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人员在对Z公司审计过程中,发现了该公司多种经营部借用公司资金、打着公司招牌进行账外经营的事实,账外经营时间长达两年以上。这起账外经营是这样被揭露的: 一、一张内部付款凭证,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怀疑 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发现了一张“借:其他应收款──多种经营部10万元”的付款凭证,摘要栏写着“付科技开发资金往来”,凭证的附件是一张现金支票存根,收款人是挂账单位──多种经营部,用途是资金往来,挂账时间至审计之日已有两年多的时间。这一张凭证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怀疑:(一)多种经营部是一个非独立的内设机构,与Z公…  相似文献   

2.
账外资金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危害性大等特点,对审计人员来说存在很大的审计风险和大量的调查取证等审计工作量。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被审单位账务处理软件提供的查询功能以及其他管理子系统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的账表输出等功能来辅助进行账外  相似文献   

3.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劳动资料,包括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设备、工具等。在企业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资产账实不符,常常存在着账外固定资产的现象。下面简介几个固定资产审计案例,谈一谈账外资产的审计方法。案例一:A企业是一家商品流通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财务核算比较规范,税费缴纳正常。审计进点时,该单位的负责人非常自信的对审计人员说:我们的企业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应当没有违纪违法的大问题。审计的第一个星期,审计人员在账面上确实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该企业真的象那位…  相似文献   

4.
去年4月初,我办在审计署的统一组织下,参与对某某集团原法人代表的经济责任审计。我办审计组积极开拓思路,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取得了较好成绩。审计发现了该集团及下属单位将大量资金放在账外经营、调节损益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办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审计人员探索正确的审计方法是分不开的。 一、领导重视,思路正确 在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中,署经贸司、特派办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主管经贸审计的副特派员多次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审计人员认真学习李金华审计长的讲话,明确工作思路,确立审计重点。同时,针对该集团及所属…  相似文献   

5.
近日,我们在审计时发现,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有些固定资产长期留在账外使用。经审计人员进一步核实,账外固定资产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  相似文献   

6.
施金平 《审计月刊》2004,(10):52-53
在证券公司的清算审计中,如何发现账外自营账户是一个难点。以下试着分析账外自营账户的特点,介绍账外自营账户的查账技巧。  相似文献   

7.
1.从审计农发行的总务和工会账入手。检查其收入是否合规,有无账外收入,库存余额和发生额是否合规,有无公款私存现象,是否隐藏有“小金库”。  相似文献   

8.
今年,湖北省云梦县审计局在对某单位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房租收入甚少,与往年相比下降了21%,这一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审计人员的高度警觉。通过明察暗访,内查外调,以及与账务账目一一核对,查出该单位将9个门面的租金收入私自存放列入账外。对此,审计人员及时找到该单位负责人,给予了严肃批评,并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9.
外资产是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自存放任意支配的各项资金和物资。按其账外资产管理方式的不同,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账外管理,用于解决企业职工福利待遇,供企业领导支配和使用;另一种是根本无账,或设置流水账,使资产处于混乱状态,造成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的流失。本文就企业账外资产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种审计的方法。一、企业“账外资产”形成的来源和渠道(一)截留收入形成的账外资产1.企业截留对外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劳务收入。主要是大中型国…  相似文献   

10.
李秋芹 《企业导报》2012,(19):117-118
"小金库"是企业违反财经法规和制度的规定,通过隐瞒收入和虚列支出所形成的账外资金或资产。本文从小金库的特征入手,探讨了"小金库"审计应当采取的特殊审计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小金库"审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月,三明市审计局根据组织部门的委托对某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该局(以下简称A局)是1996年由两个行业主管局(以下称B局、C局)合并组建,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一个店面的房租收入(每月2000元)纳入财政专储后返回A局补充经费。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中了解到A局会计核算极不规范,从1997年下半年到2001年会计只做凭证,不登会计账簿,货币资金账账、账实严重不符,而且只处理B局的经济业务,致使C局的资产、负债到审计日仍游离于账外。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对有关经费收支采用顺查和详查的审计方法。在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深入,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经营自主权和资金管理权进一步加大,而个别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单位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提供了条件。账外设账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危害极大,它扩大了消费基金,侵占了国有资产,甚至让个别领导干部走上贪污腐败的邪路。因此,内部审计在每一个项目的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审计风险,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将查出账外资金作为一项主要审计程序,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深入,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经营自主权和资金管理权进一步加大,而个别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单位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提供了条件。账外设账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危害极大,它扩大了消费基金,侵占了国有资产,甚至让个别领导干部走上贪污腐败的邪路。因此,内部审计在每一个项目的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审计风险,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将查出账外资金作为一项主要审计程序,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相似文献   

14.
从近几年的审计结果看 ,对金融机构账外资产的审计 ,必须综合分析 ,全面考虑 ,而只从账面审查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 ,对账外资产的审计 ,需采用查账、观察、询问、外调等多种审计方法。一、对截留收入形成的账外资产的审计方法通过核实收入、利润是否纳入财务核算 ,审查有无以截留收入、隐瞒利润等方式进行购建账外资产的方法。(一)通过勾对收息与付息情况 ,发现账外资产。采用这种方法 ,就是要调阅银行的利息收入科目明细账 ,对每一户贷款企业的利息进行逐笔登记 ,再与贷款企业存款账户的付息情况勾对 ,来发现账外资产线索。如审计…  相似文献   

15.
审计人员在日常审计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政府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有账外资产存在的现象,特别是这些年来一些部门通过各种形式捐赠给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电脑、电器等设施游离于单位固定资产账外。  相似文献   

16.
近日,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望远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审计决定处理事项制定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整改。一是调整有关账目,对截留土地出让收入逐步上缴国库,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对账外资金全部纳入财务集中进行核算;三是采纳审计建议对工程付款情况进行核实,建立相关工程内控制度,并对拆迁资料进行整理、归档。通过以上整改措施,望远工业园管委会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工业园区财务核算,  相似文献   

17.
账外资金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取侵占、转移、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等手段套取资金,未列入本单位财务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自存放、任意支配的款项.账外资金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审计人员采用常规的方法是很难发现的.如何发现审计线索、找准突破口,是审查账外资金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在财务检查和收支审计业务中,经常可以见到“小金库”与“账外资金”这两个名词,许多人认为它们基本上是一回事。而事实上,小金库与账外资金是形式相似、性质迥异、目的不同、结果有别的两种经济行为。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正确区分两者的异同,对恰当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者进行简要分析。 “小金库”与账外资金的来源 (一 )“小金库”资金的来源 “小金库”是指隐匿,截留、转移国家和单位的收入,未在本单位财务部门收支,私放私存、随意支取的各项资金。其主要来源有: 1.隐匿收入、…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应怎样深化”账外资产”审计呢?笔者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20.
一对利用关联企业销售业务偷漏增值税行为的审计1.少数企业与关联企业在进行交易时相互不开票、不入账,长期账外经营,从而偷漏增值税。这种偷税行为从账面上很难发现,对其审计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核查资料,初步判断企业是否有账外经营的行为。审计时将企业本年度与上年度的销售账簿、原材料购领账簿、水、电等主要项目的支出数额进行对比,如果本年度的原材料、水、电等消耗数额与以前年度相当或者大于上年度,而销售账簿上所反映销售数额却低于上年度,则可以判断出该企业存在账外经营,偷漏增值税等问题。第二步,实施全面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