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丹  冷洁 《会计之友》2021,(8):121-127
创新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升创新投资效率是实现创新兴国战略的重要前提.文章选取2013-201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在Richardson投资支出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测量了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效率,探讨了高管薪酬粘性对创新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1)高管薪酬粘性越大,企业创新投资效率越低,且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更为严重;(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并没有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反而强化了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而这种强化作用仅存在于强高管薪酬粘性组;(3)相比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强化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民营企业更显著.文章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的研究,对完善企业薪酬制度,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效率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赖丹  冷洁 《会计之友》2021,(8):121-127
创新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升创新投资效率是实现创新兴国战略的重要前提.文章选取2013-201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在Richardson投资支出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测量了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效率,探讨了高管薪酬粘性对创新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1)高管薪酬粘性越大,企业创新投资效率越低,且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更为严重;(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并没有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反而强化了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而这种强化作用仅存在于强高管薪酬粘性组;(3)相比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强化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民营企业更显著.文章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的研究,对完善企业薪酬制度,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效率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经理人市场的选拔机制为切入点,结合总经理的继任来源,考察企业高管层内的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总经理的继任来源与高管层内的薪酬差距变动无显著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总经理的内部继任与高管层内的薪酬差距变动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中,总经理的继任来源不会影响高管薪酬差距的激励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当总经理从内部继任时,高管薪酬差距产生更好的激励作用,当总经理从外部继任时,增加的薪酬差距无法有效激励高管。  相似文献   

4.
基于锦标赛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以沪深两市2010~2015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资强度的关系,并考察管理者任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资决策有正向激励作用,且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作用更明显;二者之间的激励作用会受到管理者任期的影响,管理者既有任期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管理者预期任期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管理者既有任期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分组间存在差异,高管平均年龄小于48岁的管理者既有任期调节作用明显;相较于不发达地区,处于发达地区的企业既有任期调节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萍  张晶 《财会通讯》2021,(11):59-63
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对会计信息有效性、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讨会计信息有效性在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关系的调节效应.经研究发现:民营上市企业中,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显著正相关;会计信息有效性与财务违规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发现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削弱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之间的相关程度.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治理民营上市企业财务违规乱象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管薪酬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高管薪酬差距更是企业薪酬激励机制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5—2020年间的样本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将样本聚类到行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内外部高管薪酬差距对上市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也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相比于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中,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更为显著,且通过组间系数差异检验。此外还发现,在2009和2010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限薪政策后,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呈更为显著的正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关系是激励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关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其风险承担关系的研究还相对欠缺。为此,利用沪深两市2007—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一,基于锦标赛理论,发现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能促进其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其二,基于高阶理论,研究了高管团队背景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任期等)对内部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发现高管团队平均性别(以女性为基准)和平均年龄对二者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但受教育程度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平均任期对二者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仅得到有限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市央企高管权力与薪酬分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静态视角考察下,研究发现高管权力能够有效提升自身薪酬水平,对普通员工薪酬水平的作用则不明显,进而拉大了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财务业绩变化的动态视角出发,发现企业财务业绩水平在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水平和内部薪酬差距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具体的调节作用机理为在企业财务业绩水平较低时,基于责任压力的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水平和内部薪酬差距的关系并不明显,但在企业财务业绩上升后,对高管监管的疏漏导致高管能利用自身权力迅速获取额外收益,并导致内部薪酬差距扩大,财务业绩上升成为高管发挥自身权力以获取利益的"跳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公司整体业绩中剥离出运气业绩,并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高管运气薪酬现象,以及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运气薪酬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运气业绩显著正相关,表明高管能够获得运气薪酬;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有助于降低高管薪酬对运气业绩的敏感性,即对运气薪酬存在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运气薪酬的抑制作用仅在国有企业、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的公司中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手工搜集的2005~2010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5 674个A股公司高管薪酬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于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遵循锦标赛理论还是行为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增大薪酬差距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从而为锦标赛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手工搜集的2005~2010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5 674个A股公司高管薪酬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于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遵循锦标赛理论还是行为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增大薪酬差距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从而为锦标赛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7—2014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新定义高管薪酬外部公平的基础上,结合制度环境研究了高管薪酬外部公平的激励效应。实证发现:高管薪酬外部公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正面激励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对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效应具有显著影响。相比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外部公平在国有企业中对企业绩效正面激励效应愈加显著;与低市场化进程样本组相比,高管薪酬外部公平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在高市场化进程样本组更加显著。研究表明,企业应结合具体制度环境制定合理薪酬水平以充分发挥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0—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内部控制、高管薪酬与企业财务重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对财务重述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高管薪酬在内部控制影响财务重述时起着调节作用,高管薪酬高的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重述的有效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8年进行技术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产权性质作为分类标准,考察了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技术并购绩效之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技术并购后三年都体现为负绩效,只在并购后第二年绩效产生较大提升;相对于国有企业天然的政治关联作保障,民营企业更为注重投资者法律保护;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技术并购绩效体现正相关关系,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薪酬辩护理论,文章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是否会影响其信息披露动机,进而导致对外公开披露会计信息可比性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水平越高,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越低;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企业高管超额薪酬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没有显著相关关系,非国有企业高管超额薪酬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具有公司治理功能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跟踪可以有效抑制非国有企业高管超额薪酬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高管薪酬溢价、多元化经营战略与民营企业成长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战略与民营企业成长能力之间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溢价与民营企业成长能力之间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溢价能够增强多元化经营战略与民营企业成长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0~2012年沪深两市中央管理企业的经验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了高管薪酬、在职消费、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经过研究发现:央企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单纯限制高管薪酬实际上并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整体提升;在职消费与高管薪酬负相关但不显著,仅仅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角度分析来看,薪酬的增减会影响在职消费,但是当纳入其他可能影响在职消费的因素做整体回归后,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变得不再显著,这说明薪酬的增减并不是诱发在职消费的主要动因;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但不显著,缩小高管与一般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但对于企业绩效提升在短期内没有实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毅平 《财会通讯》2021,(13):58-62
本文以深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09-2018年,分析了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在企业财务绩效中的治理效应,进一步对柔性人力资本管理在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与财务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并检验会计稳健性的调节效应.经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与财务绩效间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柔性在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与财务绩效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会计稳健性显著增强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与财务绩效间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可以为高管薪酬契约有效及人力资本柔性构建与管理提供证据支撑,同时还能拓展企业财务绩效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具有极强的现实与理论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2009-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不同产权性质下,政治关联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高管薪酬粘性正相关,有政治关联会使企业高管拥有更高的薪酬粘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中政治关联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显著大于国有企业,在地方政府控股企业中政治关联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显著大于中央政府控股企业。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调查发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呈现不断加大趋势,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显著正相关,说明当公司的业绩上升时高管将获得更高的薪酬,企业业绩上升的好处主要是高管获得了。我们还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规模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约薪酬差距加大的作用。本文建议进一步加强国有控股股东及董事会对薪酬的制约作用,并改进当前我国较单一的业绩薪酬激励制度,在高管薪酬激励制度设计中可以考虑员工薪酬及福利改善等因素,从而促进企业提高员工待遇,缩小高管员工薪酬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