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构投资者内部风险控制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机构投资者的特性尤其风险管理特性研究的不多。本文首先对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及其经济组织的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述了公司治理在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从完善机构投资者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合理的组织框架以及建立健全风控制度,提出了机构投资者风险控制治理机制架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我国沪、深A股财务数据,发现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不同机构投资者类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同。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内部控制放大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非效率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在抑制非效率投资上,内部控制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存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般而言,中小股东在监督制约上市公司问题上普遍存在“搭便车”倾向,而机构投资者既有动力也有能力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数量的增多,公司发展与其自身利益日益休戚相关,他们将摈弃传统的“用脚投票”的“华尔街准则”———通过出售股票来保护其资本的价值。因为他们所持有的大量股份不可能在不引起股价下跌的情况下抛出。因此,机构投资者转而进行长期投资,并积极介入企业战略管理,从外部向公司董事会施加压力,迫使董事会对经营不善的公司,用更换总裁的方法,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与相关规范符合度和累计超额收益相关性为向量,构造信息披露有效性检验矩阵,在验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符合规范的同时,检验信息披露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现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重塑内部控制环境 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碧 《经济师》2006,(1):284-286
文章从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期望能通过重塑内部控制环境,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来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内部控制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就成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对投资者保护的传导机制,认为内部控制不仅是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制度安排,而且通过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以评价的需求方及目标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相关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量化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指导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实践,更好地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以2013-2018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联合调研网络的治理机制,检验了被调研公司的信息网络位置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联合调研网络中心度越高,其调研的公司创新投入越大,且上述关系在信息环境越差、代理成本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联合调研网络能够提高被调研公司的信息透明度、约束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和缓解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恒  刘力昌 《经济管理》2005,(10):31-36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模式符合管理层与上市公司的长期利益,相对于控制权市场能显著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中国机构投资者正处于发展初期,目前所能发挥的治理作用相当有限。本文着力探讨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条件、动力来源及策略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上市公司2009--2011年三年的数据,以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内部控制有效性,检验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重点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有始}生较高的公司支付了较低的审计费用,内部控制的改善能明显降低审计费用,这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政府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投资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政府控制的制度层面因素出发,以大股东资金侵占为研究载体,考察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已具备股东积极主义的动机和能力,能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从而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然而,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来说,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采取股东积极主叉行为受到更多的限制,其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效果较差;并且主要是体现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这意味着制度层面的政府控制因素对公司层面的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和经理层治理四个维度构建公司治理指数的测度指标。以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2008—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境外机构股权投资者持股(QFII-shares)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QFII-shares持股比例、持股制衡度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表明QFII-shares持股比例和持股制衡度越高,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越高,治理绩效就越好;公司规模和控股股东类型与治理绩效显著负相关;公司所处的宏观政策环境越好,公司治理结构就越完善,治理绩效就越好;QFII-shares持股周期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略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本源 《现代财经》2003,23(4):59-61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归根结底都是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是为了减少企业协调分工的交易费用。本文试图说明内部控制是内生于内部控制环境,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环境中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着内部控制运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麻军红 《经济论坛》2004,(14):40-41
所谓企业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主体为实现其控制目标,以信息沟通为基础,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对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本内容的控制对象(客体)所做的一切努力。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主体及其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诸要素中的主导方面,它不仅是区分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主要标志,而且是构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轴心和关键。可以说,明确企业内部控制主体及其结构(以下简称“内控主体结构”)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均嵌合于公司治理,三者有着产生发展的同源性、终极目标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手段上的重叠性;在具有内在一致性并具有价值递进关系的目标结构牵引下,构成了有机链接的嵌合结构性框架;以内部控制为起点,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为链接载体,有效链接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形成起点决定终点,终点制约起点的互动运行模式。本文建议,应当注重内部控制设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协调,尽快推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以强化对上述治理框架的实际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明华 《时代经贸》2020,(8):17-18
随着全球化经济进程的加快,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激烈。目前,很多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都由于自身内部管理理念和方式存在很多的缺陷,进而阻碍了自身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而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单位,承担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因此,新时期背景下,事业单位应该把握住改革契机,不断分析自身单位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手段,力争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本文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有效手段。希望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创新发展提供部分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元木 《经济管理》2006,(18):52-56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当前证券市场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理论和现状两个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信息披露和法制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选取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项目标的内部控制指数,研究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实证数据检验发现,第一大股东有动机和能力去监督管理层,薪酬机制能够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声誉惩罚机制有利于对经理层产生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