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已成为现代股份公司的重要特征。而且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产生于委托代理问题,在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前提下.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决定公司经营效率和公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内部控制系统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其控制目标的实现与公司治理目标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关系是一个迄今为止尚未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问题。本文拟就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二者产生的基础都是委托代理关系,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起点,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保证。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基础(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产生的基础都是委托代理关系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根据  相似文献   

3.
自1933年伯利和米恩斯(Berle & Means)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一书出版以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已成为现代股份公司的重要特征,而且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principle—agent relationship)。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产生于委托代理问题,在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前提下,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决定公司经营效率和公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内部控制系统在企业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其控制目标的实现与公司治理目标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内部控制的发展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保障。按照委托代理关系原理,  相似文献   

4.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公司治理是伴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基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后而引发的有关委托代理关系及"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它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方面的内容。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由所有  相似文献   

5.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出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之一。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公司运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是否协调。人们希望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解决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导致的代理关系问题,使出资者、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达到最佳结合,促使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本文探讨通过改革国有独资或控股公司总会计师制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原理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冉秋红  李晶 《湖北审计》2003,(12):26-26
“代理理论”是由科斯开创的现代契约经济学领域星的一个重要理论。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个人间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结。代理关系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或多个人(委托)雇佣另一个人(代理人)为他们进行某种商业活动,并把某些决策权交给这个代理人。由于代理理论着眼于认识和解决代理问题,以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因而成为以保护股东(委托人)利益为目标的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治理的前提——二板上市及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管理制度的契约关系,充分体现了股东与董事会之间信任托管契约关系;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关系;以及监事会与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监督契约关系。中小企业若要达到这种契约关系的公司治理,首要条件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代理关系。也就是说,只有上市的中小企业才能实现这一整套契约关系的公司治理。但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都是经营规模大,  相似文献   

8.
张阳 《企业经济》2006,51(5):134-136
公司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企业制度的演进、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企业必须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由此提出了公司治理的要求———如何界定出资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责任,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由此发展出其特定的一些机制以期解决“代理人问题”。这些机制包括: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敌意收购和公司的资本结构。其基本逻辑思路是引入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9.
一、负债契约的产权特征 根据詹森和麦克林的观点,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经营者与股东因效用函数不完全一致而产生利益冲突,由此带来一定的代理成本。为解决经营者的代理问题,就必须设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经营者行为,负债契约就是抑制经营者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而降低股权代理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威廉姆森指出:“与其把债权和股权看做融资手段还不如视为不同的治理结构。”可见,负债与公司治理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将其引入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体系之中,对各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 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由于两权分离,从而导致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对委托代理关系。具体有:①企业最终所有者(国家)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企业经营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是不完备的;所有权安排是重要的。公司治理则更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股份制改革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治理改革则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按照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我国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激励问题和经营者选择问题;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均衡问题;要使经理的补偿收入同公司经营业绩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何湘娟 《河北企业》2009,(10):31-31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定义。公司治理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双方利益和目标不完全一致情况下,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受托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安排,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强调在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团队三个层面实现权利分离及相互制衡,需要利用法规、制度或监管等形成“硬约束”。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伯勒和米斯他们把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与企业物力所有权的分离,理解成为“控制权(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固然揭示了企业家这种人力资本的存在,然而从其本质上却不能不说是走入到了一个经济学理论上的误区,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委托代理理论虽然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解释了代理成本的成因,然而其理论基石的扭曲,导致的后果却是代理成本问题成了阻碍现代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分析现代企业代理成本产生的主要原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出发,分析了代理成本的实质,阐明了代理成本基础理论的理解误区,并提出了基本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素珍 《现代企业》2005,(12):62-63
一、代理成本的产生 委托代理关系在我们的社会中普通存在。无论何种形式的代理关系,本质上都是一种契约关系。契约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很难保证代理人的行为完全从委托人的利益出发,当双方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也就会产生代理成本。代理成本的产生通常是由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冲突,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组织形式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促进了公司治理的产生,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认为,在公司治理机制中,核心内容是高管层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管层薪酬激励制度。因此,本文又在分析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分工范围和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其结果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成为发展的必然结果,委托人不得不向代理人授权,并使之成为一种管理制度,这就是企业的委托代理制。“两权”分离下的委托代理理论是内部治理的基础理论。委托代理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分工形式,是对经济权力的重新配置。能否处理好这一关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委托代理制还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起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委托代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解决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带来的问题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一大难题,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激励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本文将在分析股票期权的定义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剖析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中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理论支撑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由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很容易得出:由于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两个行为主体,那么就理所当然的会存在两个不同的目标函数,这正是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郭媛 《中国审计》2006,(6):31-32
公司治理结构是联系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正式的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力、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企业委托代理结构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和责任不对等是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控制环境和制度环境;而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也为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控制和监督力量,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与发挥作用。所以,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是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制度是迄今为止最发达、最完善、最严格,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企业制度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发生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公司制的最大特征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从而产生了四个主要矛盾或问题:一是委托代理问题;二是合约不完善问题;三是机会主义的存在;四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呢?就是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从而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督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