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FDI迅速变动相应导致了我同外汇储备变动,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联动性.结果表明,FDI对外汇储备变动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风险.为此,必须加强对FDI与外汇储备的分析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外汇储备持有量-适度量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首先通过外汇储备增量分析,找出了能较好解释外汇储备变动的三个主要变量:贸易差额,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外债增加额,在此基础上运用OLS方法建立了我国外汇储持有量方程;然而,在借鉴国外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实际外汇需求,构建了我国适度储备量方程;最后论述了外汇储备持有量和适度量不一致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并主要结合进口这一变量阐述了利用上述持有量-适度量模型进行外汇储备规模管理和调控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论文首先运用db2小波对取对数后的数据分3层进行降噪,然后建立外汇储备、汇率以及CPI的VEC模型,并在VEC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他们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与汇率之间不仅存在因果关系,还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CPI与外汇储备之间不仅存在协整关系而且变动方向保持一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对CPI上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对CPI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力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高速增长。这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般认为,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有净出口额、FDI、利率、汇率。而这里通过对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的外汇储备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是受FDI影响,净出口额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利率与汇率的即期影响不太明显。因此,我国要控制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是控制FDI的数量,取消外国投资的超国民待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高速增长.这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般认为,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有净出口额、FDI、利率、汇率.而这里通过对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的外汇储备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是受FDI影响,净出口额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利率与汇率的即期影响不太明显.因此,我国要控制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是控制FDI的数量,取消外国投资的超国民待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本文首先找出外汇储备急增的原因,然后运用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是进出口额、FDI和外债余额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政策到底产生什么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6099.32亿美元.从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与一国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国际外汇储备状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和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的政策建议等五个方面研究了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鲁  邢照峰 《中国外资》2011,(24):170-171
从我国的宏观数据来看,随着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的增加,在接下来的年度会引发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理论上讲,FDI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通过货币供给量及外汇储备、国内投资、国际贸易、汇率和技术进步等传导机制,本文将运用ADF检验、协整分析、ECM模型、脉冲分析等计量方法,着手分析我国FDI流入量对通货膨胀的长期、短期、静态及动态影响作用,寻求FDI流入量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9.
世界外汇储备结构概览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世界外汇储备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比较分析,以及对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变动同外汇储备规模之间的对比关系分析,评述了世界外汇储备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变动特点;同时结合个别国家的经验教训,就“去美元化”问题和“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性风险和规模适度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性现状入手,剖析了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点和结构性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指出FDI流入、外债增量和贸易差额依次是三个影响力较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外资流入的外汇储备做了成本-收益分析,指出外汇储备相对过剩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在既定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低外汇储备风险的直接和间接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运用Chow检验等方法,对FDI与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变动且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FDI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证券导刊》2011,(17):9-9
“人民币升值不会直接导致外汇储备损失。”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近日学者的“因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003年以来外汇储备损失2711亿美元”之观点,这位负责人从三个方面予以回应。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外汇储备是外汇资产,以美元作为记账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导致了外汇储备折算成人民币的账面价值变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过程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在此过程中两次涉及到汇率,因此我国的汇率变动必然会对FDI的进入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过去十几年间的实际汇率和FDI流入情况,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与流入我国的FDI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且保持着长期的均衡。  相似文献   

14.
郝雁 《海南金融》2010,(9):48-51
对中国和日本两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弹性都较小,但发生的原因却是不同的。日本央行购入外汇储备的日元资金的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债券融资——外汇平准基金,中国央行的购汇资金则主要依赖于基础货币的投放。为抵消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中国央行通过持续不断地发行央行票据对冲这些基础货币增量,因此在货币政策方面缺乏独立性。中国应尝试借鉴日本的做法,通过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切断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消除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压力,进而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对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连庆 《南方金融》2003,(11):33-35
针对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相对过剩存在的负面影响,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经营管理策略,包括明确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目标,实施适当的投资业务,扩大关键技术和战略性物资进口,加强外汇储备变动分析等,以保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促进外汇储备职能的正常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进口额、进出口贸易差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国际收支经常帐户差额、外债余额、外汇等因素作为考察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1984~2003年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得出:国家外债余额、汇率及其制度变动是中国外汇储备量增长的决定因素,而进口规模、进出口贸易差额的变化、实际利用外资额以及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差额与外汇储备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从而间接影响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论文据此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引发了理论界关于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的广泛讨论。本文从外汇供求出发,采用1993-2013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适度外汇储备关于各经济变量的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测算出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与中国在20年中的实际情况与政策变动相结合,解释外汇储备的失调情况,以及每阶段失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面临外汇储备管理难度加大、通胀压力、外资企业利润汇回增加等问题。探讨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已有的研究和观点,对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进行综述,说明与该问题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19.
资本流入、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对我国外汇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解释了外汇储备非均衡的概念,采用1999年1月~2005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作协整分析,测算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流入我国的非FDI 资本数额,证明过度资本流入引起我国外汇储备的非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 收益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持有水平虽然没有超出适度区间,但已明显偏高,进而提出外汇储备管理的“适度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面临外汇储备管理难度加大、通胀压力、外资企业利润汇回增加等问题.探讨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已有的研究和观点,对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进行综述,说明与该问题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