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随着中国加入RCEP自贸协定,各成员国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贸易壁垒,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强化,为国内自贸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条件.党中央提出推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也为国内自贸区制度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陕西自贸区作为中国西北唯一的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节点区域,制度创新对于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做好中国自贸区制度创新就显得更为迫切.首先,依据"一带一路"下中国自贸区战略布局和陕西自贸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节点作用,提出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的表现形式;其次,剖析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现状,提出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对陕西自贸区建设启示;再次,论证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的逻辑联系;然后,提出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一带一路"下陕西自由贸易区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为中国自贸区建设与发展贡献陕西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挂牌成立以来,在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这不仅促进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经贸的发展,还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的制度创新成果。从广东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出发,对广东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发展进程、水平以及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了广东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政策具有以下特点:海关监管模式创新不断满足企业贸易便利化需求、航运建设提高商品流转速度、从售前到售后助推跨境电商贸易发展、持续深化粤港澳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7.
古代丝绸之路以张骞出使西域为起点,以最初的中西丝绸贸易为主体,发展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为内涵的丝路精神.现如今,世界贸易蓬勃发展、中外交流频繁的时代大背景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被重新提出,在继承发展古丝路精神下创新了形式,成为重要的国际经贸平台.对促进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相近,优势互补,双方在贸易投资方面进行了密切的合作,而越南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越南的贸易与投资往来更加密切,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建设给双方创造了新的平台。但是中越双边贸易与投资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双边贸易与投资的现状分析,对中越双边贸易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双方基建投资项目合作、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支持政策创新的建议,以促进中越双边贸易与投资更好地合作。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来看是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但更多的是贸易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创造效率.如何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更好地为国家利益、进而在破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更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性课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选择是适应形势需要的结果.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保障,特别是在海关程序等领域,信息技术的作用尤为重要.上海自贸区通过扩大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推进贸易制度的开放和改革,为贸易自由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14.
15.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和双边贸易潜力测算有助于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提供决策支撑。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普遍较低,而贸易便利化水平,尤其是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显著因素。平均来说,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双边贸易流量将增长7.214%;出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双边贸易流量将增长4.573%。如果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能同时提高一个等级,将带来双边贸易额60%以上的增长。若双方能达成高水平经贸合作协定,切实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将极大地释放双方贸易潜力,实现以投资引领贸易、以贸易促进投资的有利局面,推动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间产能调整和产业链优化布局,最终促进双方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6.
自贸区建设是新一轮全面开放格局下,用开放倒逼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新加坡成熟的自贸区建设经验和做法,对浙江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自贸区已成为开展国际贸易、吸引外资、解决就业的重大开放平台,全球100多个国家启动建设的自贸区数量达1200多个。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标志着浙江自贸区正式启动建设。新加坡成熟的自贸区建设经验和做法,对浙江省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辽宁自贸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其中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辽宁也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文章基于实证视角,分析辽宁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测度各因素对辽宁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外商投资总额、进出口效率、信息技术质量、地区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公共收入水平对辽宁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9月29日正式挂牌,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核心)、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其主要的范围,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来自全球的投资者云集上海自贸区寻求最佳的投资机会。在这种改革背景下,受惠于政策的优惠和扶持,自贸区内企业融资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而这种背景下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融资租赁。文章着重从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政策文件及改革措施的角度来探究自贸区内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趋势的不断深入,服务贸易的发展慢慢走向了成熟.我国加入WTO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通过积极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推动其国内经济发展和扩大其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是顺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推动经济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出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