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和实现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完美的审计意见存在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主要通过变更审计师和提高审计收费这两种方式实现审计意见购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巴黎协定》签署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风险对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碳风险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机制检验表明,在环境规制下,企业在碳风险压力下主动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并提升了ESG表现,审计师则降低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审计师行业专长程度对企业碳风险的环境审计结果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在区分企业规模、内部控制质量时,碳风险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也表现出异质性。本文将碳风险与非标审计意见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为发挥环境审计作用约束碳排放行为提供了新视角,也对于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IPO发行制度规定企业的财务报表必须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而发审委中有审计师担任委员,所以审计师在IPO过程中可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IPO公司雇佣的中介机构,又是IPO资格的审核者.那么IPO公司会不会利用审计师的这种双重身份,通过购买审计师的服务来协助其对发审委委员寻租,最终顺利通过IPO审核呢?本文基于寻租动机,研究具有什么特征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有审计师在发审委中担任委员的事务所.本文的贡献在于从寻租的视角来提供经验支持,丰富了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Lennox(2000)的审计意见购买模型,研究分析师跟踪是否会影响公司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跟踪的分析师越多,公司越倾向于进行审计意见购买。当跟踪的分析师中存在明星分析师时,公司的审计意见购买倾向会更加明显。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被更多的分析师跟踪时,企业有更强的动机通过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获得更好的审计意见。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分析师跟踪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拓展了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对于投资者决策以及监管层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实证研究表明,虽然变更审计师增加了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可能性,但是审计师变更更为显著地提高了审计意见改善的可能性;审计收费异常增加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可能性负相关.公司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功实现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此外,异常审计收费、审计收费异常增加和异常降低与审计师变更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1-2008年间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为研究样本,并将全部样本区分为明确表达与隐含表达两组子样本,实证研究了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存在表达方式上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独立性越高的审计师,越倾向于出具明确表达的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而胜任能力强的审计师,并没有比胜任能力弱的审计师更倾向于出具明确表达的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胜任能力强的审计师可以从审计市场上优先争取到优质客户,所以为客户出具明确表达的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的比例反而比胜任能力弱的审计师要低。如何引导和鼓励胜任能力强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多地参与上市公司持续经营风险揭示,应当成为行业监管与引导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是审计功能异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审计监管的重要议题.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意见购买的行为动机、行为路径、行为后果和监管等内容.研究表明,意见购买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审计师变更向继任审计师购买意见,或者以审计费用或提供非审计服务的方式收买现任审计师.部分研究还表明,意见购买行为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同时,意见购买行为的监管效应则取决于监管成本和监管收益的均衡.以往研究的不足在于尚未进一步揭示意见购买行为的动因,从国内来看,非审计服务是否损害审计独立性以及意见购买行为是否产生不利的经济后果,仍然缺乏必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企业陷入诉讼纠纷后变更审计师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后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后任审计师能充分关注客户诉讼事件带来的审计风险,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抵制,不清洁审计意见的出具概率增加,审计意见并没有改善.进一步区分审计师变更方向后,结果显示升级、平级和降级变更审计师均不能改善审计意见.本文结论表明当前审计市场监管,对审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6-2010年在沪、深上市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并根据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将样本数据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数据,用审计师发表的非标准审计意见衡量审计质量,全面研究强制、自愿条件下轮换审计师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愿轮换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自愿轮换审计师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而在国有企业中,自愿轮换审计师与审计质量不相关;强制条件下的轮换,无论是审计师层面还是事务所层面,与审计质量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6,(9)
本文考察外部经营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法制环境越好,政府行政管理效率越高,金融服务越发达,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应该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发展金融服务市场,加强法制环境建设,发挥外部环境对企业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审计意见关系到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影响经济管理水平,所以审计意见购买成为经济管理和审计制度中世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国际会计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审计师变更后审计意见是否得到改善与此同时被审计的公司是否具有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和审计收费等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1—2012年93家因虚假陈述被证监会惩戒的公司和39家审计师被同时惩戒的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Bivariate probit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对审计意见和审计师惩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审计师出具非标意见反而越易受到惩戒,且惩戒程度也越高的悖论,这与我们的预期不符。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审计意见变通所导致。监管部门有效发现了审计意见变通行为,因此审计师仅出具非标意见不足以保护自身,只有有效披露公司的重大错报,出具正确恰当的审计意见才可以远离惩戒。本文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审计师惩戒有着重要的启示,同时为监管机构出台更加有效的审计监管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雯  谢露  张敏 《审计研究》2013,(1):87-94
