苦奋斗找到的正确道路,全党要坚定对这条道路的高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战略目标是统一的,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8)
"两化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结合自身现实和当今国际形势,反思和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历程,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和推断之后提出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的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面向"两化融合"时代背景,工业设计课程体系诸要素需要重新认识,并需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进行重构,从而实现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培养,提升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茅利荣 《江南论坛》2013,(12):47-4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文化是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用正确的舆论文化引导人,用高尚的道德文化塑造人,用丰富的群众文化感染人,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一、唱响时代主旋律,助威中国梦。精神文化为中国梦提供社会共识,精神文化中最根本的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奋勇前进的指路灯塔,  相似文献   

14.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真理,坚守信念"的精神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秉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理念,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在党成立时孕育,在领导革命与建设事业中发展,具有深刻的内涵,在新时代弘扬建党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梦"为表述的中国实践形成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和探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梦想的文化体现,是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可以说,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呈现的开放性、延展性、整合性及现实性都是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文化理路,是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想、超越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社会与个体的统一.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形成大学生自觉的文化实践意识,对中国人实现梦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宁智斌 《经济师》2014,(8):41-43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走过了艰难的启蒙和探索历程,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应有更高的追求。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追求有着极高的契合,在发展要求、精神需求、民众诉求和执政追求等方面都有对两者必然的要求,中国现代化道路也必然要走出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精辟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历史经验,科学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陈友忠有个伟大的梦想,他希望中国的创业投资产业链越来越成熟,所以,他希望这个产业链中较弱小的天使投资环节迅速成长起来,当然他更希望这些天使投资人能联合智基创投来实现自己的天使梦.  相似文献   

19.
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铸就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继承和发展,证实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意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金茜 《江南论坛》2022,(7):71-73
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见证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使命和价值定位,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时代高度下,以“复兴中国梦”的大国视野、历史担当和时代作为,依托展览讲好爱国主义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