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分析中小城市地域环境、居民出行情况,对中小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运营模式、车道规划、保障措施进行研究。保障中小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实施首先要优化网点布局,设置自行车专用车道、自行车停靠站点,取得政府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小型汽车数量的猛增,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为全面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响应"低碳出行,绿色环保"的号召,合肥市正尝试建设和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文章从政府与公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合肥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在汲取国内外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较为成熟城市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合肥市公共自行车运行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完善城市道路规划与建设、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采用高效的运营模式、正确引导公众等对策,以促进合肥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建立评价系统的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给出了评价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优劣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以银川市西夏区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根据隶属度得出在某处设置租赁点的适合程度,对隶属于"非常适合"等级且隶属度极高的租赁点,考虑在其周边增设租赁点。该研究可为解决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校区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在校生人数的增多,使得对自行车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德州学院校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校园公共自行车租赁的可行性、影响因素及需求细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期望能为高校自行车租赁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南京市江北新区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在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价,并对系统运营提出了优化建议,为江北新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高效率运转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株洲市是国家批准的长株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试验区试点城市之一。为了促进市民低碳、绿色出行,体验"两型"生活,株洲市由公共财政出资建设了市民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促进节能减排和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呼和浩特市借鉴和推广。一、株洲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株洲市是我国"一五"时期投入建设的重工业城市,以生产铁路机车、航空发动机等产品闻名全国。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株洲市过去一直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较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章红 《宁波通讯》2014,(21):73-74
<正>推广公共自行车,宁海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县城。2011年浙江宁海县在国内率先启动覆盖城乡的休闲公共自行车系统,开创了公共自行车驱动小县城的"宁海样本"。宁海公共自行车发展现状宁海县公共自行车系统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由宁海绿畅智能科技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畅公司)承建。预计总投资1亿元,配置2万辆公共自行车,分三期完成,其中自行车租赁站点按7∶3城乡比  相似文献   

8.
新田园城市内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田园城市出发,从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的角度,提出了公共交通系统中的自行车系统概念。通过分析哥本哈根、巴黎等国外大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的方案,结合我们国内杭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现状分析,总结出自行车交通系统设计的原则: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原则和与城市交通功能相协调原则。本文认为,绿色交通是未来的趋势,自行车交通这种无污染的交通出行方式将会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设施支持,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5月19日法国里昂推出一种自动的名为“热爱自行车”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以来,公共自行车系统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应用和推广,并成为这些城市公共交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对公共自行车在近些年的异军突起,城市政府在公共自行车项目上应担当怎样的角色,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德州学院校区为例,对校园公共自行车租赁的可行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人流疏密程度进行车棚选址,建立绿色车棚;施行统一化管理,优化手续流程;引进技术人员,降低成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诚信度。  相似文献   

11.
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状况,以杭州、武汉为代表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走势良好,杭州目前已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但是,我国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常州的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损失惨重并已停运,天津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仅开通不到三个月就停止运行,北京和上海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遭遇到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平凉市该怎样发展这一新兴事业,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在大学校园开设自行车租赁公司的依据,分析了国内外自行车租赁行业的现状以及开办自行车租赁行的有利条件与劣势,提出以西安文理学院为试点,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低价自行车租赁服务的对策:应提供较好的车辆及较低价格应对同行竞争;以自行车价格低、经济环保、方便快捷应对出租车竞争;有自行车的同学由于比例较小,不至于造成太大影响;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以人为本,提供既便捷又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走在潍坊的大街小巷,会发现许多色彩明快、设计新颖的自行车穿行在城区街头,成为一道时尚亮丽的新景观这就是潍坊市2013年推出的公共租赁自行车。作为潍坊市政府2013年承诺的25件民生实事之一,潍坊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13年10月19日试运行,在潍坊市区公共自行车掀起一股绿色出行热潮.  相似文献   

14.
<正>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从根本上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模式。为践行这一理念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城市相继推出"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公共自行车工程。今年2月初,台州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启动投入建设,该项目作为我区在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保障民生方面的又一创新亮点举措,近一年来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公共租赁房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蓥 《理论观察》2011,(5):54-55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公共租赁房建设已在我国许多城市起步。目前针对公共租赁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例如租金设定、房源筹集、投融资方式等。然而要切实落实政策目标,明确公共租赁房的发展模式以对其实践进行有效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对以英美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日耳曼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的公共租赁房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校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师生出行不便的问题已经出现,因此将公共自行车引入校园可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本文对公共自行车在校园内运行的模式进行了概述,并对校园公共自行车的可行性、管理模式、运行弊端以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校园公共自行车的运行的目的在于方便师生出行,节约公共资源,同时,校园自行车倡导了"低碳生活、绿色校园"的运行理念。  相似文献   

17.
张曼 《改革与开放》2011,(12):36-37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从根本上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模式..为践行这一理念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城市相继推出“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公共自行车工程。今年2月初.台州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启动投入建设.该项目作为我区在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保障民生方面的又一创新亮点举措.近一年来建设和运行情况稳定.市民反响良好.对于解决市民出行难题、缓解交通压力、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台州公共自行车公司已于2010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准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多样,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广西政府主导下公共自行车和市场主导下的共享单车目前都主要面临一些问题,文章研究通过分析两种运营模式,促进"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的同时,也给广西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杭州市民对公共租赁住房有何期盼,设计了针对杭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的调查问卷,在杭州市区进行抽样调查。经对调查数据整理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近90%的市民认为从公租房到市区的公交车程应在40分钟以内,绝大多数市民认为公共租赁住房应配有衣柜、桌椅、床和厨房设施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约48%的人期望能租到两室两厅的公共租赁住房,约42%的人选择两室一厅,公共租赁住房的合同一年一签。40%的人认为租金应为同类住房水平的50%~60%,约有25%的人认为租金应为同类住房水平的50%及以下,近25%的人认为租金应为同类住房水平61%~70%。但收入越高的群体,越希望能租到户型好的公共租赁住房,同时收入越高的群体能承受的租金水平越高。最后,基于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顾青青 《魅力中国》2011,(11):81-81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当前各国行政改革普遍追求的目标,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管制型而言的,它要求政府履行职能的总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因此,对其概念的准确理解对我们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杭州市政府所创办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着眼点,探讨其具体实施过程所体现出来的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从而探析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内涵,并指导我们当前的公共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