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路径,研发投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的基本保证。随着企业研发投入量的扩大,研发投入的效率和质量问题更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基于此,文章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内部控制质量为切入点,检验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越高,企业绩效越好,企业绩效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内部控制质量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提升研发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2010—2018年中小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企业年报公布的R&D投入等数据,将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作为解释变量、R&D投入作为中介变量,提出假设,建立回归模型并使用统计方法进行验证,旨在为中小板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合理安排研发投入,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提供一定的思路。实证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和研发投入均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对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研究弥补了现有文献没有或较少将R&D投入作为中小板上市公司绩效中介变量的欠缺。  相似文献   

3.
沈爱荣 《价值工程》2014,(32):200-203
本文以宁波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得到综合财务绩效指标,以研发投入强度为自变量以综合财务绩效指标为因变量,构建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宁波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且没有明显的滞后性,研发投入产出的影响期在3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间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尚未形成统一结论.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我国旅游行业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以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的24家旅游企业为对象,选取2007-201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研究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长期内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社会信任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主并方所在地区社会信任与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即社会信任既可以直接影响并购绩效,也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间接影响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6.
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工作投入能够很好地预测员工的工作结果和组织的财务绩效.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很少有实证研究对工作投入在高绩效工作系统和组织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本研究利用来自北京中关村IT行业64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检验了高绩效工作系统、员工的集体工作投入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绩效工作系统和员工的集体工作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员工的集体工作投入和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员工的集体工作投入在高绩效工作系统和组织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2013~2017年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研发投入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更强。同时,研发投入对商业模式创新和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相对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研发投入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民营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更强。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成长绩效影响机制的相关文献,而且对于民营创业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其成长绩效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82家江苏民营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绩效之间互为显著正相关;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相互跨期影响,而且显著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大型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2011年度第一季度一百强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财务绩效指标与社会贡献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选用样本回归函数,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绩效的线性关系和相关程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009年至2011年302家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互为显著双向正相关;此外,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中,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社会责任绩效、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绩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期为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建立与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环境技术效率、环境绩效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绩效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环境技术效率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环境技术效率能够增强环境绩效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虽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机理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借鉴生物共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利益相关者满意和多元资本共生的中介作用,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理论解释框架。文章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多元资本共生系统;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本的一种回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边界随着企业多元资本共生关系的演变而演变;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满意并以此引发的资本持续投入的行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满意能够促进利益相关者多元资本的共生,进而产生共生的过程能量和结果能量。  相似文献   

13.
李莉  林钰颜 《财会通讯》2021,(20):42-45
文章基于投资者情绪理论,以2011—2018年A股上市106家企业数据为样本,在研究环保绩效与财务绩效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引入投资者信心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其对前两者关系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提高环保绩效会提高财务绩效;投资者信心对环保绩效与财务绩效正相关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些企业片面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文章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相互关系,建立了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三者关系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三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水平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责任在内部控制和企业业绩之间,起到了中介传递作用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加强运行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最后后,提出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建议,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汤荣辉 《财会通讯》2014,(10):91-94
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除制造业和金融、保险业之外所有行业的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结果发现:企业在员工和投资者层面承担的社会责任贡献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在国家层面承担的社会责任贡献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在公益事业层面承担的社会责任贡献对财务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贡献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会因行业差异而有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6.
徐洪峰 《财会通讯》2021,(14):49-53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对财务弹性、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创新管理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均显著正相关;财务弹性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财务弹性显著增强内部控制质量与创新管理间的相关程度.进一步发现产权性质会对财务弹性和内部控制质量与创新管理关系产生不同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和财务弹性对创新管理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财务弹性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创新管理相关程度的增强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选取2006~2008年3年的121家公司为样本,根据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运用所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指标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管理层激励以及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强度对国有上市公司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企业市场价值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管理层激励对二者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财务绩效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较弱;同时在对企业市场价值(托宾Q值)的研究中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企业市场价值关系起到了更加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聘请具有财务经历的高管担任CEO,民营经济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以上市民营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探索CEO财务经历对研发创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将研发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加入模型以分析CEO财务经历、研发创新、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传导链条.研究表明,CEO财务经历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与研发创新显著负相关,研发创新在CEO财务经历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研究加深了对财务经历CEO行为特征的认识,同时为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CEO任命决策提供了启示和参考,试图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及绩效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琳 《财会通讯》2021,(20):56-60
文章以沪深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09—2018年间财务数据对高管双重激励对财务绩效的作用与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讨税收负担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及社会责任CSR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均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其中股权激励对规模相对较小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薪酬激励对规模相对较大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税收负担显著增强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与企业财务绩效间的相关性;社会责任在高管双重激励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