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一、小城镇道路的由来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 ,在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问题上 ,某著名社会活动家、社会学家提出了走小城镇道路的观点。他的“小城镇 ,大问题”的观点和一些持类似观点的专家学者的建议 ,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中央很快将走小城镇道路的战略思想纳入了我国城市化导向性政策体系。当时 ,我国的城市化政策是 :控制发展大城市 ,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大力发展小城镇。小城镇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 ,成为国家最支持和最重视的一个层次。进入 90年代 ,“小城镇 ,大问题”又进一步上升为“小城镇 ,大战略” ,成为至今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上占… 相似文献
2.
3.
丁锋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19(1):31-33
小城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城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扼要的回顾,并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四种道路选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这将是我国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方向性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城市化应走小城镇为主导的道路。对此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小城镇与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内在联系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区域,包括县中心镇、区域集镇、农村集镇,是我国传统社会的农村区域中心。大力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具有 相似文献
5.
要搞好小城镇建设 ,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 .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要以现有县城为骨干 ,同时选择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重点发展。对重点发展的小城镇 ,要做好自身的科学规划 ,是建成工业型的镇 ,还是商贸型、旅游型的镇或是综合型的城镇 ,在功能上要有定位 ,并由此作出镇区的详细规划 ,分别作出工业小区、专业市场、住宅区、文教区等的布局和安排。经过几年的努力 ,逐步建成结构合理、层次和规模适度、分布有序、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体系。2 .要采取措施繁荣小城镇经济。一是引导农村各类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 相似文献
6.
农村城镇化,作为一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社会的必由之路,打破了传统的"农村——农民、城市——市民"的格局,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建设蕴含着城乡协调发展的大战略,推进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对城镇化路径的思考、创新与重新选择。一、农村城镇化基本概念城镇是以人为主体,以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为特点,以获取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农村城镇化,这是既切合实际又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 )小城镇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1 有利于带动西部经济现代化。我国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长期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中 ,改革开放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不仅使已有的小城镇迅速地发展起来 ,而且还促使一些原来仅仅只是农村一般的小集镇也迅速发展成为颇具规模与活力的小城镇。然而 ,我国西部乡镇企业小型分散的空间布局 ,松懈无序的组织结构是与其所追求的规模效益、低成本扩张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相悖的。小城镇正是以比较利益优势吸引着众多的乡镇企业和投资者向其集聚 ,从而改变了乡镇企业以往那种分散布局、协作困难、各自为政的局面 ,…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在获得生产自主权之后,走向市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为了了解农村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摸清农户走向市场的程度和走向市场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正确分析和把握其经营行为的特征、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要求,以探讨加速农村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于1993年上半年,在全国312个固定观察点村庄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在7012个农户中进行了《农户与市场》的专题调查。 调查表明,改革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新旧体制之间不时出现摩擦,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充满矛盾,同产品市场相比要素市场的发育极不健全,农户进入市场还遇到不少障碍。 相似文献
11.
本刊2004年第八期“张郭崛起”专题报道了泰州市张郭镇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经验,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日。江苏省委党校和泰州市委在南京联合举行了《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张郭研究》座谈会。江苏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在座谈会上指出:“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对农村全面小康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研究指导。” 相似文献
12.
13.
在广东农经学会1993-2001年度评比的优秀农经著作中,一本颇具特色的研究“三农”问题的获奖作品,就是傅晨教授著的《聚焦:中国农村改革热点和重大问题研究》一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经济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等。这些新情况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经济学界议论的热点。问题的原因在哪里?怎样着手解决?由于分析的重点和角度不同,认识很不一致。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启发人们更深入地探索,大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15.
最近,李全根老师在《粮经理论之树常青》一文中,一段希望从事粮食经济工作和理论研究的同志“无疑更应当保持职业的敏感性,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轻信、不盲从,一切应以事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大学推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高启杰教授的新著《农业技术创新:理论、模式与制度》(以下简称“创新”) 2 0 0 4年1月由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相关制度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有关专家选入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在我国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急需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克服农村发展的各种障碍。作为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论述农业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著,本书是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并对国内外农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我与《中国粮食经济》有一种割舍不开的情缘。《中国粮食经济》在我心中永远是一座圣洁的殿堂,亲切、敬仰、自豪,各种情愫在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粮食经济》时就充满我的心间。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可以说是中国对于国际可持续农业运动的创造性贡献。尽管西方也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类似的概念,但就其内涵而言,与中国生态农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中国生态农业的思想源远流长,系统的研究也有2 0多年的时间。可以说,生态农业是由劳动人民靠自身对农业发展途径和战略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而创建,并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探索和总结完善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最近出版的《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由李文华院士主编,95位长期从事中国生态农业的科技人员参加编写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经济》2012第8期刊登了一篇“老粮油人”的《盼“衣食父母”把根留住》的文章。作为一名老粮油人,该作者对我国城镇化带来的可耕地减少,特别是农业人口减少后可能出现的粮食生产数量安全问题忧心不已。其担忧之情跃然纸上,令人钦佩,可惜他并没有进一步阐述如何才能让“衣食父母”扎根农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吴军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4):76-77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20年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20年来,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始终如一地在宣传国家金融政策、反映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成果、交流成功经验、普及信用合作知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