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文锐 《魅力中国》2010,(24):85-85,87
作者以温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并不幸福的故事。许三观虽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但他的个人生活又反映出了时代的大主题并折射出面对生活要保持乐观并且淡定的生存态度的理念。作者将许三观这个人物设置在苦难的精神节点之中,但又给他赋予了许多特质:责任,爱,甚至是在面对死亡、贫穷时的坚强和乐观。在描写这种苦难的悲剧的生活同时,作者又在作品中穿插相对轻快的幽默的笔调,用以呈现在充满困境的生活中的乐观精神,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对生命的真实过程和意义的关注、思考成为余华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公共主题.<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这三部作品则更是把人类从童年到壮年然后到老年共有的经验作了很好的叙述,写出了生命的真实过程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文坛,余华是为数不多的值得持久关注的作家之。不论是给他带来“先锋作家”名头的《在细雨中呼喊》,还是曾获得如潮好评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不同程度上支撑着对他的赞美之词。在文学日趋商业化的今天,这种好评外在表现为作品的畅销。  相似文献   

4.
Acosta 《走向世界》2007,(23):77-77
每个人心且中都有自己认为的伟大作家,一切全凭借经验获得。余华的书,我读《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四种。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他的结构、语言或者他的独特性,而恰恰是他俯视众人的姿态,那种姿态里不但没有常见的做作,自以为是的教导,恰恰相反,他的悲悯,对任何人的悲悯,震撼着我。  相似文献   

5.
屈原的悲剧根源有其主观、客观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但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楚辞文化,屈原也成为我国传统爱国主义的化身.  相似文献   

6.
吴英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8):187-189,209
"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三观"的重要内容和集中反映,是大学生"三观"教育新的道德标杆。为实现"四有"新人的育人目标,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健康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任立华 《理论观察》2013,(8):160-161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三观教育的重任,而目前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定,传统的德育教育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问题。思政工作者必须调整德育思路,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和教育途径,来应对新出现的德育难题。  相似文献   

8.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上任后不久提出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在"三观"中,目前贯彻落实得最薄弱的是科学人才观.探讨树立科学人才观的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对现实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琼海市工商局注重抓好内强队伍整体素质,外许承诺树立形象,造就一支思想进步、办事高效、作风过硬、执法公正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一、内强管理,提高基层队伍各方面的素质1、加强队伍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我们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首项重要任务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第一把手带头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抓,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抓,领导带头做到正人先正己,要求同志们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同志们树立好榜样.林明松局长为带好一班人,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为建设一支廉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中央强调加强“三观”教育,一是正确政绩观,二是科学发展观,三是科学人才观,三观统一于“以人为本”。这“三观”教育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在进入新一轮发展之际,而将“人才强国”作为又一项基本国策,即将人才资源提升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人力资源为第一推动力,驱动我国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健康和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