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海内外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新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发放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研究结果表明当股权集中度增加时,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海外证券市场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和严格的外部监管使得海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减少代理成本.但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增加程度要高于海外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高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并没有降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反而成了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一种合法工具.  相似文献   

2.
吴纬地 《财会通讯》2021,(4):120-123,150
文章以半强制股利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影响效应为主线,选取2000—2017年A股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数据,从时间序列、企业性质、行业、证券板块等层面研究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特征和变化趋向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A股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对半强制性股利政策表现出明显的迎合趋向;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的行为显著降低,但股利分配比率依然偏低;分属不同行业、企业性质和证券板块的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自由现金流处于经理人控制之下,经理人有可能将企业资金投入到能够给自己带来私人收益但损害公司价值的非盈利项目,从而导致过度投资.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可以迫使经理人"吐出"自由现金流,从而降低企业过度投资风险和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但对中国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过度投资约束功效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无关.其原因在于,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受到监管层政策驱动因素和获得再融资资格意图的严重影响,造成股利政策的扭曲,并且在失衡的股权结构状态下,现金股利已被"异化"为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谢华 《财会月刊》2015,(3):13-18
本文利用2011~2013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际考查了在财务柔性、融资约束等因素影响下企业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结构性偏离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企业规模和现金股利政策的不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所有制性质、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规模不同,企业在现金流量敏感性与投资行为方面有显著差异。本文研究还发现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投资行为呈分裂状态: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及有股利支付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投资负相关;民营企业、小型企业与无股利支付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投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股权结构与公司的股利支付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财务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选取2002~2007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国有企业为样本,结合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构建模型,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比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对每股股利和股利支付率显著正影响,法人股比例对每股股利和股利支付率负影响,但显著性水平不高,流通股比例对每股股利和股利支付率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6.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税后收益在支付股利和增加留存收益之间合理分配的政策安排.自1961年米勒和莫迪尼的股利无关论以来,西方国家股利政策理论主要有股利顾客效应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股利代理成本理论,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财富转移效应.这些股利政策理论受到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高度重视,并在西方国家股利分配实践中广泛运用.我国在股权结构、税收政策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大相径庭.现代西方国家股利政策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究竟有无指导意义?应如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公司自觉的现金分红行为,强制分红政策在矫正公司分红行为的同时,会激起高管的消极抵制,所以它能否有效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尚难预料。为此,建立了一个混合策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说明了强制分红政策影响代理成本的作用机制,并将2011年出台的强制分红政策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强制分红政策能否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实证研究发现,强制分红政策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代理成本。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中小板和微股利的上市公司而言,强制分红政策可以更加显著地降低那些主板上市公司和正常发放股利的公司的代理成本。研究结果不仅支持了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而且为进一步完善公司股利政策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0年数据,对金融危机、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期间上市公司倾向于不支付现金股利或降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以应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相对于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的现金股利偏好反而有所增强,即在金融危机期间,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满足大股东对现金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通过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提升了企业所承担的审计费用.其原因在于企业无法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完全转嫁至其他主体,较重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性负担,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审计师的审计风险,进而提升企业所需支付的审计费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00--2010年A股市场分配现金股利与未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考察股权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属性)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即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股权集中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当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后,这种正相关显著降低;从股权属性来看,相比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而进入全流通后,国有上市及非国有上市公司均显著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程度.此外,当民营上市公司负债水平较高或面临较多投资机会时更有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盈利能力较差的上市公司相比其他公司更有现金股利支付倾向.  相似文献   

11.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从股份公司诞生之日起,股利分配便已成为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股利政策稳定性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数量和支付形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支付形式还是从支付数量看,除公用事业行业外,我国其余行业上市公司实行的均是不稳定的股利政策,短期行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及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家股比例、境内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显著负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规模显著影响股利支付率。该研究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存在利用股利政策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流通股股东具有资本利得偏好而不关注公司的股利政策。  相似文献   

13.
最终控制人特征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2年-2004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最终控制人的侵害动机成反比,现金股利的支付率随着最终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U形变动;两权分离程度越小,派发现金股利的水平就越大,但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较高的现金流量权,现金流量权比例越大,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也越大;最终控制人性质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且对于投资者的收益以及股票市场的稳定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明确股利政策要解决的基本矛盾股利政策的基本矛盾在于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和股东对本期收益的要求。从融资发展的角度看,公司应少支付股利而多留存盈余用于发展;但另一方面,过低的股利支付率将严重影响股东作为投资人的积极性。以上两种矛盾发展的结果将最终在股价这个最直接的显示器上表现出来。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将引起公司现期股价的上涨,但因影响公司的投资而…  相似文献   

15.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期末如何分配其可支配收益的政策.本文以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完成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及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内部人利用股利政策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考察了国企混改、竞争战略与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选择不同战略形式的国有企业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成本行为,相对成本领先战略而言,采用差异化战略的国有企业费用粘性更强;同时还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有效抑制费用粘性,且其抑制作用在差异化战略企业中更加明显。中介机制分析表明,相对成本领先战略而言,选择差异化战略的国有企业通过加剧经理人代理问题而增强费用粘性;而国企混改通过抑制经理人代理问题而降低费用粘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考察了股改前后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主要探讨了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股改前,股份流动性、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均不显著;股改后,股份流动性与现金股利支付呈显著负相关,但股权集中度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07—2012年派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股利迎合理论对机构投资者偏好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派现力度大的公司对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机构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偏好又导致上市公司较高的股利支付倾向,即股利迎合理论能够解释机构投资者偏好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直是社会公众与学术界所关心的焦点。而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理财学界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标准,西方学者称之为"股利之谜"。那么现金股利到底是否在企业中发挥了作用?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将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首先从股利支付的动因方面,本文建立回归模型一,探讨了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到底是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利益输送假说",实证结果支持后者;另外从股利支付的结果方面,本文建立回归模型二,检验了派发现金股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两个回归给出的结果在逻辑上相一致,均符合现金股利的"利益输送"假说,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不仅无法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向非流通股股东输送了大量现金,减损了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玲  侯佳璐 《会计之友》2021,(7):138-143
现金股利政策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将内部信息传递给市场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我国能源上市公司2014—2018年财务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财务柔性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企业成长性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企业成长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财务柔性与现金股利政策呈正相关,企业成长性与现金股利政策呈负相关,企业成长性在财务柔性与现金股利政策相关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能源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丰富了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现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