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国圣 《水利经济》2008,26(3):10-13
水文化是滨水城市的特色和资源.现代滨水城市的水文化建设应当倡导先进的水文化,通过采取市场化运作、保护性开发和基地型集聚等切实有效的策略安排,既保护和挖掘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创造与时俱进的现代水文化,为提升滨水城市的竞争力和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玥  徐慧  谢佩琳 《水利经济》2020,38(1):80-84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的主要公共场所、景观游憩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发挥城市滨水空间的游憩功能,打造滨水游憩空间越发重要。在梳理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概念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水陆统筹角度,根据多学科理论,辨析了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简称"六位一体")六大综合治水理念与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的关系,探讨了基于"六位一体"的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思路和要点,并以沂源县螳螂河城区段展开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3.
淳安县以打造“世界山水公园、东方休闲名湖”为目标,整合于岛湖滨水景观资源,倾力打造滨水景观飘带,全方位提升绿化质量和水平,推进千岛湖城市绿化进程,提高千岛湖城市品位,提升千岛湖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及城市旅游休闲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旅游是滨水城市开发的热点问题.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分析两江四岸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参考了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根据滨水旅游资源吸引力因素、开发潜力因素、旅游条件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  相似文献   

5.
黄冬 《农家之友》2009,(14):66-68
滨江路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宜州市庆远镇文昌社区至江头社区滨江路景观绿化工程设计为例,论述如何对具有广西特色的道路滨水景观进行设计,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俞锋  刘晓惠 《水利经济》2011,29(1):61-64
滨水水利风景开发建设涉及多领域、多学科,资源基础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从风景资源的游憩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滨水自然风景重塑等几方面阐述了滨水水利风景的开发思路,分析了滨水水利风景建设的多元化、多目标特点,提出了滨水水利风景开发建设的规划导则。  相似文献   

7.
谢佩琳  徐慧 《水利经济》2018,36(3):70-73
基于水文化与水景观的对应关系,将水文化理念引入城市水景观营造中。通过对新时期水文化"五性"内涵的解析,分析现代水景观营造的典型误区,总结出能够展现当地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凸显城市品牌的水景观营造五大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江阴市"八里沿江、十里运河"水景观规划实例的优势及不足,旨在为未来城市水景观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湖海塘位于金华市区南部,素有金华"小西湖"之称,是金华市区最大的城市湖泊,有近1000年的历史.随着金华城市建成区的拓展,湖海塘已近在咫尺,因其现状环境风貌与城市景观不相协调,为更好地利用好水面和绿化资源,打造高品质的城市滨水公园空间,由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设计单位设计的,借鉴了中国十景文化的传统湖海塘公园应运而...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选择提高防洪标准的合理方式,从建设用地价值角度选取交通条件、基本设施、环境状况、城市规划4个因素,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都市防洪堤加高工程对滨水建设用地影响评估模型,分析了都市域内防洪堤加高工程对滨水建设用地的影响,并针对Y市防洪堤加高工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都市防洪堤加高工程对滨水建设用地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建议优化防洪堤加高方案,或选择外围工程方案,并确立完善的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励效杰 《水利经济》2011,29(4):41-44
宁波城市发展与水密切相关,三江六岸区域是宁波城市核心组成部分。系统梳理了宁波中心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宁波三江六岸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宁波三江六岸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定位、产业选择、空间布局和加快推进宁波三江六岸区域开发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