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越低,现金持有价值也越低;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两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不利影响。拓展检验表明,两权分离程度越大的终极控股股东通过持有的现金加剧了公司过度投资,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5 ~ 2011年的3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及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两权分离度会显著降低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显著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进一步检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是否会抑制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抑制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3.
终极控制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当终极控制人采取不同侵占方式时,对资本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锁定资金占用这种侵占方式,在行为层面研究终极控制人对资本结构影响的作用机理。本文以沪深两市2010—2012三年共301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终极控制人的资金占用行为的确会引起资本结构的变化。在双向资金占用这一侵占路径上,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与资本结构呈正相关,现金流权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非国有终极控制人比国有终极控制人更具有侵占动机,控制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股权质押作为控股股东一种主要的融资方式,必然会对企业现金资源的利用产生重要影响.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现金持有价值的视角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经济后果,并考察了治理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和现金持有价值,即投资者对发生股权质押行为的企业的现金持有给予了较低的定价;治理环境的改善能够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现金持有价值的负面影响,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测试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探讨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相关部门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在考虑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后,在非政府控制企业中,外部审计的这种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审计质量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分析终极所有权性质、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下其显著性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其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白旻 《财会月刊》2012,(8):12-14
本文以2006~201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市场化进程和终极控制人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配的意愿和支付力度都呈明显减弱趋势,这种利用控制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在民营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提高,终极控制人利用现金股利分配侵占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隧道行为有所收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在考虑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后,在非政府控制企业中,外部审计的这种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审计质量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分析终极所有权性质、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下其显著性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其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05—200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现金持有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投资者保护对控股股东滥用和侵占公司现金资产行为的约束作用。研究发现:1.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均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有通过过度投资和现金资产侵占两种方式来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动机。2.投资者保护可以缓解因控股股东对现金资产的侵占而形成的投资不足,但对控股股东滥用现金资产的而形成的过度投资并没有显著的约束作用,这为理解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和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终极产权观,以中国2007年12月31日前在申小板上市的家族控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控制性家族企业两权分离封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股权制衡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两权分离与公司价值负相关,与控制性家族无关联的其他股东的制衡作用能有效改善两权分离的侵占效应,而独立董事难以充分发挥其监督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3—2010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越差。表明为了隐藏自己获取控制权私利的行为,控股股东往往使得信息披露更加不透明。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改善投资者保护环境,两权分离与信息披露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说明投资者保护环境的改善对于降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提高公司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机理,从股权融资的非效率和公司价值损失两个方面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侵占行为中的代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CMS模式的特殊股权结构中,终极控股股东侵占动机更强,防止终极控股股东侵占行为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剥夺行为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较为普遍的丑闻类型.为分析影响剥夺行为的股权及治理因素,本文从终极控制人性质角度入手,论述其性质差异与剥夺行为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04~2005年有关数据,并运用logistic逻辑回归检验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背景的董事比例与剥夺行为发生概率成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并不是影响剥夺行为是否发生的显著因素;在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剥夺行为发生的概率与控股层级正相关、与两权分离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20072009年我国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在终极控股股东主导下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并基于改进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探讨了公司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加上金字塔结构的特征变量,探讨其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终极所有权结构下,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权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正相关,其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取决于终极股东"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两种影响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结构来看主要呈字塔形,在金字塔形控股结构下的利益侵占问题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上市公司利益侵占形式主要表现为:关联方交易、担保、资金占用、股利分配政策调整等方式,而现金股利分配是股利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主要从现金股利政策来分析上市公司利益侵占问题,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行为提出建议,并希望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18.
以2004年至2010年71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金字塔结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现金流权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及支付力度显著正相关;两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支付力度显著负相关;金字塔结构较复杂、终极控制人具有集团性质时,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支付力度较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受终极控制人产权性质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终极控股股东性质,考察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性在高自由现金流与低成长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还与终极控股股东性质有关,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正相关性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3-2012年数据为样本,基于产权性质和金融发展水平,从资本投资中介效应视角检验了融资约束对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现金持有通过资本投资中介效应实现的竞争效应在融资约束公司、民营公司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进一步检验表明,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提高了现金价值,而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司、融资约束公司和民营公司中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