本文运用2005—2009年间的172个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从关联贷款角度实证研究了大股东的掏空动机对商业银行审计师选择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向大股东发放的关联贷款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聘请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表明大股东为了更便捷地获得关联贷款,会对银行的审计师选择施加影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关联贷款对审计师选择的上述影响在民营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银行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关联贷款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越显著。本文为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掏空动机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从审计师选择角度拓展了商业银行大股东掏空的实现机制问题,丰富了审计师选择、关联贷款及商业银行治理方面的文献,对商业银行及银行监管机构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审计师变更可能是新任审计师实施低价揽客竞争策略的结果,也可能是企业管理当局实施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结果。借助可观察的审计费用,本文对审计师变更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审计师变更过程中新任审计师大多实施了低价揽客策略。但同时,还发现了一种特例,即大规模审计师变更为小规模审计师的情况中,新任的小规模审计师不仅没有像正常竞聘那样降低审计收费,反而获取了更高的审计收费,这表明大规模审计师变更为小规模审计师的情况更可能是企业管理当局实施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线上销售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消费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线上销售对审计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线上销售程度越高,审计师审计调整的幅度越小;审计调整程度的降低主要为向下审计调整程度的下降,而向上审计调整程度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审计师对线上销售程度较高的客户公司也降低了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线上销售比例较高的客户公司,其审计前盈余质量和审计后盈余质量都显著更高;Wind线上销售数据的披露放大了线上销售对于审计调整的降低效应。此外,线上销售降低审计调整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经验或具有职业怀疑特征的审计师所审计项目之中,以及内部治理较好的客户公司之中。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解线上销售对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以及审计师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角度来研究本地审计师的合谋效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异常审计收费降低了本地审计师对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盈余管理公司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而并不会降低本地审计师对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盈余管理公司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同时,异常审计收费也不影响外地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表明本地审计师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盈余管理公司之间存在合谋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盈余管理公司更可能选择本地审计师进行审计,从而为本地审计师的合谋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姜涛  王怀明  陈筱雯 《上海金融》2012,(4):98-103,119
本文以2002-2009年被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及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处罚且违规行为与审计师相关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被处罚后审计师更换的选择行为以及更换审计师对避免再次处罚的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受处罚的公司,被处罚公司更倾向于更换审计师;相对于上一年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被处罚公司,上一年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被处罚公司更倾向于更换审计师;上一年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被处罚公司,更换审计师的行为能够有效抑制再次被处罚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审计意见购买是学术界和监管部门都十分关注的话题,但以往研究多以单个上市公司为对象来研究审计师变更和审计意见购买,且国内外的经验研究一直未得到一致的结论。考虑到在新兴市场国家,企业集团是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本文以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发现审计师对集团内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可能导致集团内多家上市公司变更该事务所的审计业务;企业集团通过变更事务所能够实现审计意见改善。此外,变更对象不同,变更后果也不同,首次审计该集团业务的审计师更容易屈服于集团,更容易被收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审计意见购买分为显性审计意见购买和隐性审计意见购买,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操作模式和影响进行了剖析.对我国资本市场审计意见购买操作方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存在着审计意见购买的可能性,其主要操作方式是威胁变更审计师;中小板市场无明显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中小板市场在检验模型中是运行有效的,其审计意见值得信赖.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认为,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对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重点关注;审计机关应该履行对社会审计机构指导、监督的职责;证券市场监管者以及投资者应当关注审计意见购买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审计师能否挖掘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并充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是影响审计报告改革成效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行业专家审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具体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行业专家,行业专家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更多、文本篇幅更长且更愿意采用结论性评价.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具体类型来看,本文发现行业专家审计师更倾向于披露账户层面、行业共性层面、归因清晰的关键审计事项,并更愿意采用积极的结论性评价方式进行具体披露.此外,行业专家审计师披露充分的关键审计事项后,客户盈余操纵与财务重述行为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审计师个人层面的行业知识、行业经验以及行业审计技能的培育有助于更好地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并实现审计报告改革的预期.本文的结论也为积极推进审计报告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