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安心 《现代经济》2006,(12):24-26
一、我国现阶段已出现物业管理服务产品过剩的问题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已经出现了物业管理服务产品过剩的现象。据统计,物业管理较成熟的广东省,截止2004年底物业管理覆盖率也只有40%。物业管理企业有3,000余家,管理项目1.2万个,平均管理4个项目,管理面积5亿平方米,每个公司平均管理面积只有16.7万平方米,每个项目只有4.2万平方米[1]。上海市,截止2003年底共有物业管理企业2,563家,管理面积3.07亿平方米,平均每家只有11.98万平方米[2]。建设部《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有明确规定管理面积条件的二级资质企业,要管理以下两种类型物业,并且…  相似文献   

2.
雷华 《现代经济》2004,(2):9-11
物业管理,在中国已有了20年的发展经历,其重要的社会地位和美好的市场前景已经得到了业界公认.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底,广东全省有物业管理企业2260多家,从业人员17.2万人,管理的项目9300多个,面积3.72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小区5600多个,面积2.6亿平方米.这些企业中涌现出一批有规模,有水平的大型物业管理企业.经建设部核准一级资质的全国78家物业管理公司中,广东有34家,占43.6%.深圳市的物业管理一直走在全国各省的前列,2002年全市物业管理行业的总产值近5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占全市房地产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广州市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的项目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以上.  相似文献   

3.
从1981年3月10日深圳诞生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至今已有23年--历史不算长,然而中国物业管理发展却很快,目前全国已有2万多家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已达到230多万;辐射范围之大,全国各大中型城市都基本上开展了物业管理;提供服务内容之广,不仅提供房屋、设备维修保养、环境清扫保洁、园林绿化、社区安全服务,还提供许多专项服务以及个别人员所需的特殊服务.物业管理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生力军,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我们今天谈论物业管理理念、物业管理发展、物业管理行业、物业管理市场化等重要问题时,我们应感谢深圳物业管理同行们所做出的努力及提供的许多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常州市物业管理始于1992年,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常州市物业管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有物业管理企业187家,从业人员约16,000多人,年经营总收入2,700多万元,物业服务面积8,200多万平方米。从总体上看,物业管理已发展成为和常州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们认为现在《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已明显滞后于建筑业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当前房屋接管验收的需要。物业管理企业呼唤重新修订《标准》。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市的物业管理从1997年起步,10多年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截至2009年10月,全市共有各类物业管理项目410个,物业管理面积2,9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项目2,300万平方米,物业服务企业219家,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5,000多人,持证上岗1,500多人.物业管理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做好物业服务企业行为的规范工作,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雅英 《现代经济》2008,(6):106-10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房屋作为私有化的商品出现后,物业管理企业应运而生,从旧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暴露,物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已摆在面前,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客观上需要从观念、管理、服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西部金融》2003,(4):31-32
一、榆林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榆林市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能源资源的大量开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榆林市的房地产开发起步较晚,但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市场比较规范的特点.据统计,至2002年底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4亿元,同比增长177%,商品房建设投资1.68亿元,同比增长23%,土地开发投资158万元,同比增长12%,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8.2万平方米,增长1%,商品房屋竣工面积达18.3万平方米,增长16%.2002年全市在建开发项目达27个,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已建成竣工的商品房面积23万平方米,全年计划开工建设的三个住宅小区全部完成,包括靖边县亮鑫花园小区、定边县明珠住宅小区、神木锦界开发小区.从发展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及与其配套的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市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近20多年来,我国的物业管理已有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应当看到,目前物业管理公司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管理规模偏小、规模效益差、亏损严重、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从质量竞争、规模竞争和人才竞争等方面入手,提高服务质量,扩大企业资产规模,吸纳优秀人才,打造物业管理企业的知名品牌,从而使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实现物业管理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成都市物业管理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底,成都市已有3,160个物业项目实施物业管理,其中,住宅项目2,323个,总建筑面积达14,03168万m<'2>,受益住户431.1万人.全市共1073家企业依法取得物业管理资质,其中本地一级资质15家,外地一级资质备案18家.物业管理招投标在成都市物业管理活动中逐年推进,截至目前,从成都物业网公示招投标项目达600余个,这些招投标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但仍然有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在深圳的高档物业中出现,90年代中期后开始在全国逐步推开。特别是随着1998年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房屋的所有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公有住房逐渐变成个人所有。与此相适应,原来的公房承租人逐步转变为房屋所有权人,原来的公房管理者与住户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也逐渐演变为物业管理企业与房屋所有权人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同时,在商品住房市场、个人购房已成为绝对主体,目前全国个人购比例平均已占到销售面积的90%左右。随着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萍乡市(以下改称“我市”)物业管理行业的主要进展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逐步完善了萍乡物业管理法律和法规。二是物业管理覆盖面积逐步扩大。全市城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40%,新建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100%,覆盖600多万平方米,物业管理项目85个。三是物业服务企业不断增多。目前全市已有52个物业服务企业,其中2个为国家二级,30个为三级,20个为暂定资质。  相似文献   

13.
业主是物业的所有权人和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在范围上应包括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人和已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且所购房屋已入住使用的人。为了解决目前物业小区管理上面临的问题,立法上应当确认"物业使用人"的概念及其"准业主"身份和权利范围,肯定物业使用人经业主的书面委托可以代理业主参加业主大会的活动,并可以成为业主委员会成员,从而成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集体土地上房屋权属登记工作显得越发必要,近年来,集体土地上房屋权属登记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我国集体土地上房屋权属登记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开展集体土地上房屋权属登记工作的角度探讨了一些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国大陆的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当前的房屋建设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共有四百亿平方米左右,而且中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已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一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据专家预测,到2010中国房屋总建筑面积将达到五百一十九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随着西部经济圈的崛起,物业管理行业正肩负起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据统计,西安市目前共有2,000多个居住小区,参与服务的物业管理企业500多家,全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近5万人.本文选取本市六家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物业管理企业,就薪酬标准做一调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居住物业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自1991年上海注册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以来,全市物业管理市场发展速度很快,房屋管理模式由原来的行政行为逐步趋向专业化、企业  相似文献   

18.
从1981年深圳市开始实施物业管理至今,我国的物业管理工作已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在1994年国家建设部颁布的33号令(即<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之后,同年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9.
物业管理在我国被称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其发展速度相当快,目前物业管理企业已超过2万家。但是,不争的事实是:多数物业管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物业管理也存在各种风险。因此,客观分析物业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寻求客观的、主动的风险控制措施是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认真研究的。本文试图结合物业管理的实践,在这方面提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住房制度实行的是计划分配体制,单位分房是拥有房子的基本途径。那时,房屋一般都由单位的后勤部门负责管理,不存在物业管理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启动。物业管理伴随住房制度改革而生。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二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