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08,(2):44-45
《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文想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学、用《劳动合同法》时,要谨防陷入以下十大误区: 误区一:《劳动合同法》只保护劳动者 其实,《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旨在保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正当、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与实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许多前所未有的影响.它既给企业带来积极的、正面的效应,同时也给予劳动者相应的劳动保障,但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新修订的合同法对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造成的各种影响,并提...  相似文献   

4.
正劳动关系是指由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建立以后,劳动者有为用人单位实现生产持续提供劳动力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有获得劳动报酬、享有社会福利、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权利;用人单位有按照国家劳动标准提供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劳动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有获得资本投入回报、实现有效管理的权利。《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标志着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顾问》2014,(6):31-3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起了劳动关系应同时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跟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应当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不断深入贯彻实施,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日益高涨,但是由于认识误区的存在,很多劳动者片面地认为只要自己在八小时以外工作就属于加班,用人单位就应该支付加班工资。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以下三种情况,劳动者索要加班费可能很难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没签劳动合同也能通过其他办法来确定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有关通知,明确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工友证言等来认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特别是广大农民工,常常因为没有劳动合同,使其追讨欠薪变得十分困难。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进一步加以明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9,(4):46-46
受金融危机影响.有些企业为降低用人成本而有意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特别注意,谨防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一、仔细了解情况,拒签不知情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其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实施或履行《劳动法》确定的劳动权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劳动者要熟悉劳动法律法规,把工作做在前面,尽量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发生了劳动争议也不可怕,只要依法处理,也可以将劳动争议解决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制度由来已久,受到中国传统劳动关系的影响颇深,在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均有萌芽和蜕变,而后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转型,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完善,最终造就《劳动合同法》诞生。《劳动合同法》在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的价值导向,兼顾公平效率、利益平衡和和谐的劳动关系永远是其代表的价值目标,指引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方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同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试用期工资不低于"八成"转正后工资是否可按此推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维护劳动者试用期权益的法律武器。这条法规已经为众多劳动者熟知.但是部分劳动者对它的解读还存在一定误区,既然“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那么,劳动者转正后的工资是否自然约定为试用期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呢?  相似文献   

12.
根据《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都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可以投诉的事项包括: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8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劳务派遣制度以来,我国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劳务派遣是一项新的就业组织方式,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用工的新途径和有效服务,也对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做出了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06,(12):18-18
根据《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可以投诉的事项包括: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劳动合同法》,该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又一部重要劳动法律,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的公布实施,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合同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村》2010,26(2):10-10
<正>《工人日报》发表李涛文章称,有关专家提醒进城农民工,在求职时要防陷阱,避免签订以下四种合同。一、口头用工合同不能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只有口头的意向承诺和约定,这种口头合同明显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关键词一:签合同 <劳动合同法>对签合同做了三种规定:一是放宽了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要求,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如果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其行为不违法.二是规定用人单位未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在自用工之日起一年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的,在此期间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三是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然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在不足一年的违法期间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外,还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劳动争议引发的纠纷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劳动争议纠纷中,劳动关系的确认是一切其他请求解决的基础,是劳动法适用的前提,如何准确的认定劳动关系对劳动者来说尤为关键。本文对2013年以来1万余份裁判文书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劳动关系的认定问题,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下,根据《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审慎认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据新华社消息“小时工”的工资支付现在有了明确依据: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且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颁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的。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即通常人们称的“小时工”。《意见》提出,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07,(10):17-18
1.劳动合同须签订 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依据。农民工一旦找到工作.首先要与用人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