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营者》2005,(10)
<正>在已上市的18家互联网企业中有16家是在纳斯达克挂牌的,没有一家是在国内的。而几乎所有准备要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都将目光瞄准了美国的纳斯达克股市。其实,企业可以选择的上市地点并不少,比如国内、香港、新加坡、英国等。为什么是纳斯达克? 答案的一方面令我们深感悲哀,答案的另一方面颇值我们反省与深思。  相似文献   

2.
创业板设立已经三年。究竟该如何评价中国的创业板?我想还是应该从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谈起。纳斯达克市场在1971年2月8日开盘,当月收到英特尔的融资申请,1971年10月13日首期融资820万美元。此后1980年有苹果公司上市,90年代上市的有思科、微软、朗讯、雅虎、亚马逊,2004年有谷歌上市,纳斯达克市场是这些伟大企业的温床。但是,真实的纳斯达克却同战场一样,在每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企业身前身后,尸横遍野,血肉模糊。据统计,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两年内跌破发行价的近70%,第三年破产清盘或退市的公司逾  相似文献   

3.
企业为什么上市?有没有资格上市?让我们以“纳斯达克”为例,分析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7日,中国金融界权威媒体<证券日报>在显要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广西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新科技")计划于200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一时间,"富新科技"这个企业名称响遍九州大地,广西防城港市的市花"金花茶"也因此披上金装变成了"金凤凰",快速飞向国际市场."富新科技"的成功秘诀何在?带着种种疑问,笔者走进了广西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一个创业型企业家,中国最早一批在硅谷创公司并带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华人。短短三年,创立的虚拟网络漫游商GRIC公司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短短四年,独立创办的汉能累计完成近10亿美金的交易,参与投资的框架传媒以1.8亿美金的高价卖出,成为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课堂上的经典案例。他喜欢创新,更喜欢挑战,放眼做中国的"高盛",开始跟有着百年历史的高盛、摩根斯丹利等国外投行巨头叫板。一个资本市场运筹帷幄的高手,一位中国的"投行先生"。他就是"2007.中华十大财智人物"、"最具影响奖"得主,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0陈宏。  相似文献   

6.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CEO中,她是唯一的一位女性.在办公楼中和她相遇,如果不加以介绍,没人会相信面前的这位温文尔雅的女性竟然是一位手握三个硕士学位,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的CEO.  相似文献   

7.
创造中国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最大融资额的亿万富豪;身家超过张朝阳、每月却只用1万元的“节约型”亿万富豪;每天工作18小时、无暇谈情的32岁“钻石王老五”……10年间,从学生诗人到商界领袖,刚刚实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分众传媒掌门人江南春无疑是一个让人颇感神秘的人物: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别人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也不一定完成的创富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取配对样本的方法,选取分别在纳斯达克和深圳创业板上市的中国企业,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研究境外上市价值溢价及其成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较深圳创业板上市存在一定的公司价值溢价,并且溢价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这种现象源于不同股票市场的监管制度所形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差异.基于此,提出改进深圳创业板市场效率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晖 《英才》2012,(4):88-89
由于在美国上市,很多企业往往是上市前最后一刻才决定究竟是纳斯达克还是纽交所。因此,对于纳斯达克中国团队来说,不惜一切代价抢夺上市资源就是唯一的选择。为业务而开展业务,至于参与者的潜在利益与可能损失,或许就看各自的命硬不硬了。  相似文献   

10.
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是一家集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BIPV的研发、光伏发电系统的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12月2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继新浪、搜狐、百度等之后第33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高巍 《中外管理》2001,(11):74-75
到美国证券市场尽快上市是许多中国企业所梦寐以求的。下面介绍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证券市场较快上市的方式。有以下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天堂抑或地狱? 百度在纳斯达克的"梦幻IPO"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首日上市股价就从27美元的发行价上跳到120美元左右,其354%的涨幅也创造了美国股市5年来新上市公司首日涨幅之最.三天之后,百度股价更是创下了154美元的历史高位.  相似文献   

13.
圣元神话     
2007年5月,北京商人张亮将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圣元国际成功送上了纳斯达克,使其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食品企业。因其夫妻合计持有公司80%股份,张亮约六十亿元人民币的身家造就了资本市场的又一个财富神话。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来中国企业赴美最大一笔IPO来自去哪儿网。这家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搜索网站于2013年11月1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开盘价28.3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89%,当日最高成交价34.99美元,按照收盘价格,  相似文献   

15.
张宁 《中国企业家》2010,(11):162-162
在2004年的候选企业中,正在筹备上市的企业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已有8家公司成功上市(含一家过会)。 然而,上市真的能实现"救赎"吗?未必。当年排名第一的中星微电子,2005年1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并成为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  相似文献   

16.
《数据》2008,(2):8-8
国内民营企业为主角的海外上市浪潮,正以惊人的力量席卷全球资本市场。据统计,2007年在美国各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中,中国公司最多。其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有19家,全部为民营企业,上市的中国企业平均每家筹资约2.7亿美元;在纳斯达克,2007年上市的中国企业有13家。  相似文献   

17.
张丽纯  林海莘 《潮商》2011,(6):44-47
近日.澄海玩具业界传来喜讯:汕头市大树玩具有限公司即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玩具企业。  相似文献   

18.
读者     
读者来信为什么受伤的是中小企业?《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15期《消失的浙商》像国美、华为这样的大公司可以通过自我造血和外部输血来过冬,中小企业有什么?它们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通过上市、借壳、增发而自救。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企业家是要羡慕史玉柱的,怀揣着从纳斯达克股市募  相似文献   

19.
林雁兮 《中外管理》2013,(1):99-100
YY上市并不意味着中国概念股,在美国的窗口已经打开,门里门外的"中概股"显然需要熬冬新活法。在2012年这个萧瑟的冷冬里,欢聚时代公司(以下简称"YY")美国上市给处于危机中的"中概股"带来一缕难得的暖风。2012年11月21日,社交媒体平台多玩YY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七个多月来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而在此前后,"中概股"正遭遇退市潮和诉讼风波。"YY成功叩开‘中概股’赴美上市大门,其表现良好的财务数据及企业经营模式获得了美国投资人的认可,这为徘徊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启用,筹备10余年之久的创业板市场(简称创业板)终于开闸.创业板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该办法的实施将让我国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渠道.业内人士认为,创业型企业要进入创业板融资,在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法人治理结构调整、财务制度整合等方面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这些有上市计划的创业企业应当如何做好上市前的准备昵?面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创业板,投资机构又该如何"备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