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年金和保险资金离进入股票市场的海岸越来越近了。车马未 动,粮草先行。《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机构 投资者股票投资登记结算业务指南》、《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 和《企业年金管理试行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已陆续颁布。规则、制度 和技术准备似乎都万事俱备,它们的入市似乎是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05,(3):10-10
2月17日,中国保监会联合中国银监会下发了《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试行)》,同时下发《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和2月15日中国保监会与中国证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登记结算业务指南》共同构成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的基本制度和运作框架。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瓶颈,稳定和发展证券市场,国家及时出台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保险资金入市的序幕就此拉开。一方面由于证券市场长期低迷,还存在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新入市的保险机构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风险已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释放,一些股票的估值水平已实现与国际接轨,具有了绝对投资价值。上市公司的运作规范程度在提高,  相似文献   

4.
吴祖尧 《经济导刊》2004,(12):36-39
截 至2004年8月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10012亿元,若假设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规模为5%,则总规模可达500 亿元。从管理层发布的“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来看,总体原则是追求审慎、安全、增值。从投资模式来看,采取的是基金化的投资管理模式,投资资金和股票都托管在银行,通过独立席位进行交易,投资要有股票池作基础,保险机构投资股票作出重大决策前,必须做出书面研究报告。国内股票市场投资前景国内股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03年以来价值投资理念的兴起,已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场过截 至2004年8月末,我 金化的投…  相似文献   

5.
陈瑶 《经济论坛》2006,(19):106-107
随着我国保险公司资产规模的迅速增长,保险资金运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快速增长的保险资产与狭窄的投资渠道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为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保险监管部门在允许保险资金间接入市的基础上,又于2004年做出了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规定。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能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缓解保险资金运用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投资风险,成为保险监管的一项新课题。本文拟就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如何加强监管的问题作一下初步探讨。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必要性1.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拓宽了投资渠道,扩大了盈利空间。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猛发展,不断增长的保费收入与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效率低下的矛盾日显突出。为使保费收入与投资收益并驾齐驱,以推动我国保险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的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如2004年中国保监会就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债券、银行次级定期债券和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做出规定;2004年10月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机构投资者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直接投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7.
2005年保险资金在委托存款形式上运用的最高毛收益率也不过5%左右,而股票投资只要在1300多只股票中选准投资对象,确定合理的投资组合方式,年收益率达10%以上肯定是非常现实的目标。也就是说, 保险公司资金直接入市渠道的开通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等量资产投资收益翻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秋水微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涛 《时代经贸》2005,(3):33-36
2005年2月16日,中国保监会联合中国银监地,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关于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政策的实施配套文件。至此,相关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配套细则已全部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为期不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盼望了多年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问题终于迎来政策曙光。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对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资本市场开启了政策绿灯,保险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将步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迫切性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猛,保险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主要机构投资者(见表1)。保险公司持有的企业债券占企业…  相似文献   

10.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虽然为资本市场带来了重大利好,但由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是一个政策多变的市场,是一个依靠技术手段和投资技巧无法规避风险的市场,因此,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也难以充当证券市场“救火队员”角色。1·不健全的国内证券市场延缓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步伐。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良好的上市公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必须具备良好的微观基础——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场的细胞和基石,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不仅是大型的机构投资者,而且是长期的战略投资者,这就要求我国的上市公司确实存在长期投资价值。而目…  相似文献   

11.
雨山 《资本市场》2005,(4):41-41
<正>2005年3月7日,开业仅一个月的 华泰资产管理公司(华泰财险所 属)争得保险资金入市第一单,获得南京 港的网下配售。之后的两天内,中国人 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保险、太平洋保 险等纷纷跟进,各自在A股市场完成了 首笔交易。至此,除中国人保集团外,向 中国保监会递交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入市 申请的9家保险公司,已有8家先后进 入国内A股市场。  相似文献   

12.
保险资金入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年内直接入市已基本成定局.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必要性,继而着重讨论了直接入市后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变化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保险投资观念淡薄,保险投资渠道狭窄,严重制约了保险资产经营的效率,加大了保险业的负债风险。保险资金按一定的方式进入股市,实行专业化投资,可以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提高保险投资效率,同时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投资选择权约束、意见分歧与中国股市风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定的股票总是被市场上特定的投资者群体持有 ,以反映该投资者群体对投资资产价格的评估意见。投资者意见的分歧会导致股票市场的资产出清价格偏离均值 ,股票价格趋于均衡的波动幅度也会变大。中国股市上投资者投资选择权的约束加大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扩大投资者的投资选择权来促进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的缩小能有效降低中国股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冯科  曾晓洁 《新经济》2004,(10):32-37
作为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中坚力量,保险公司资金的投资动向引起了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试图运用市场数据对保险资金入市的投资风格和规律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6.
《经济导刊》2003,(7):46-48
最近,保险业利好消息频频出台。5月9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获准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金有望直接入市。随后,保监会又颁布了《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扩大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和比例,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为了保护投保人利益,各国政府无一不对本国的保险市场采取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监管。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分别为读者介绍美国、英国、欧盟对寿险业的监管,希望能为中国的保险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券商增资扩股、新基金加速发行,国企允许入市、保险资金握手基金,这些意味着:深沪股市的投资者结构正发生重大转变,以散户为主的时代开始走向终结,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群体正在构筑新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8.
张文昶 《经济师》2008,(10):112-113
股票投资风险是每一位从事股票买卖的投资者必须面对的双重不确定状态,是股票投资市场的客观规律和不能由投资者所控制与管理的事件。股票投资风险包含投资危险和投资机会,投资者只要能充分认识风险,准确把握投资机会,及时规避投资危险,就能够对股票投资的盈亏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股票投资的盈利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相对集中投资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认为通过投资组合的分散化,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水平。对于股票投资而言,在任何情况下,资产组合投资都可以获得最大的期望收益。正由于此,分散投资风险的资产组合理论成为投资者的普遍奉行的法则。 但是,投资总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最佳权衡。如果仅为了分散风险而投资,势必不能获得最大收益。美国投资理论家杰拉尔德·罗伯说:“绝大多数具正巨大的财富都是通过集中化取得的”。  相似文献   

20.
张忆湫 《时代经贸》2012,(18):47-47
保险公司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全球很大一部分的投资资产是由保险公司管理。中国保险业资产在近年猛增,这对中国保险投资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国保险委托资产管理模式、盈利情况等进行剖析,同时借鉴国外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趋势和经验,探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